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念
最近,我一直被一本日記感動著。日記來自我剛送別的畢業生劉槿,她是從初中開始記日記的。
這本日記不光有對學業壓力的“吐槽”,還有一部分很重要的內容,是關于爸媽的——“媽媽每天5點多起來做飯,爸爸每天‘早六晚九接送我,很辛苦,好抱歉。”“過幾天是爸媽的結婚紀念日,想了很久也不知道送他們什么。晚上偷偷起來臨摹了他們當年的婚紗照,被媽媽發現,被罵不務正業,嗚嗚嗚……”“晚上我學到幾點,媽媽就陪到幾點,讓她睡,她就說不困,但她的黑眼圈很誠實。我要好好學習,將來給她買最貴的眼霜。”
離中考還有8天,孩子還寫了一句話:“看到爸媽那么焦慮,我很抱歉。我在想,如果沒生下我,他們活得該多灑脫。”正是這句話,把劉槿的爸媽看哭了。他們從來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如此在乎他們。
中考結束后,他們以為孩子一定會睡上三天三夜。可是,一覺醒來,看到孩子在廚房里忙得熱火朝天,她笨手笨腳地熬著粥,煎著雞蛋。劉槿說:“你們為我早起了9年,今天我也給你們做頓早餐。”那一刻,前嫌盡釋。
劉槿的爸媽之所以把這本日記交到我手上,是因為他們很自責、很后悔。他們一次次錯過了與孩子溝通、增進感情的機會,親手在自己與孩子之間壘起了一堵墻。他們對我說:“其實仔細想想,和孩子一起聊聊生活,一起慶祝節日、選選禮物、吃吃飯,能浪費多少時間呢?就算浪費一點兒時間,也是值得的呀。”他們還有一句話非常打動我:“我們是這么不可愛的爸媽,但孩子從來沒有停止過愛我們,真是羞愧。”
但日記畢竟是劉槿的隱私,我讓她爸媽先征求她的意見,然后再選擇是否讓我看。劉槿非常通情達理,對我說:“老師,您看吧,我寫的都是心里話。”直到此時,她才坦率地對我說:“老師,其實初中3年,我的壓力很大一部分來自爸媽,我嘴上多愛頂撞他們,內心就有多抱歉。我媽一句‘好久沒買新衣服了,我會覺得,都是因為我,爸媽才活得這么委屈。”
這個暑假,令我更為感慨的,還有一件事。
前幾天,通過中考考進全市排名第一的高中的學生柳濤來看我。將近一個月沒見,本來就瘦削的大男孩,如今更是瘦得只剩皮包骨頭。我拍著他的肩膀問:“怎么搞的?不是說好假期要好好鍛煉身體,多多吃飯,爭取長到135斤嗎?”
柳濤努力沖我笑了笑,說:“前一段時間我生病了……”原來,中考后,柳濤的日子并沒有因為考上重點高中而好過。相反,因為他沒能通過統招進入重點高中,進校靠的是統配名額,這讓他的媽媽非常失望。她在孩子中考分數公布之后,整整哭了3天,然后就給他報了一個為期30天的“初升高”銜接班。在她看來,柳濤沒能以統招身份考進重點高中,沒能考進全市前100名,沒能考進重點高中的“強基班”,就是考砸了。
事實上,柳濤臨考前身體就出過問題,曾經兩次突然看不見黑板上的字。中考數學考試開考半小時前,他頭疼到拿筆尖扎手臂。但這些情況,都被他的媽媽視為一時的緊張,認為他多參加幾次大考就好了。
中考后,柳濤的媽媽給他報了班。他每天仍像中考前一樣,除了吃飯、睡覺,其余時間都在上課。稍微走神兒,媽媽就會責問他:“中考考砸了,高考也要繼續砸鍋嗎?”他的狀態越來越差,先是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連最基礎的數學計算題都做不出來,后來則出現了幻聽。
直到這時,柳濤的媽媽才肯帶他去醫院,而他被確診為中度抑郁、中度雙相情感障礙。他住了一周院,回到家,他媽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數學練習冊,讓他做題。當他把那道高中函數題解出來后,他的媽媽泣不成聲:“兒子,你還能做出來題,說明身體已經沒事了,對不對?咱們明天就去上課,好不好?”盡管他還是很難集中注意力,每晚連睡半小時都很困難,但還是選擇背起書包去上課。他說:“如果知道我學不進去,我媽就垮了。”
柳濤找到我,對我說:“老師,要是哪天我不在了,麻煩您告訴我媽,我真的很抱歉,我也真的盡力了。讓她再生一個孩子吧,肯定比我優秀。”那一刻,我抱住這個骨瘦如柴的孩子,沒能控制住自己的眼淚。
后來,我找到柳濤的媽媽,跟她講了孩子的現狀,也復述了孩子對我的囑托。我以為他的媽媽一定會改變。但她挺直腰板,字正腔圓地跟我說:“老師,你別相信一個孩子的胡言亂語,他就是在為自己的懶惰找借口。抑郁、雙相情感障礙,呵呵,一個孩子每天衣食無憂,就聽聽課、做做題,怎么可能得上這樣的病?”她再三叮囑,千萬別把這件事講給第三個人。后來,我發現,母子倆同時把我的聯系方式“拉黑”了。
剛送別的這屆畢業生里,有一個叫蔣詩晨的男孩,他和爸媽關系很好。
蔣詩晨的媽媽對我說,從小到大,他們從來沒有打罵過孩子。在他們家只有一個規矩:凡事講道理,誰對就聽誰的。孩子每次做錯了事情,爸媽說的第一句話是:“你做錯了事,是爸媽沒有教育好你,爸媽會和你一起承擔責任。”第二句話則是:“就算你做錯了事,爸媽也愛你。”
上了初中,蔣詩晨的學習驟然變得緊張。可是,每天不管時間多緊張,他的爸媽都會“不正經”地打擾他:“來,嘮10塊錢的,別一直學習。”每天不管多忙,哪怕只有臨睡前的幾分鐘,爸媽也會跟他講講他們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事,聽他講講他在學校遇到的人和事。偶爾,爸爸會加班到深夜。但不管多累,他一定會在蔣詩晨臨睡前,給他打一個電話,道一聲晚安,“肉麻”地跟兒子說一句:“爸爸愛你。”
就是這樣一個被爸媽充分疼愛的孩子,自身擁有松弛感,為人處事周到平和。無論大考、小考,無論運動場、考場,他永遠不緊張,經常超常發揮,妥妥的“黑馬”和“千里馬”體質。
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費洛姆有一句話:“我希望我所愛者,能夠按照自我的意愿,依其自我的方式生長和發展,而不是服務于我的目的。”所以,家長們,每天拿出一點時間,和孩子“談情說愛”吧!每天抱抱孩子,和他們聊聊天,或者臨睡前告訴他們:“我愛你!”這比督促孩子多背幾個單詞、多做幾道題,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