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鶴澎
犬瘟熱是一種嚴重威脅犬類健康的傳染病,致死率高達80%以上,對養犬業發展造成了嚴重危害。同時犬瘟熱傳染性極強,雖然非人畜共患病,但該病可傳播給多種陸生和水生食肉動物,主要宿主為犬科和鼬科動物。因此本文通過預防、診斷、病例監測與隔離以及治療幾個方面對犬瘟熱的防控進行了闡述。
犬瘟熱是一種由犬瘟熱病毒(CDV)引起的高度傳染性疾病,可引起多種癥狀,包括發熱、呼吸困難、腹瀉、嘔吐以及神經系統紊亂等。CDV 在環境中很快被滅活,傳播主要發生于動物間的直接接觸或氣溶膠途徑。犬瘟熱潛伏期為1~4 周或更長,大多數犬在感染后2~4 周死亡。目前有多種實驗室檢測方法可用于確認CDV 感染,如病毒分離培養、電鏡觀察、包涵體檢查和特異性的抗原、抗體的檢測等。20 世紀50 年代,改良的CDV 活疫苗的引入和廣泛使用極大地幫助了該病的控制。盡管如此,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在全世界犬類中犬瘟熱的發病率似乎有所增加,因此加強犬瘟熱的防治勢在必行。
疫苗接種是預防犬瘟熱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多年來,針對CDV 的常規疫苗接種已被廣泛開展,如改良活疫苗已顯著降低了犬科動物和其他食肉動物的CDV 感染率。通常接種疫苗時需要考慮環境、年齡、母源抗體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不應該在犬過小時接種疫苗,最早應為幼年時期,這是因為3 ~6 月齡的幼年犬最易感染CDV,且會受到母源抗體的干擾。除了幼犬體內存在母源抗體外,疫苗失敗的原因還有幼犬不完全的免疫力、環境因素、對CPV 抗原的特異性反應或間歇性暴露于其他病毒(如犬細小病毒或冠狀病毒)甚至寄生蟲,以及疫苗儲存和處理不當等。所以需根據疫苗以及犬的具體情況,按照正確的接種程序和劑量進行接種。
為了保證核心疫苗的效價,先對4~6 周齡的犬注射犬二聯疫苗進行首免,再選用犬四聯疫苗、犬七聯疫苗分別進行二免和三免,免疫間隔為1~2 周。為了維持有效的抗體水平,此后每年對犬進行1 次六聯疫苗的免疫接種即可。接種后,犬的免疫力會得到提高,降低感染病毒的風險。
同時應注意懷孕母犬、受傷犬、營養不良犬等不適宜接種,直至身體健康后再接種疫苗。若注射前與患病犬有過接觸,則需要進行全面檢查,若未感染才可以進行免疫。疫苗接種期間盡量避免與來歷不明的犬接觸,以免發生感染。免疫注射兩周時間的內,盡量不要給犬洗澡,避免因著涼、感冒等造成犬免疫力下降,引起免疫失敗。
定期帶犬到獸醫處進行體檢是預防犬瘟熱的重要環節之一。獸醫通過對犬的觀察和檢查,能夠及早發現潛在的疾病問題,并給予相應的治療和建議。同時定期對犬進行抗原、抗體監測,有利于明確疫苗的免疫效果,降低免疫失敗的風險。
雖然CDV 在環境中很快被滅活,但也會在環境中存活一段時間,要想降低犬瘟熱的患病率,關鍵是要重視犬舍管理。因此保持犬周圍環境的清潔是防止病原體傳播的關鍵。定期清理犬糞、及時清潔犬舍和用具、保持犬衛生等措施均能有效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常規的消毒和清潔很容易消除CDV,但不應局限于單一的消毒劑,消毒方法應轉變為多種消毒劑交替使用。考慮到CDV 對于常見的堿性溶液具有較強的敏感性,或在經過紫外線照射后也會很快失活,因此建議定期對犬舍器具進行紫外線消殺處理,若不具備紫外線處理的條件,也可在陽光下進行晾曬,或選用3%的氫氧化鈉溶液等堿性溶液進行噴灑消毒。
