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直強調,要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著力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過程中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要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這為輪胎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新的戰略機遇。
2023年,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和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等多重考驗,我國輪胎產業表現出強大的韌性、潛力和活力,堅持穩中求進,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非凡成就。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簡稱輪胎分會)秘書處梳理出2023年我國輪胎行業十大熱點。
2023年3月,在2023年輪胎分會會員大會上,中策橡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策橡膠)董事長沈金榮繼續接任新一屆輪胎分會理事會理事長。輪胎行業面對前所未有的重重壓力和挑戰,在理事長的帶領下一心一意謀發展,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創新驅動,真抓實干,在穩運行、穩出口、穩就業等方面發揮了應有作用,為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未來兩年輪胎分會理事會將重點關注國民經濟熱點領域的發展,圍繞輪胎行業“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相關設想和重點工作;把準市場脈搏,緊跟市場節奏;堅持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克難點,破痛點;堅定不移去產能、調結構,不斷優化市場環境。在我國輪胎產業轉型升級、由大變強、奔赴新征程的關鍵時刻,行業一定要深入貫徹和落實“雙碳”戰略,堅持綠色、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協同上下游扎實推進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能源等的創新應用,充分發揮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在傳統加工業上的賦能,加強多方深度融合發展,共同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2023年我國輪胎行業景氣持續復蘇,呈現產銷雙旺,內貿與出口持續增長的可喜態勢。2023年1—10月,輪胎分會37家重點輪胎企業在國內的輪胎的累計產銷量分別為4.65億條和4.69億條,同比增長17.2%和17.9%。其中,全鋼輪胎產銷量分別為0.97億條和0.99億條,同比增長17.5%和15.5%;半鋼輪胎產銷量分別為3.48億條和3.46億條,同比增長17.8%和20.5%。輪胎產銷量超過2021年同期,這得益于國內汽車促進消費、擴大內需政策持續加碼和新能源汽車出口保持高增長,為配套輪胎企業尤其是自主品牌輪胎的市場份額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撐。2023年年初,我國經濟較快走出疫情陰霾,消費信心得到快速修復,帶動出行和物流需求上升,各類基建項目逐步恢復開工和各地政府保交樓項目的保障實施,有力促進了國內替換輪胎市場的恢復性增長,穩步推進輪胎企業開工率維持高位。
2023年我國輪胎出口韌性強、活力足,出口量創新高。據海關總署公布數據,2023年1—10月,小客車輪胎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為238.1萬t和65.8億美元,同比增長19.3%和16.2%;客貨車輪胎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為384.8萬t和84.2億美元,同比增長13.2%和8.6%。受海外企業降低成本和消費降級需求的推動,我國輪胎性價比的優勢凸顯,給我國輪胎帶來新的出口機會。國家外貿保穩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以及人民幣匯率調整、海運費回歸合理區間等眾多利好因素有力提升了我國輪胎出口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國內輪胎配套、替換及出口三大市場需求均出現了高增長,內需配套及替換需求的大幅增長是基于2022年疫情因素導致的低基數,而輪胎出口在連續多年上漲后繼續以兩位數的增幅增長,對于輪胎需求的拉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隨著對外經濟貿易合作的走深和走實,越來越多的輪胎企業把拓展版圖的目光投向海外。目前,超過10家國內輪胎企業已在海外建廠或者正在計劃建廠。
