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宋代繪畫藝術與杭式生活美學存在著對簡約、平衡、自然以及情感表達等方面的共同追求。可以說,宋代繪畫藝術不僅為杭式生活美學提供了審美范本,也為其提供了藝術表現的手段和精神內涵,是杭式詩意生活的體現和真實記錄。從宋代繪畫藝術中的價值內涵和美學表達展開,探析其與杭式極簡生活美學的關聯性,從中得到助益現代審美發展的啟示。
關鍵詞:宋代繪畫;極簡美學;杭式生活;價值內涵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發展的黃金時期,繪畫藝術得到高度繁榮和發展。宋代繪畫在中國藝術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不僅代表中國古代繪畫的高峰,而且對后世的生活美學也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旨在分析宋代繪畫的藝術表達,通過對杭式極簡生活美學的客觀探討,提出傳承和創新發展宋韻文化、探尋其美學意蘊的客觀路徑。
一、宋代繪畫的價值內涵
宋代繪畫是中國繪畫史上一個重要的階段。學術界對于宋韻繪畫內涵的代表性觀點均認為“宋代繪畫是兩宋文化藝術的精華和精彩所在”,其精華和精彩的客觀體現在于以下三個維度[1]。
(一)思想理念
宋韻文化具有積極進取、和諧包容、精致典雅、詩情畫意等人文特色。這種文化影響了繪畫創作,使得畫作的思想內涵廣泛涉及哲學、道德、文學、宗教等多個領域,不僅展現了當時社會的文化風貌,也深刻反映了人們的內心世界和精神追求。比如,范寬的《溪山行旅圖》展現了文人畫的理念,畫中不僅對山水景色的描繪十分精細,而且透露出畫家對自然的崇敬和對簡樸生活的向往。畫作以簡約的線條和淡雅的色彩勾勒出深遠的意境。這種簡約而不簡單的藝術風格在現代美學中同樣流行,體現在極簡主義和現代主義設計中。
(二)時代價值
宋代繪畫不僅在當時具有重要的社會和文化地位,而且對后世的文化傳承、藝術發展、教育教化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宋代的繪畫技法、構圖理論、審美理念等,對后世美學風格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繪畫作品以其精細的筆觸、淡雅的色彩、深遠的意境,給人們帶來高度的藝術享受,滿足人們審美需求的同時,也提升了人們的審美能力,體現了不可估量的時代價值。
(三)生活風尚
宋代文化是當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達的產物。在生活風尚方面,北宋時期以禮樂為中心,注重節儉而不失華麗;南宋則更加注重自然與人性相融合的生活方式。宋代繪畫作品也體現了這一特點,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日常生活、習俗和審美趣味。比如宋代人物畫中常見有宮廷生活、文人雅集、市井百態等,展現了從皇室到百姓各個階層的生活狀態。宮廷畫中多描繪帝后肖像、宮廷宴樂、皇家苑囿等。文人雅集描繪了文人學士們的詩酒唱和、書法練習、琴棋書畫等生活情趣。市井百態則反映了普通百姓的買賣交易、生產勞動、節日慶典等生活場景。通過這些作品,我們能夠窺見宋代社會的真實生活狀態和人們的精神世界。
二、宋代繪畫的美學表達
宋代是中國文化發展的黃金時期,其文化底蘊和審美特質構成了繪畫藝術表達的重要內容,其審美追求的主旨可從以下三個方面歸納概括:
(一)師法自然的審美追求
宋代人注重對自然萬物的觀察和研究,認為自然是最偉大的藝術家,因此在審美追求上強調“師法自然”,即取法于自然,這種審美追求體現在繪畫作品中[3]。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提倡“以寫意為主,以形神兼備為佳”。他認為畫家應該通過對自然萬物的觀察創作出具有生命力和靈氣的作品。北宋學者沈括對中國書畫藝術有精湛的見解。他在《夢溪筆談》中提到“山水之法,以大觀小”,更加深刻地說明了北宋山水畫家在觀察自然與表現自然方面所體現的創新精神。
(二)雅俗相宜的美學生態
在宋代社會中,“雅”與“俗”并存,這種雅俗相宜的美學生態體現在宋代繪畫作品中。例如,北宋畫家王居正在其畫中表現出對“俗”的關注。他的作品《紡車圖》體現了生活瑣事和民間風情。而另一位畫家趙昌則更加偏愛“雅”,他的作品《寫生蝴蝶圖》賦色淡雅潤澤,生動地還原出花卉的自然色彩,沒有色彩暈染的“富貴氣”。畫家通過用筆的輕重轉折,水墨暈染的濃與淡,賦色的清潤淡雅,莖葉的卷曲,蛺蝶姿態方向的變化,使畫面產生立體感和縱深感,蕩漾出一種平和、純凈、雅致的意境和格調。
(三)以“清”為美的審美追求
宋代人追求精神上的純凈和物質上的簡潔,這種審美追求體現在繪畫作品中,以清新淡雅為主要審美追求[4]。例如,宋代的花鳥畫家們在作品中追求一種清新、生動的自然情趣,他們通過精細的筆觸捕捉鳥蟲的動態和生機。宋代繪畫以“清”為美的審美追求是一個多維度的文化現象,不僅是對自然美的追求,更是對社會生活、人文精神的一種深層次體現。
可見,宋代繪畫作品表達了中國人對自然、社會和人類精神生活的認識和追求,其興盛與經濟發展、政府促進文化發展的政策、中國文化發展的長期積淀、文化交流融合和創新發展等因素密切相關。這也為杭式極簡生活美學提供了豐厚的生長土壤。
