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梅
讀后感,讀后有感,重在感。讀是地基,感是萬丈高樓。在讀的基礎上引發思考——思考是感;在讀的基礎上聯系實際——實際是感;在讀的基礎上領悟道理——道理是感;在讀的基礎上抒發感受——感受當然是感!
讀短感長,我們可以用來評價一篇讀后感寫得好不好。那么如何來寫呢?用好這套“四字真經”——引、議、聯、結,就可以做到讀短感長了!
一引:概述原文
讀后感怎么開頭?一個字——引,即用簡短的話概述書或文章的主要內容。比如一個小朋友選《湯姆·索亞歷險記》寫讀后感,全書近兩萬字,讀后感開頭“引”的部分,即概述原文僅用了近百字。
自由與夢想——讀《湯姆·索亞歷險記》有感
抬頭,藍色的天空是四角的,鑲嵌在窗戶上;低頭,走進《湯姆·索亞歷險記》,書中有我夢寐以求的自由。
故事發生在密西西比河畔的小鎮上,主人公是一個叫湯姆的小男孩兒,他勇敢地離開有,當了海盜,過上了夢想中的冒險生活。
發現了嗎?“引”字開頭,目的是告訴讀者看了什么書,這本書講了什么內容,因此,這部分一定要簡短。
“引”的自白:
俺是地基,沒啥可瞅,不宜久留;一兩行,三五行,重點是大樓。
二議:提煉感點
議,就是議論,議論什么呢?當然就是議論讀過的書或者文章。從中選取感點,即感受最深的點,再說出自己的思考。
比如讀《秋天的懷念》,感點是“好好兒活”,那么就可以圍繞這一點說出自己的看法:我想我懂史鐵生先生的暴躁:雙腿癱瘓,對一個年輕人來說,是多么沉重的打擊!然而,現實就是這樣殘酷,該如何面對呢?史鐵生先生的母親默默無語,卻親身示范,她作出了最好的回答。母親的“好好兒活”喚醒了史鐵生,讓他明白了人生的意義與美好。他不再自暴自棄,而是努力奮斗,最終成為了著名作家,他真的做到了“好好兒活”!
又如讀《湯姆·索亞歷險記》,感點是“自由”與“夢想”,那么就可以圍繞這兩點來說出自己的看法: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湯姆的童年多么令人羨慕!勇敢追夢,無怨無悔——湯姆的追夢行動多么令人佩服!
發現了嗎?“議”的目的是發表自己的讀后看法,將自己的思考明確表達出來。
“議”的自白:
俺是感點,感受深,做感點;一點兩點或三點,俺們感點是重點。
三聯:聯系實際
引過,議過,接下來就是讀后感最重要的部分:聯系實際。這部分內容需要結合實際來為自己的看法提供有力的證明——所言非虛,事實為證。
比如寫《自由與夢想——<湯姆·索亞歷險記>讀后感》時,先聯系身邊人媽媽,講述媽媽的自由童年;再聯系自身,講述自己的童年,以及自己的自由夢想。
發現了嗎?“聯”的目的是聯系生活實際,用相關的人物事例來證明自己的看法,贏得讀者的認可,喚起讀者的共鳴。
“聯”的自白:
俺最稀罕聯系人兒,
古今中外的名人兒,
遠近親疏身邊人兒,
作者自個兒別忘記,
最重要的一個人兒。
四結:總結全文
行文至此,該為讀后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也就是對全文進行總結,再重申自己的看法。
比如寫《秋天的懷念》讀后感結尾時,重申看法,總結全文: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都會偶到困難、挫折,但只要堅持努力,它們就并非不可戰勝。我們不知道自己會面對怎樣的未來,但我們都應該相信自己,在任何時候都要“好好兒活”。
寫《湯姆·索亞歷險記》讀后感結尾時,重申看法,總結全文:合上書本,望著窗外的藍天,我的童年和自由像風一樣從臉旁匆匆掠過,它牽著夢想的手,在遠方等著我。
發現了嗎?“結”的目的是將感受最深的感點再次強調,重要的話再說一遍——升華主題。
“結”的自白:
俺站在全文末尾,
滿肚子的話要對你講,
一句升華主題,
俺可不能忘!
將這套“四字真經”用于讀后感中,將收獲一篇讀短感長、情真意切的佳作。不信?移步文中,欣賞一下謝海洋小朋友的作品吧。
《一只獵雕的遭遇》讀后感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
北海藝術設計學院附屬學校五(7)班 謝海洋
指導教師:許玲
讀過《一只獵雕的遭遇》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這是沈石溪創作的一部長篇動物小說,講述了獵雕巴薩查一生的坎坷經歷。它因為拒絕行竊而被主人賣掉,雖然經歷了重重痛苦卻并沒有懷恨在心,甚至在主人處于絕境時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每次走進字里行間,我都會為獵雕巴薩查深深感嘆,雖然它只是一只不會說話的獵雕,但它的“雕品”著實讓人欽佩。我想我讀懂了巴薩查那顆充滿正義、善良和愛意的心。無私付出的巴薩查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美好的性唯,引發了我的思考。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有多少人為我助力:風雨無阻迎我入校的保安叔叔;從“a、o、e”開始帶我踏上學習旅程的老師;生病缺課時幫我補習功課的好朋友……細細數來,我在愛中長大,更要用愛去回報給予我幫助和溫暖的人。
讀完這部小說后,獵雕巴薩查住進了我的心里。它是我人生中的良師,我愿跟著它走在成長的路上,成為更好的自己。
寫好讀后感的絕招,你會了嗎?記住:
讀短感長,傾訴真情;引議聯結,四字真經。
責編/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