1. 看材料類型? 聚乙烯(PE):通常被認為是相對安全的選擇,適合日常使用; 聚氯乙烯(PVC):可能含有塑化劑,建議避免用于食品包裝;聚偏二氯乙烯(PVDC):具有更好的阻隔性能,但成本較高,環境影響也需要考慮。
2. 查看產品標簽? 檢查包裝上是否有食品安全標志,是否標明了可用于微波爐加熱。
3. 透明度和粘性? 合格的保鮮膜應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適當的粘性,以便輕松地粘貼在食品容器上。
4. 避免高溫使用? 遵循包裝說明,對于包裝上沒有標注可微波爐加熱的保鮮膜,不要在微波爐內加熱;即便是一些標明可加熱的保鮮膜,也不建議長時間進行加熱,避免溫度過高而導致保鮮膜融化粘在食物上,不僅影響食物的風味,還可能帶來一些健康風險。
5. 避免接觸高脂食物? 某些類型的保鮮膜在接觸高脂食物時會出現“滲油”現象,并可能會釋放有害化學物質。
6. 選食品專用保鮮膜? 目前常見的保鮮膜大多是PE材質,但并不是只要標有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保鮮膜就能用來包裹食品,一定要注意,要標有“食品專用”“食品安全許可”或“QS”字樣的保鮮膜才可以盛裝食品。
7. 不是所有食物都能用保鮮膜保鮮? 比如香蕉、西紅柿等,因為這類食物在放置過程中會釋放乙烯氣體,有催熟的作用,此時再用保鮮膜包裹,不僅不能保鮮,反而會加快食物腐敗的速度,使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