合理的飲食搭配、適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優質的飼料和適當的營養補充可以增強犬的免疫力,幫助其抵抗疾病。在飲食供給方面,定時、定量以及固定餐數是必須的,除此之外應優先選用營養均衡的全價配方犬糧。若喂食其他食物,需保證食材新鮮、種類豐富以及營養全面。目前養犬的最大問題就是犬的運動量不足,引起超重肥胖繼而引發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因此可以根據犬體重的浮動調整喂食分量及進餐次數,每日也應根據犬種的自身特性保持充足的戶外運動時長。同時應訓練犬養成規律排便的習慣,盡量減少室內排便。
根據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可對該病進行初步診斷。在犬瘟熱病犬中,可首先觀察到食欲減退、輕度精神不振、發熱等癥狀。在感染后6~9 天,CDV 傳播到大多數器官的上皮細胞中,感染的癥狀因毒株毒力、動物年齡和免疫狀態而顯著不同,如腹瀉、嘴角潰瘍、結膜炎等。如果犬產生了強烈的免疫反應,病毒就會從組織中清除,病犬可恢復健康。當犬免疫力低時,病毒可侵入上皮組織和中樞神經系統,表現為打轉、頭部傾斜、眼球震顫、部分或完全癱瘓、共濟失調等。一般病犬多死于呼吸障礙及中樞神經障礙。但臨床上有些疾病與其具有相似癥狀,在進行診斷時應注意鑒別,如犬瘟熱的發熱為雙相熱。
CDV 主要通過動物間直接接觸或接觸傳染性氣溶膠而傳播。目前已有多種實驗室方法用于確認CDV 感染。可從臨床或尸體標本(如結膜拭子、脾和肺組織)中分離病毒,但此過程非常煩瑣且CDV 分離率較低,因此并不適于臨床。通過復染、超薄切片等處理后,可在電鏡下對病毒進行觀察。也可進行包涵體檢查,但由于其他病毒也可形成包涵體,因此包涵體檢查在臨床上也較少應用。免疫學檢測診斷在犬瘟熱的診斷中最為常用,包括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血清中和試驗以及免疫熒光技術。分子檢測在犬瘟熱的診斷中具有優勢,如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和實時熒光定量PCR 所具有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如果是引進新的犬,應及時將其隔離開來,觀察1~2 個月。這樣可以避免潛在的病原體傳播給已有的犬群體,減少疾病擴散的風險。嚴禁從犬瘟熱疫區調入飼料及墊草。對于犬舍而言,應依性格、品種、年齡等分群、分地飼養,并密切觀察犬的精神狀況與進食、飲水情況,一旦確診犬瘟熱需第一時間隔離觀察。
對患犬應隔離并采取相關的治療方案。對于其生活環境及相關用具也應進行相應的消毒處理,一般用3%的氫氧化鈉溶液、5%苯酚溶液以及其他市售消毒劑。
一旦發現犬感染了犬瘟熱,及時治療也非常重要。請立即咨詢獸醫,根據病情給予相應的治療,以提高犬康復的機會。
犬瘟熱高免血清或康復動物血清(或全血)可用于犬瘟熱的治行。皮下或者肌肉注射高免血清、單克隆抗體,對于犬瘟熱的早期治療有一定效果。同時可用利巴韋林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進行治療,這是一種嘌呤核苷類似物,能夠在體外抑制CDV 的復制。