三、杭式極簡生活美學的“宋韻”之辨
(一)與杭式生活交相輝映
杭州是兩宋時期的南方經濟政治中心。杭式生活與宋代繪畫藝術的交相輝映,體現在挖掘歷史文化、開展學術研究和發揚文化內核三個主要方面。
在挖掘歷史文化方面,杭州通過展現杭式生活,呈現出其人文、環境和歷史上的“在地性”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并逐步將宋代繪畫的美學表達滲透到當地生活中,從而實現跨越空間與時間的審美傳承。這不僅能夠體現對宋代繪畫美學的傳承與創新,還能夠延續文化脈絡,讓大眾感受到當地歷史韻味與文化底蘊。逐步將宋代繪畫的價值內涵滲透到杭式生活中,建構能夠符合杭式需求、審美和精神的宋韻文化外在意象,讓這種價值內涵走進生活、映照現實,讓人們行走在千古遺韻里。在開展學術研究方面,宋代繪畫作品,特別是杭派繪畫,成為后世藝術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對象。無論是藝術學院的教學,還是學術研究,都把宋代繪畫作為研究的重要內容,從而保證這一美學得以持續傳承。宋代杭州畫派講究留白,認為適當的留白能夠增強畫面的意境。杭式極簡生活也體現了這種留白的藝術,通過減少不必要的物品和裝飾,讓空間更加寬敞、清爽,以此來強調生活的本質。
在發揚文化內核方面,杭式極簡生活美學中,“宋韻”不僅是對傳統宋代繪畫價值內涵的傳承,也是對現代生活美學的創新。現代的設計師和居住者不斷探索在現代生活中融入宋代美學的精神,如通過宋代繪畫作品中“以簡馭繁”“意境至上”理念的實踐,表達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對現代生活品質的追求。
由此可見,應通過跨越空間與時間的生活、美學互動,延續宋文化脈絡,并建構出能夠符合當地需求、審美和精神的宋韻文化外在意象,讓宋人的生活方式和雋永深沉的美學內涵滲入當下杭州人的精神與審美之中。
(二)與文創產品互融共通
首先,二者都來源于生活。宋代繪畫的題材廣泛,不僅包括傳統的山水、花鳥,還有大量表現民間生活、市井百態的作品。這些作品描繪了農民勞作、漁民捕魚、市民買賣等日常生活場景,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生活面貌。而現代文創產品設計則是指在當代社會中以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為目的的創意產品設計。二者都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反映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表達。
其次,二者都服務于生活。宋代繪畫作品是為了滿足人們精神需求而創作的,強調審美體驗和情感交流。現代文創產品設計也是為了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需求而產生的,注重實用性和功能性。二者均為服務于人類生活而存在,并通過不同方式來滿足人們不同層次的需求。
最后,二者相互轉換、相互同構。宋代繪畫作品與現代文創產品設計之間并非孤立存在,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轉換和相互影響的關系。例如,在現代文創產品設計中,可以運用宋代繪畫作品中的經典元素進行創意設計。同時,在傳統藝術領域中也可以通過現代技術手段進行創新和發展。這種相互轉換和相互同構的關系,不僅可以促進二者之間的交流和融合,也可以激發人們對于傳統文化底蘊的認同感和持續感。這種共通性既可以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也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影響人們的生活態度,并增強大眾對于傳統文化底蘊的認同感。
(三)與極簡美學合二為一
宋代繪畫作品在審美維度上體現了極簡美學。首先,宋代繪畫藝術和極簡美學都強調構圖簡約,避免繁雜的細節,通過留白和簡約的線條來構建畫面,使得畫面更加清新、寬廣,給人以想象的空間。北宋畫家崔白的《寒雀圖》體現了設色清淡、筆法工細靈動的繪畫技法,其中九只麻雀動靜結合,疏密有致,通過大量留白突出麻雀的主體地位,頗得自然之趣。其次,宋代繪畫藝術和極簡美學都注重“空間感”。宋代的繪畫藝術以山水畫為主流,其特點是通過筆墨運用營造出廣闊深邃的空間感。而極簡主義中也強調對空間感的處理,在設計中通過色彩、線條等元素營造出開放、通透的空間感。最后,宋代繪畫藝術和極簡美學都強調“自然”。宋代畫家墨客崇尚自然之美,認為大自然是最完美、最神圣的存在。極簡主義也倡導回歸自然,強調設計應該滿足人類自然本能的需求。它通過去除多余元素和裝飾還原事物本來面貌,使設計更加樸素、真實。這種相通之處不僅體現了兩種文化形態的內在精神,在當今設計、文創、旅游等多個相關領域中也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四、宋代繪畫美學表達的傳承發展
(一)設計創新承續
