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靜儀,孫易娜,章程鵬
湖北中醫藥大學,湖北 武漢 430061
抑郁癥是一種復發率高的神經精神疾病,主要以情緒低落伴思維遲緩、活動能力減弱和認知功能損害等為主要臨床特征[1]。除情志活動異常外,約66%~93%的抑郁癥患者可伴發復雜且多部位的軀體化癥狀,如睡眠障礙、疲勞和慢性疼痛等[2-4]。目前,全世界約有3.5億人正在遭受抑郁癥的困擾,且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5]。世界衛生組織預計,到2030年抑郁癥將居全球疾病負擔的首位[6],這將對國家公共衛生和經濟造成沉重負擔。中醫學并無抑郁癥之名,但根據其發病特點及臨床表現可歸屬于“郁證”“臟躁”等范疇,近現代多按“郁證”診治。抑郁癥的發病原因和機制較為復雜,至今尚無科學定論,以臨床癥狀為重要依據的中醫辨病診斷模式在抑郁癥患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章程鵬教授通過總結古今文獻中有關抑郁癥的記載并結合多年臨床診療經驗,認為抑郁癥屬奇經、絡脈同病,以奇陽虧乏,形神失和為發病之本,以絡脈虛滯,心腦失養為病機關鍵。提出“通督安神”為抑郁癥的基本治療大法,以督脈為核心,注重奇絡同治、身心共調。本研究結合抑郁癥的基本病因病機、臨床癥狀和體征,在奇經、絡脈理論指導下,探討運用“通督安神”針灸法治療抑郁癥的思路和方法。
1.1 奇經理論奇經指任、督、沖、帶等8條分布于十二正經之間,別道奇行的經脈?!峨y經·二十八難》指出奇經與正經聯絡緊密,可如“深湖”一般通過統轄、調節并溢蓄十二正經中的氣血以維持人體正常運轉。章程鵬教授認為奇經八脈中督脈與抑郁癥的發病關系最為密切。督脈總督諸陽,起于腎中,主干沿背部中線循行上通于腦,與人體諸陽經多次交會,統帥一身經脈的陽氣,調節六陽經的陽氣消長轉化。督脈起于少腹的分支“上貫心入喉”,是心臟與外界聯系溝通的重要路徑。腎為督脈經氣之源,脊柱與腦為督脈經氣之流經的主要部位。督脈之陽氣蒸騰氣化腎中至陰之精,以督脈為通道,循脊柱上濟于腦,下溫心脈,并布散至全身臟腑經絡。督脈功能正常發揮則五臟之氣血充盛,“心神”與“元神”得安。
1.2 絡脈理論絡脈是人體經脈別出的分支,有立體的空間結構,絡與絡之間共同構成遍布周身的外(體表陽絡)-中(肌肉經脈)-內(臟腑陰絡)多層次網狀生命內穩系統,以維持機體正常功能[7]。督脈亦有絡脈,督絡為督脈主干及其支別發出的細小網狀分支,將督脈與筋脈肌肉、內在臟腑及四肢百骸相連接?!端貑枴す强照撈份d:“督脈者……上入絡腦……入循絡膂腎……上貫心入喉”。在督絡的構連下,督脈與臟腑形成了以督脈為核心,心、腦、腎相交的督-心-腦-腎軸,其間血脈相連、神明共主、經絡相通[8]。同時,督絡自身具有緩運氣血、末端連通、面性彌散、雙向流動的功能特點[9],為督脈經氣布散、人體氣血運行、營衛交會生化及營養代謝功能活動等提供了物質基礎。督脈陽氣充盛,督絡通暢則心-腦-腎軸平衡,人體精神情志活動正常。