截止到2022年年底,在我國輪胎企業“走出去”發展形成的實際產能中,全鋼子午線輪胎的年產能約為2 005萬條,包括泰國1 250萬條、越南645萬條、巴基斯坦60萬條、馬來西亞50萬條。半鋼子午線輪胎的年產能為7 650萬條,包括泰國5 750萬條、越南1 200萬條、柬埔寨400萬條、馬來西亞300萬條。另外,獲批在建的全鋼和半鋼子午線輪胎的年產能分別為1 445萬條和6 950萬條。達產后,我國在國外將擁有3 450萬條全鋼子午線輪胎和1.46億條半鋼子午線輪胎的年產能。
以輪胎行業節能領跑者活動為抓手,深入推進節能工作。輪胎行業參與節能領跑者活動10年以來,從形式到內容進步顯著,行業和企業對節能降耗的認識越來越深,技術和管理措施投入越來越大,輪胎單位產品能耗越來越低,活動的管理要求和形式也越來越嚴格、科學。
2022年度全鋼子午線輪胎能效水平排名前5位的企業分別為:中策橡膠下屬杭州中策清泉實業有限公司、威海君樂輪胎有限公司、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雙錢集團(江蘇)輪胎有限公司、山東金宇輪胎有限公司。
2022年度半鋼子午線輪胎能效水平排名前5位的企業分別為:中策橡膠下屬杭州海潮橡膠有限公司、賽輪(東營)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浦林成山(山東)輪胎有限公司(簡稱浦林成山)、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線輪胎有限公司、青島雙星輪胎工業有限公司。
3個輪胎相關項目獲得2023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萬噸級廢輪胎橡膠材料綠色自循環再生及應用技術示范”項目獲得一等獎,主要完成單位為中策橡膠、南京綠金人橡塑高科有限公司、杭州中策橡膠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學和宿遷綠金人橡塑機械有限公司;“高端綠色輪胎關鍵擠出技術及其裝備產業化”項目獲得二等獎,主要完成單位為桂林橡膠設計院有限公司、桂林理工大學、中國化學工業桂林工程有限公司和山東玲瓏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玲瓏輪胎);“高效柔性化農用子午線輪胎生產關鍵設備”獲得三等獎,主要完成單位為天津賽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萬力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萬力輪胎)的“軌道交通重載橡膠車輪總成關鍵技術自主化研發及應用”項目榮獲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該項目建立了軌道交通重載橡膠車輪總成技術體系,成功解決了膠輪軌道交通車輪關鍵部件依賴進口的問題。項目成果已在跨座式單軌、智軌電車、數軌電車、膠輪地鐵等軌道交通項目中得到應用,配套中車浦鎮阿爾斯通運輸系統有限公司、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等膠輪軌道項目,并隨整車出口海外。
(1)碳標簽認證。為推動環保低碳、高質量發展,萬力輪胎自2022年開始籌劃碳標簽認證工作,并于2023年9月率先發布行業首個《新能源乘用車輪胎產品碳足跡評價技術規范》團體標準。2023年10月31日,萬力輪胎的新能源乘用車輪胎獲得由廣東省低碳發展促進會碳標簽專業委員會頒發的“碳標簽證書”。這使萬力輪胎成為國內首家獲得新能源乘用車輪胎碳標簽證書的輪胎企業,向實現“雙碳”戰略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萬力輪胎將憑借碳標簽的“引領力、推動力、品牌力和影響力”,全方位推動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引領行業技術升級,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2)EATNS碳管理體系認證。EATNS碳管理體系是在國家“雙碳”目標戰略下和全國碳市場啟動的背景下推出的,E,A,T,N分別指代碳排放(Emission)、碳資產(Asset)、碳交易(Trading)、碳中和(Neutrality)。該體系采用風險和機遇思維,遵循“策劃-實施-檢查-改進”(PDCA)持續改進的管理原則,對企業生產和經營等全部過程中的碳排放、碳資產、碳交易、碳中和活動進行系統管理。2023年10月,在江蘇常州舉辦的全國首屆雙碳服務大會的EATNS碳管理體系評定企業頒證儀式上,韓泰輪胎公司(簡稱韓泰輪胎)獲得國內輪胎行業首個“EATNS碳管理體系評定證書”,也成為國內第1家獲此認證的外資輪胎企業,這是對韓泰輪胎長期以來卓有成效的節能減碳成績的肯定。