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杉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書香,伴我成長。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讀的書,可是,你明白讀書的意義嗎?
小時候,我常常讀一些簡單的書。我會纏著媽媽給我買《丑小鴨》《白雪公主》等有趣的童話書。我最喜歡晚上睡覺前聽媽媽講故事,媽媽的聲音猶如一架播種機,在我幼小的心靈種下了讀書的種子,讓我享受到了讀書的樂趣。
長大一點,我能自己看書了。那時候,我喜歡讀《西游記》,看孫悟空降妖除魔,想象著自己也會那七十二般變化;我喜歡讀《十萬個為什么》,仿佛在神奇的世界里遨游;我還喜歡讀《中華上下五千年》,如同在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里徜徉。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讀的書更多,思考的內容也更多。我明白了梁啟超為什么寫下《少年中國說》,也會不由高聲吟出:“少年強,則國強。”我知道了魯迅為何棄醫從文,因為他明白,再好的藥也只能醫治肉體上的疾病,而無法填補一個民族精神上的空缺。他在閱讀中立下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志向,寫出了《吶喊》《彷徨》等文學作品,他用文字戰斗,使千千萬萬個中國人在“沉默中爆發”,投身到救國的隊伍中。讀著讀著,我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對現在的我們來說,讀書究竟是為了什么?
范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張載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文天祥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艾青說:“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愛這土地愛得深沉。”讀著讀著,我終于明白了讀書的意義。
在今天這個美好和平的年代,我們不僅要為了增長見識、開闊視野而讀書,更應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讀書。
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它讓我們的人生變得豐富而充實。書墨飄香,伴我們成長,愿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讀書的意義。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陜西富平縣實驗中學】
●點評
小作者以設問開篇,引發聽眾的思考。接著借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聽眾分享了自己讀書的經驗,和聽眾一起思考讀書的意義。習作以“讀書的意義是什么”為線,串起整篇演講稿。文中多用排比句,增加了演講的氣勢,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