1.3 奇經與絡脈關系經絡系統中,奇經與絡脈聯系緊密,葉天士常以“奇絡”并稱。奇經自身既有經的特點,又兼備絡脈的屬性。裘沛然言:“奇經八脈起著與十二經脈同樣重要的主導作用,具有‘經脈’的性質,同時,也起著溝通、灌溉的作用,具有‘絡脈’的性質?!保?0]結構上,奇經、絡脈與十二經脈相互聯系,共同組成人體的經絡系統。生理功能方面,奇經主司全身氣血的滲蓄,絡脈起溝通經脈,聯屬輸布氣血營衛,交通內外的作用。二者在病理上亦相互影響,《臨證指南醫案》指出許多疾病的治療皆因“奇經中不司宣暢流通之義,醫不知絡脈治法”而難以見效。奇經、絡脈從結構到功能均關系密切,故臨床常見奇經與絡脈同病。
2.1 奇陽虧乏,形神失和為發病之本《素問·生氣通天論篇》載:“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标枤庾鳛橐簧碇畾庵芯哂袦責?、推動特性的部分,是生命活動的動力所在,有著濡養筋與神的功能。《靈樞·行針》篇載:“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标栔鲃佣l散,陰主靜而閉藏,陽氣充盛時可見性喜而好動,陽氣虧損可見精神萎頓、情緒低落,呈現一派陰象。鄭欽安《醫法圓通》中提到:“素秉陽衰……其人定見萎靡不振,氣短神衰,時多煩躁”。抑郁癥患者的陰陽盛衰變化主要表現為內在陽氣不足,奇陽虧虛,督脈統率全身陽氣的能力減弱,陽氣無法布散周身,筋脈不得濡養而疼痛拘攣,五臟陽氣不充、腦髓失養則神志失常。有學者[11]采用壯灸神闕穴治療陽虛質抑郁癥患者,總有效率達91.7%,試驗組總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抑郁自評量表、副反應量表等評分改善明顯。另有研究[12]通過測試多維疲勞量表發現,我國抑郁癥患者的疲乏程度與抑郁病情嚴重性呈正相關。應用金匱腎氣丸可溫補腎陽,緩解抑郁癥患者疲勞感[13]。由此可見,奇陽虧乏,形神失和為抑郁癥發病之根本。
2.2 絡脈虛滯,心腦失養為病機關鍵絡脈是對經脈中支橫別出、逐層細分部分的總稱,具有“行氣血而營陰陽”的作用。督絡功能的正常發揮有賴于督脈陽氣的溫養補充。當機體奇陽虛乏、督脈空虛時,絡脈亦失于榮養,不榮則痛,出現局部肢體麻木不仕或疼痛。同時,督絡分支細小而呈網狀分布,具有易滯、易瘀、易入難出的特點,《素問·舉痛論篇》載:“百病生于氣也……思則氣結”。抑郁癥患者常因情志不遂、思慮過度,阻滯人體氣機暢通。多種因素作用下,督絡中氣血虧少且流動緩慢,易郁而生熱,轉化為痰、瘀等病理產物,因虛而滯,如《醫林改錯》載:“血管無氣則必停留而瘀?!币环矫?,痰瘀互結伏于督絡,氣機升降出入紊亂致使津液輸布障礙,瘀血阻滯,痰瘀互結,不通而痛,如《血證論·瘀血》載:“瘀血存經絡臟腑之間,則周身作痛?!保?4]另一方面,心、腦以督脈為中介并通過督絡構連,督絡虛滯則心、腦失于濡養,神明之樞機不暢而變生抑郁諸癥。
3.1 “通督”以補虛通滯,改善軀體化癥狀《說文解字》載:“通,達也”,“通”字本義為通達,可引申為聯通而無阻塞之義。中醫理論認為人體以通為常,若失其通達則易發而為疾。其中“通”有兩重含義,一指精氣血津液的運行和代謝暢通,二指臟腑經絡功能的正常發揮。故臨床常用通法疏調臟腑經絡、氣血津液之滯郁壅停,以達到調和陰陽的目的?,F代醫家將通法歸為狹義及廣義兩類,狹義的通法和下法意義相近,是指以攻下等法通利二便,通滯祛邪;廣義的通法則并非單指某種治法,凡可疏通瘀滯,調暢氣血的療法均屬其范疇[15]。抑郁癥患者奇陽虧乏,絡脈因虛而滯,氣機不通,如張景岳所言:“凡人之氣血……少則壅滯,故氣血不虛則不滯,虛則無有不滯者?!币艘浴巴ǘ健敝ㄊ柰ㄆ渲刑?、瘀等病理產物的壅滯,扶助督脈之陽,恢復機體“通”之常態。
