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世界里有春夏秋冬,有和風細雨,也有雷電交加,情緒就是我們心靈的晴雨表.認識自然界的晴雨,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自如,而了解心靈世界的晴雨,則可以使我們的身心更加健康.
欣欣(化名)是在我給他們班上了一次心理課后主動找我的,據她介紹,學校里有幾個同學老是針對她,還給她起外號,她曾向老師反映過,老師也分別找這些同學談過話,但是用處不大,對此她很困擾,講述完這件事,欣欣又說:“我還曾有過在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傷害自己的行為,我現在非常擔心自己是不是抑郁了……”
抑郁情緒,是指人們在面對生活壓力、挫折和感到失落時,產生的一種消極、悲觀、無助的心理狀態.具體表現為情緒低落、對事物失去興趣、精神不振、自責自卑等.這些表現可能會影響到個人的正常生活和學習.
抑郁情緒和抑郁癥是兩個概念,抑郁情緒是一種短暫的情感低落狀態,通常是對生活中某些挫折或壓力的反應,而抑郁癥是一種嚴重的心理疾病,表現為持續的情緒低落、興趣喪失、生活功能受損等.
在教育“內卷”的當下,學生情緒問題表現出了低齡化的趨勢,分析導致學生情緒問題產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1.學業壓力.學習、考試、升學等諸多因素可能導致抑郁情緒的產生.
2.人際關系.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學生的人際關系變得逐漸復雜.與同學、朋友之間的矛盾沖突可能使他們產生抑郁情緒.
3.自我認知.中學階段,學生對自我認知的偏差,如自我評價過低,缺乏自我認同等可能導致自我否定、自卑等負面情緒的產生,進而引發抑郁情緒.
4.家庭因素.家庭環境、教育方式、親子關系等是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的不利影響會誘發抑郁情緒.
5.心理素質,心理素質是在面對壓力、挫折時,能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并迅速適應的能力.不同心理素質的學生應對挑戰時的能力是不同的,心理素質較弱的學生更容易產生抑郁情緒.
如何識別抑郁情緒呢?可以留意幾個關鍵信號.
第一,情緒低落,抑郁情緒的第一表現就是情緒低落,即沉默寡言,整天愁眉苦臉,感到心情沉重,甚至會出現悲觀厭世的想法.
第二,失去興趣,對生活失去熱情,對原本感興趣的活動或游戲不再關心,甚至回避與朋友和家人相處,整個人變得消極冷漠.
第三,精力減退.乏力、疲憊,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滑,甚至日常生活和學習都無法正常進行.
第四,睡眠障礙.可能會出現失眠、睡眠質量差等問題,白天會因此感到疲勞、精神不振.
第五,食欲改變.有些人可能會食欲減退,食量減少;有些人則可能會食欲增強,食量增加.
第六,自我否定.對自己產生否定的看法,認為自己無能、失敗,對未來的信心不足,甚至自暴自棄.
作為學生,我們如果發現自己有以上抑郁情緒的信號時該怎么辦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尋求心理輔導.面對抑郁情緒,我們可以向老師、家長或專業的心理醫生尋求幫助.傾訴自己的心事,聽取他們的建議和指導,從而更好地應對抑郁情緒.
2.培養正向思維,抑郁情緒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消極的思維方式.因此我們要學會用積極的態度看待事物,看到事物的光明面.可以嘗試寫下自己的優點和成就,時?;仡?,以提醒自己擁有的資源和能力.
3.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與朋友、同學保持良好的關系,互相支持.當我們遇到問題時可以向他們分享自己的感受,這有助于我們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當然,我們也要學會傾聽他人的心聲,讓自己和他人都能感受到溫暖.
4.增強心理承受能力.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挫折,我們應學會調整心態,包括學會接受失敗、積極面對挑戰、保持樂觀等,以此來增強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這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壓力,阻止抑郁情緒的蔓延.
5.增加戶外活動.戶外活動可以幫助我們鍛煉身體,釋放身體內的壓力,改善情緒.
6.培養興趣愛好.我們要學會正視自己的優點和特長,保持一定的興趣和愛好,這有利于增強白信,要知道,自信是應對抑郁情緒的重要屏障,此外,興趣愛好還能有效轉移注意力,減輕抑郁情緒對我們的影響.
7.按時作息,我們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天安排一段時間進行放松訓練,讓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得到充分休息,這對緩解抑郁情緒有很大作用.
希望我們能用更寬闊的心胸,更樂觀的心態,去治愈那些小小的不快樂;也希望我們在每一次的失落里,每一次的忐忑不安里,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