韓泰輪胎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在韓泰輪胎“2050碳中和”路線圖指引下,不斷推動輪胎生產過程低碳化、產品使用過程綠色化,踏實踐行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在實踐中,韓泰輪胎通過多種創新活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如使用可持續的原材料、轉換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和開發新技術等。未來韓泰輪胎將繼續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提高碳管理水平,不斷降低企業經營各環節的碳排放,深入貫徹和發揮EATNS碳管理體系的革新引領作用。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2023年度綠色制造名單”。綠色制造名單包括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3個部分。
德州玲瓏輪胎有限公司、廣西玲瓏輪胎有限公司、浦林成山(山東)輪胎有限公司、山東省三利輪胎制造有限公司、普利司通(無錫)輪胎有限公司5家輪胎企業上榜綠色工廠名單。另外,三角輪胎有限公司上榜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名單,也是上榜的唯一一家輪胎企業。
綠色制造名單體現出國家對工業綠色發展的支持,各行各業都在綠色發展,輪胎行業更是不例外,近幾年輪胎企業都在積極地轉型升級,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輪胎企業入選綠色制造名單。
2023年9月3日,《輪胎表面激光蝕刻工藝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編制工作首次會議召開,會議總結了輪胎激光刻字機器人工作站的應用經驗,討論制定了標準內容。這標志著上海新時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時達)與合作伙伴上海崮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崮德智能)合作推出的橡膠輪胎激光刻字機器人工作站逐漸成熟,獲得了行業認可,進入大規模推廣使用階段。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米其林公司、大陸馬牌公司、住友橡膠公司、中策橡膠、玲瓏輪胎、浦林成山、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賽輪)、上海雙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雙錢輪胎)、山東華盛橡膠有限公司、天津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和上海大學等的技術專家參加了會議。
使用機器人進行橡膠輪胎激光刻字是全新的工藝,屬于重大工藝革新,制定輪胎表面激光刻蝕規范團體標準,目的是總結前期實踐的經驗,推廣先進工藝,為確保輪胎質量提供行業準繩。
長期以來,輪胎工業一直使用傳統的模刻工藝,存在效率低、效果差、成本高等弊端。近年來,隨著機器人技術和激光技術的發展,國內從事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實踐的智能制造企業開始研究激光刻字應用場景,新時達與崮德智能合作推出的橡膠輪胎激光刻字機器人工作站歷經4年多的迭代研發,在中策橡膠、賽輪、玲瓏輪胎、雙錢輪胎等輪胎行業頭部企業進行了示范應用,不僅幫助輪胎企業提升了產品外觀質量,快速應對定制化需求,提高了制造效率,還在防竄貨管理方面發揮了作用,更重要的是有效地降低了庫存,提升了運營效率,為輪胎行業創造了價值。
近年來,輪胎行業在制造端通過持續的技術和管理創新,產品單位能耗大幅下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管理方法,大量的節能降碳新理念、新技術、新裝備層出不窮并賦能輪胎生產制造,新國家標準《橡膠行業(輪胎和炭黑)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即將頒布。
為扎實推進我國輪胎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聚焦行業共性技術和轉型發展需要,為行業“能源、能效、能管”發展定向把脈,輪胎分會于2023年12月在山東威海召開了以“新需求 新技術新機遇”為主題的“全國輪胎行業節能降碳技術研討會”,會議旨在展示技術創新成果、分享先進經驗、推廣先進技術、解讀新國家標準、表揚先進,突出創新引領作用,近百人參加會議,共同探討行業節能降耗技術的深度優化、現有工業生產低碳革新、新型工業生產流程再造的節能降耗新思路和能效領跑者優秀實踐案例等,推動輪胎行業的節能、降耗、低碳發展邁上新臺階。
為了推動輪胎行業企業高質量發展,以創新會議形式解決關鍵問題,輪胎分會于2023年9月在上海圍繞“膠料增粘設計與粘性保存”“科技墊布給輪胎生產質量提升與環境永續發展的應用方案”“新型大容量智能密煉機的研發與應用”“成型工藝裝備新技術及應用”“低碳可持續橡膠添加劑的開發與應用”等議題,召開了重點企業小型閉門研討座談會,上下游企業近90人參會,共同探討了輪胎制造創新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