3.1.1 補通督脈之陽氣:取大椎、身柱、神道、至陽、命門督脈主干循背行于正中,統帥一身經脈的陽氣,調節全身氣血的運行。奇陽虧乏,形神失和為抑郁癥發病之根本,補通督脈可以起到溝通、激發陽氣,疏通經脈,濡養筋、神的作用。大椎、身柱、神道、至陽、命門從上至下分布于脊柱頸段、胸段及腰段,均有補通督脈之效,共同施用可調督脈以平衡脊柱陰陽。大椎在人體頸部,與椎動脈相鄰,穴下神經分布豐富,是陽脈會聚之處,《針灸申乙經》將其稱作“三陽督脈之會”,針刺大椎可調節督脈之樞機,使六經陽氣正常出入。有研究[16]表明,通過刺激大椎穴可影響相關神經遞質的傳遞與表達水平,從而修復局部神經元損傷,促進頸部血液循環?!端貑枴飧撈份d:“督脈氣所發者二十八穴……大椎以下至尻尾及傍十五穴,至骶下凡二十一節,脊椎法也”?!凹棺捣ā笔恰叭〖怪懈髯怠币源_定督脈腧穴的方法,從“第一椎上陷者中”的大椎開始計數,身柱、神道、至陽三穴分別位于第三、五、七椎間。而在《周易》象數理論中,陰陽之數,陽稱之“九”,陰稱之“六”,奇數為陽,偶數為陰[17]。章程鵬教授據此取陽數之穴同用,以增進督脈通陽與扶陽之效。命門穴是一身陽氣的根源所在,為腎旁命門之氣在體表輸注與匯集的反應部位,通于腎氣,刺之可激發腎中所藏元陽。督脈之陽氣溫煦與推動的能力增強,則筋骨關節得濡潤而疼痛消,精神得濡養而情志調。
3.1.2 攻通督絡之瘀阻:取夾脊穴北齊醫家徐之才云:“通可去滯”,針對抑郁癥患者督絡虛滯的病機,取雙側夾脊穴配合刺絡放血拔罐法以通絡脈之滯。夾脊穴分布于脊柱兩側,為督脈主干及別支經氣彌散的重要部位,也是督絡所在的核心區域。一方面,背部膂筋的分布與夾脊穴基本重合,張志聰言:“膂筋者,附于脊膂之筋?!保?8]膂筋為經筋的一種,其功能的正常發揮與陽氣關系密切。而抑郁患者自身陽氣虧虛,膂筋無所養而不固,易出現拘攣疼痛、活動受限表現。《靈樞·經筋》篇載:“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辈捎秒p手觸診法自上而下仔細感觸患者壓痛及產生筋結的部位,確定具體治療部位,針刺相應節段的夾脊穴,可達到松解粘連、攣縮的軟組織及解除膂筋攣急、疏通督絡的目的。有學者[19]發現,針刺肌筋膜結點有緩解局部肌肉緊張,促進軟組織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的作用。另一方面,夾脊穴是督絡氣血運行的關鍵部位,針刺可化解與疏通病理產物的郁結。若頑痰、瘀血等積聚凝結督絡日久,患者脈絡受阻征象較明顯,可循督脈及夾脊穴附近青紫瘀暗之瘀絡,以刺絡放血療法逐瀉瘀血,祛除督絡中痰瘀等有形之邪,起到暢通經絡、加快機體自我恢復的作用。
3.2 “安神”以調養心腦之神明,安定暢達情志神志失常是抑郁癥發病的關鍵,而心、腦均與人體之“神”密不可分。心為一身神明之主,可藏神任物,腦則為“元神之府”,是生命要害所在。張錫純綜合心、腦特性提出“心腦共主神明”主張,言:“人之神明,原在心與腦兩處……心與腦,原徹上徹下,共為神明之府”。在人體中,腦之元神為體,心之識神為用,二者共同構成神明之“樞”,主導人的生命活動[20]。故調抑郁癥患者心、腦以安其神,神得安則精神狀態可恢復正常。
