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去做那些必需但又難以改進的事情,這個過程中,你可以看到自己、認識自己、點燃自己?!?/p>
上面這則材料是北京大學光華學院院長劉俏在2020 年畢業典禮上,對青年學生說的一段話。讀完之后,你有怎樣的思考或感悟?請寫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議論文。
人生之路,常有風雨,向上前行,終達峰頂。只有經歷風雨洗禮,勇敢地攀上高峰迎接挑戰,才能領略雨后彩虹的壯美,吟賞絕頂風光的無限。縱然心中有詩意,處處皆風景,但唯有行至景深處,我們才能見識天地之廣闊,萬物之浩渺。
不畏挑戰,需在困頓中執著堅守。“那些打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縱觀中國歷史上的文學巨擘,你會發現尼采此言不虛。唐代王昌齡兩次被貶,幾經浮沉,但一片冰心,始終為民;宋代黃庭堅被貶黔州,生活艱苦,仍興辦教育,廣寫詩文;明代王陽明流放貴州,嘗盡辛酸,卻開壇布道,恩澤后人。生命不息,奮斗不止。面對艱難困苦,他們都不棄初心,不改志士風骨,堅守文化之魂。他們點亮的精神之光亦穿越時空,閃耀至今。
不畏挑戰,需在失意時不屈不撓。囿于一方,淺可見底的池塘總是靜謐無波,而吞納百川,浩浩湯湯的江河終年激越。固然,任誰都希望安逸舒適,但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正如傅雷所說:“人的一生充滿高潮和低潮,只有庸碌之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游泳運動員潘展樂在2021 年第一次出征世界大賽,因其參加的單項比賽均未晉級決賽,故只能在看臺上觀戰,他戲稱自己是“看臺觀戰選手”。此后的他苦練泳技,不驕不躁,把每個薄弱點練上幾百遍、幾千遍。三年后,19 歲的他終獲“四冠王”“亞洲飛魚”的稱號。從“看臺觀戰選手”到“四冠王”,這驕人的成績背后,是競技體育對他的召喚,是他點燃自我、勇往直前的信念,更是他不屈不撓、敢于挑戰的決心。
不畏挑戰,需在平凡中不懈追求。當今有不少年輕人好高騖遠,對未來充滿不切實際的幻想;或對前途迷茫,對眼前該做的事無所適從。而青年教師黃燈卻在日常平凡的教學中,思考當下教育問題,不畏挑戰行且知。她將目光聚焦二本學生這一龐大卻很少有人關注的群體。五年里,她利用周末和寒暑假,跋山涉水、橫跨南北,進行家訪。其中不乏時間、精力、財力、與不同學生家庭溝通等諸多方面的挑戰,而她卻在行走間,化為連接學校與家庭的靚麗風景,更以其獨特的視角,給予當代中國教育新的啟示。
行至景深處,不畏挑戰時。在這漫長而崎嶇的人生道路上,與其哀怨嘆息,不如破繭成蝶,勇敢地迎接挑戰,展翅高飛。
這則材料內容比較寬泛,對立意的理解和把握還是有一定難度。材料包括兩層意思:一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二是在這句話的基礎上做進一步闡釋,人在成長過程中,遭遇一些必需但又難以改進的事情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勇敢面對、接受挑戰,這個過程中,你可以看到自己、認識自己、點燃自己?!叭プ瞿切┍匦璧蛛y以改進的事情”是材料中極其重要的一句話。
因為去做了,才能記住甚至銘記;同樣,也因為去做了,才能在這個過程中看到自己、認識自己、點燃自己。因此,圍繞“去做”,我選取了《潘展樂:19 歲的中國新“飛魚”》《一個二本教師決定去家訪》《被貶謫的他們,在困頓中找到人生答案》三篇文章,文章里的主人公,都是在“去做”中實現自我、點燃自我、超越自我的典型例子。同時,引用了傅雷、尼采等人的名言進一步勉勵青年學子要勇于追夢、不畏挑戰,從而充分證明論點“行至景深處,不畏挑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