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盈
清潔傷口要“干凈”
產婦及家人向醫護人員了解傷口護理要點等,降低病菌感染的概率。出院后遵醫囑定時對傷口消毒,確保雙手潔凈,用溫鹽水溶液或生理鹽水清潔傷口,通常在紗布上蘸取溶液并輕擦傷口及周圍皮膚,不可用力蹭傷口,盡量減小摩擦對傷口帶來的刺激,清潔全程不可直接用手接觸創面以防感染,用過的藥棉、紗布等需丟掉,不可重復使用。清潔好擦干皮膚與傷口,確保傷口干燥,利于傷口愈合。完畢后貼醫用膠布,以免傷口與外界接觸。
通常情況下,剖腹產傷口無需進行特殊處理,只要保持干燥、清潔既可,若產婦傷口有痛、熱、紅、腫等情況,說明傷口可能感染,需消毒處理,可用碘伏擦拭傷口,若消毒后癥狀依舊未能得到緩解,則要到醫院就診,確定傷口是否化膿。
通過飲食護理促進傷口恢復
飲食護理屬于剖腹產傷口護理手段之一。控制雞蛋攝入量,食用過多雞蛋并不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會使腸胃壓力變大,造成脹氣、消化不良,影響傷口恢復。適當吃含糖水果,使機體能有充足的能量修復傷口,如香蕉,不僅有糖分,還利于排便,含維生素A ,利于保護機體的神經系統。少攝入寒涼水果,嚴控糖分攝入總量,以免引起血糖升高。
飲食總量不宜過多,手術刺激腸胃,腸胃功能受到抑制,易出現腹壓增高、便秘等情況。少吃魚類食物,有機酸物質抑制血小板凝集,有礙傷口愈合。追加飲食中優質蛋白的攝入量,以雞肉為例,蛋白質約占20% ,還含氨基酸及多種礦物質,如鋅、鐵、銅等,可滿足傷口恢復所需營養。
產婦身體虛弱,需確保營養均衡,可根據產婦的飲食喜好靈活制定食譜,助其從多種食物中攝入糖分、蛋白質等營養成分,亦可緩解胃腸脹氣、便秘等癥狀。
加強日常護理
日常護理的目的是及時了解傷口恢復實況,以便調整護理對策,助力傷口修復。剖腹產后產婦的體位會影響到傷口的愈合,產婦可能會因想緩解疼痛而維持某種體位較長時間,這不利于產婦傷口護理。要引導產婦半臥位臥床,同時多翻身,其目的是盡快排出惡露,以免子宮腔內淤積惡露并影響子宮復位,半臥位亦利于切口愈合。
產婦身體狀況與傷口恢復情況有關,日常運動、飲食、臥位等亦會影響傷口護理成效,這就需護理人員及時關注傷口,采取適當護理措施。例如,術后2 周不可全身淋浴,傷口未完全愈合前需避免弄臟、弄濕創面,若出現創面被弄濕的情況要盡快擦干,還要涂抹碘伏消毒;傷口較平整可用透氣紙膠帶加以保護;對易產生瘢痕與易過敏的產婦來講,需在醫護人員指導下使用硅膠;若發現產婦傷口紅腫,不可隨意擠壓敷貼,需尋求醫生的幫助,避免出現傷口感染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