3.2.1 安心神:取內關、神門心主神明,《靈樞·邪客》篇載:“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弊鳛槲迮K系統的核心,心有主宰人體生命活動和進行精神意識活動的功能。若七情太過或不及首先累及于心,心神受擾、神失所主則精神情志功能失常。故取心經及心包經穴位以寧心定志,恢復心主神明之職。神門為心經原穴,《靈樞·九針十二原》篇載:“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心病取神門有調節心神、補益心氣之用。耿躍華等[21]研究發現,應用磁刺激神門穴可降低腦電信號的混沌程度,具有鎮靜和改善腦部功能的作用。內關為心包經之絡穴,通于陰維脈,《針灸申乙經》載:“心惕惕不能動,失智,內關主之。”心包是心之門戶,可代心受邪,故心經病取內關以祛邪氣、安心神。神門、內關所在經脈的臟腑互為表里,二者同調能益氣養心,使心有所主,神有所歸。有試驗[22]表明,針刺健康老年人的內關、神門穴,可引起額葉、顳葉和其他腦區的激活,促進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等認知功能的恢復。
3.2.2 安腦神:取百會、神庭、四神聰腦為“精明之府”,內藏元神,是精神情志活動產生的物質基礎?!鹅`樞·海論》篇載“腦為髓之海”,諸髓皆屬于腦。督脈亦作為“精髓上下之通道”上行頭部并入絡腦,若督脈空虛或不通,則髓海失養,元神不藏,出現意識思維及情志等腦功能異常表現[23]。故取百會、四神聰、神庭,針刺直達病所,即“腧穴所在,主治所及”。三穴均有益智安神之效,為治腦要穴,同用可改善抑郁、焦慮等精神癥狀[24]。百會乃“三陽五會”,為手足三陽經、足厥陰肝經與督脈之交會穴,居于頭巔頂部?!兜は畏ㄐ囊费园贂苤巍熬貌馓摗保{百脈而補諸陽,有升陽解郁之用。楊繼洲《針灸大成》中指出百會主要治療心胸煩悶、驚悸健忘、精神恍惚、心力虧失等神志相關疾病,又與腦髓相通,有安元神、定情志之用,是臨床治療抑郁的要穴。四神聰位于巔頂百會四周,兩者合用可增強振奮陽氣之效。神庭穴位于頭部,為神氣之聚散變化之地,能總調全身氣機[25],開竅醒神、協調陰陽,與百會同用可通經解郁以安腦之元神。
抑郁癥作為心身疾病,是生理、心理和社會等綜合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26-28]。中醫以臨床癥狀依據的辨病診斷模式在抑郁癥患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方面具有優勢。章程鵬教授根據古今文獻記載并結合多年臨床診療經驗,認為抑郁癥屬奇經、絡脈同病,以奇陽虧乏,形神失和為發病之本,絡脈虛滯,心腦失養為病機關鍵。針對抑郁癥病機特點提出“通督安神”針灸法,以督脈為核心著眼點,注重奇絡同治、身心共調。治療上“通督”與“安神”并舉,通督以補虛通滯,改善軀體化癥狀,安神以調養心腦之神明,安定暢達情志。二者合用可有效緩解患者心身癥狀,可為臨床治療抑郁癥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