宋代繪畫的美學表達在設計領域的體現有三個核心要素,即推陳出新、保持初心以及積極改變世界的信念體系,旨在通過思維整合性方式,創造出既以人為本,又有傳播價值的產品。這些創意產品不僅是一則故事,更是文化承續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宋韻繪畫藝術中的對稱、均衡、比例、和諧、節奏、韻律等“形式美”已經抽離出來,并形成新的審美意象。這些元素被廣泛應用于各種設計領域中,如建筑、室內裝飾和藝術品制作等。對稱性和均衡感可以使設計更加穩定和平衡,比例感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正確的尺寸關系,和諧感可以讓我們看到不同元素之間的聯系,節奏感可以使整個設計具有動態感,而韻律感則可以使設計更加流暢。通過創新性地運用各種元素和技術手段,設計師們應該將自己所處時代的精神特質融入作品中,從而傳達出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因此,設計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也是一種文化符號和精神標志。
(二)生活空間承續
杭州以“杭式生活”為模板,推行宋代繪畫作品賞析等系列活動,旨在通過人、空間、文化和歷史的集合產生效應,從而潤物無聲地推動文化傳播,實現宋代繪畫藝術與生活空間承續的高度同一性。
事實上,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藝術是由人創造、傳承和發展的。在藝術傳播中,人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因此,可以在杭州推行宋代繪畫作品賞析等系列活動,吸引游客和市民參與其中,讓他們親身感受到宋代繪畫作品的文化內涵,并將這些體驗轉化為對宋代文化的認知和情感共鳴,同時,在活動中注重與當地居民溝通交流,使其成為活動參與者和宣傳者,進一步促進宋代繪畫藝術在當地社區中的傳播。
此外,在以“杭式生活”為藍本推行宋代繪畫作品賞析等系列活動時,可以充分利用杭州這座城市所具備的自然環境和歷史遺存等資源,通過建筑、景觀等手段,營造出具有濃郁宋代文化氛圍的場景。這不僅可以吸引游客和市民前來參觀,還可以讓他們在享受美景的同時,對宋代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更能充分挖掘宋代繪畫作品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并將其轉化為展示、體驗等形式進行呈現。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人們感受到歷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內涵,還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傳承宋代繪畫的美學價值。
可見,“杭式生活”是一種理想化的文化賡續模式,在將空間、文化、歷史三者進行集合的同時,即可感受到宋代繪畫的獨特審美意蘊,從而產生產業集群效應。這既能夠滿足人們對于歷史和文化認知的需求,也能夠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
綜上所述,宋代繪畫在中國美術史上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其美學表達和價值傳遞都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這些特點不僅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水平,也為我們今天認識和欣賞宋代繪畫作品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啟示。本文以杭式極簡生活美學為突破口,分析了其深厚的美學表達和視覺成因,旨在推動審美文化與美學表達多元化,為我國文化自信提供更有力的支持維度。
參考文獻:
[1]李恒.宋代繪畫藝術鑒賞[M].西安: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54-57.
[2]楚小慶.《千里江山圖》的美學精神與價值追求[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23(6):61-75,158-159.
[3]張慧.從宋代山水畫看宋代園林藝[D].杭州:浙江大學,2013.
[4]呂一心,周橙旻,杜詩雨.宋代美學在現代家居陳設中的應用[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9(6):126-128.
作者簡介:
孫曉晴,碩士,浙江旅游職業學院旅游規劃與設計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美學與繪畫、美陳設計、品牌設計、人居空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