目前犬瘟熱無特異性療法(包括抗生素),只能預防和控制繼發性細菌感染。需根據不同的癥狀選擇不同的藥物并交替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藥物的用法用量均應遵醫囑。通常選用廣譜抗生素控制細菌繼發感染,如氨芐西林、頭孢噻呋、慶大霉素,或者使用硼酸眼藥水以及青霉素眼藥水。若患犬出現嘔吐癥狀,可應用山莨菪堿、甲氧氯普胺或愛茂爾、維生素B6等進行止吐。出現發熱癥狀時,可選擇安乃近、清開靈以及氨基比林。貝呼泰以及磷酸可待因用于咳嗽的治療。對于有胃腸炎的病犬要嚴格控制飲食和飲水,減輕胃腸道負擔,可將土霉素等混入飼料內進行治療。止瀉使用葡萄糖酸鈣、痢菌凈注射液,便秘使用0.1%的高錳酸鉀以及云南白藥,止血治療選擇酚磺乙胺、卡巴克洛或者維生素K1。除此之外,調節酸堿平衡用碳酸氫鈉,增強心臟動力使用安鈉咖,鎮咳化痰使用雙黃連注射液、氨澳索和氨茶堿。若患犬出現神經癥狀,可選擇氯丙嗪、硫酸鎂進行鎮靜和解疼治療,抗犬瘟熱高免血清搭配麥蘇林注射液可起到鎮靜、抗癲癇的作用,青霉素鈉和地塞米松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神經癥狀。
犬患病后,會出現發燒不退,繼而引起嘔吐、食欲不振和不同程度的脫水等。脫水后會導致體內電解質失衡加劇,逐漸影響病犬的微循環。因此根據臨床癥狀,選用適當的液體,及時為病犬補充體液十分必要。但應注意的是,在犬瘟熱早期應避免輸液,防止補充營養后促進病毒增殖進而影響治療效果。在治療中,主要是輸糖補液, 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及抗病能力,一般選擇5%~10%的葡萄糖生理鹽水靜脈輸入,一般補至病犬出現排尿現象即可。但如果病犬頻繁排尿,特別是小型犬,應引起注意,應持續關注患犬的心肺功能變化情況,發現異常后應立即限制輸液量和速度。尤其是輸液速度不宜過快,否則對于心、肺部發生較重感染的病犬,會進一步加重心臟負擔,引起肺水腫等疾病。同時要注意糾正酸堿平衡,尤其在病犬出現高熱稽留且有腹瀉癥狀時,一般考慮使用氯化鉀進行補鉀。
在進行抗病毒治療時,可酌情使用免疫增強劑提高犬的免疫力,如干擾素、特異性轉移因子、胸腺素等。其中干擾素不僅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還可調節病犬的身體免疫機能,而且價格低廉、效果顯著,因此臨床應用最為廣泛。臨床中,可選擇皮下或肌肉注射犬瘟熱干擾素,具體用藥量及療程遵醫囑。
應用中獸醫理論治療犬瘟熱,能夠改善治療效果,提高犬瘟熱的治愈率,有效彌補西藥治療的不足。犬瘟熱發熱的特征屬于外感范疇,主要是由熱毒侵入心包而引起的,用中藥治療更有利于清除外邪,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同時中藥治療可辨證施治,根據胃腸道、神經等不同的癥狀選擇不同的藥材及藥方,對癥治療。清開靈、清瘟敗毒湯、銀翹散、百合散、郁金散、安宮牛黃丸等根據病情酌情使用。除此之外,還可采用針灸對犬瘟熱導致的神經性后遺癥進行治療。
犬瘟熱是一種常見且嚴重的犬類傳染病,治療方法多樣。對于不同品種、日齡的犬應落實免疫預防機制,在犬的日常飼養過程中,應定期做好飼養環境消毒、營養均衡的膳食以及阻斷病毒傳播渠道等,提高犬瘟熱病的預防能力,并做好病例的檢測與隔離。犬瘟熱的治療需要耐心和時間,對于病犬除保證要充足的休息和舒適的環境外,可進行抗病毒治療、使用抗生素控制繼發感染以及進行補液等,并使用免疫增強劑來強化犬的免疫系統,并密切關注病犬的恢復進展,根據獸醫的建議進行治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