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江門市紫茶小學 吳奕臻
廣東省江門市范羅岡小學 麥智欽
新會陳皮是廣東江門的特產,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一兩陳皮一兩金,百年陳皮勝黃金。”陳皮的年份越久,藥用價值越高。但是,經過我們的了解,陳皮的年份識別和存儲都存在難題。

圖1 新會陳皮年份圖譜

吳奕臻
媽媽每年都會自己制作陳皮,但是她常常忘記不同罐子里的陳皮的年份。不同年份的陳皮外觀相似,沒有一定的知識和經驗,很難識別陳皮的年份。

麥智欽
陳皮有較強的吸水性,南方雨水較多,若沒有及時翻曬,陳皮很容易受潮發霉,失去價值。

吳奕臻
若是有一個機器人能幫助我們翻曬陳皮、識別陳皮的質量,那么媽媽就會輕松一些,陳皮也不會因為發霉導致浪費了。

麥智欽
生活中有人臉識別技術,能不能利用視覺識別技術識別陳皮的質量和年份呢?
我倆進行思維碰撞后,決定利用視覺識別技術和靈敏的傳感器,制作一個智能識別陳皮儲存柜。該儲存柜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自動識別陳皮年份的視覺識別功能區,下層是自動調控溫濕度的智能儲存柜。確定了作品思路后,我們就開始動手制作啦。
1.選擇陳皮
陳皮有不同的品種和分類,為提高作品的普適性,我們選擇了市面上最常見的新會陳皮二紅皮,對“蟲蛀、發霉、6 年、13 年”4 種類型的陳皮進行研究設計。
2.采集照片
我們從不同角度、距離,對4 種類型的陳皮拍攝了800 多張照片,建立數據庫。
3.標注數據
我們使用軟件對采集到的照片進行手動標注,將所有照片分為4 個標簽:蟲蛀、發霉、6 年、13 年。
4.訓練模型
我們使用軟件對視覺識別模型進行訓練。經過多次測試和修改,模型的運行準確率達到70%。
5.搭建視覺級別功能區
用亞克力板、木板、主控板、攝像頭等材料和電子元器件搭建視覺識別功能區。

圖2 對13 年的陳皮進行標注
1.設計結構
根據不同年份陳皮的存放要求,我們將儲存柜設計為兩層。上層抽屜存放較新的陳皮,并配置主控板、語音模塊、溫濕度傳感器、風扇、光譜燈等,實時監測并控制柜內的溫度、濕度,避免陳皮發霉。下層抽屜進行密封設計,用于存放年份較久的陳皮。
2.繪制圖紙
確定了儲存柜的功能和結構后,我們在電腦上繪制了智能儲存柜的設計圖和電路圖。

圖5 智能儲存柜設計圖
3.制作儲存柜
我們根據設計圖紙,利用激光切割機切割木板,然后將木板與主控板、語音模塊、溫濕度傳感器等電子元器件組合起來。
4.編寫程序
在電腦上編寫程序,利用溫濕度傳感器、光譜燈、風扇等實時監測并控制柜內的溫度、濕度。當柜內的濕度超過75%時,自動打開光譜燈進行晾曬;當濕度低于50%時,自動關閉光譜燈。當柜內的溫度超過30 ℃時,自動打開風扇進行散熱;當溫度低于20 ℃時,自動關閉風扇。
將視覺識別功能區和智能儲存柜組合在一起,我們的創新作品——智能識別陳皮儲存柜就完成了。經過測試,我們認為它具有以下幾個創新點。
1.將陳皮放在視覺識別功能區的白紙上,系統就能自動識別6 年、13 年的陳皮,并檢測陳皮是否發霉、蟲蛀,減輕了人工識別陳皮的工作量。
2.系統能實時監測柜內的溫濕度,并根據設定的條件自動開啟風扇、光譜燈,避免陳皮發霉。另外,我們也可以通過語音來控制柜內燈光、風扇的開關,如“小陳皮你好,請打開燈光”。
3.儲存柜上的電子屏幕能顯示當前日期,以及柜內的溫濕度,方便實時了解柜內情況。
智能識別陳皮儲存柜滿足了我們的初步設想,但還有以下幾個方面有待完善:一是識別陳皮的種類、年份不夠多,應用范圍不夠廣,需要繼續擴充數據庫,提高識別精準度;二是陳皮的分揀、入柜依靠人工完成,效率不高,可以增加設備,實現全流程自動化;三是儲存柜的制作材料需要進一步優化,選擇更適合存放陳皮的防潮材質。

圖6 智能識別陳皮儲存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