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軍
群眾文化是我國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國民文化素養提升,因此,深受國家和群眾的重視。書法藝術是我國特有的藝術性形式,具有藝術性、實用性及文化性,凝聚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結晶,將其應用到群眾文化建設中,有助于豐富群眾文化形式,帶給群眾良性的藝術熏陶,對于提升群眾文化素養,推動群眾文化事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圍繞群眾文化建設中書法藝術的作用進行分析,嘗試提出合理化策略改善現有不足,以期為群眾文化建設提供參考。
書法藝術在漫長的發展歷史中,經過不斷提煉和完善,藝術形式愈加成熟,并逐漸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深受廣大群眾認可與喜愛。時至今日,盡管書法藝術仍然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和活力,但面對外來文化沖擊影響,受關注程度有所不足。將其引入群眾文化建設中,能夠為群眾文化活動提供優質的文化資源,豐富群眾業余文化生活,在提升群眾文化活動質量的同時,推動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一、書法藝術的傳承發展現狀
書法藝術是中華文化瑰寶,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發展,呈現出多元且復雜的特點。伴隨著科技創新發展,信息傳播方式變革,書法藝術傳承不再拘泥于以往的家族傳承或師徒傳承,而是開始采用文化講座、在線教育平臺、工作坊等形式,將書法藝術多途徑地傳播給廣大群眾,讓更多群眾認知和喜愛。在傳承書法藝術的同時,當代書法家也在持續創新探索,引入現代審美理念,催生出很多兼具傳統文化內涵和現代特色的書法藝術形式,與當代群眾審美需求相契合。此外,國家對于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視程度較高,頒布了一系列政策制度扶持,并通過多種媒體途徑宣傳和推廣書法藝術,促使社會各界對書法藝術的認知水平顯著提升,使得大量群眾開始欣賞和學習書法藝術,甚至將其作為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
盡管書法藝術傳承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首先,現代社會變遷,節奏加快,人們生活方式、審美觀念隨之變化,傳統書法藝術學習需要多年的積累,因此在快節奏的生活中被很多群眾認為是難以觸摸的藝術形式,同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相脫節。其次,書法藝術傳承離不開系統的教育和培訓支持,但目前書法藝術教育資源有所不足,主要是由于專業書法教育培訓機構、師資力量有限,加之書法教育普及程度不足,以至于難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制約著書法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再次,市場經濟背景下,人們通過手機、平板電腦以及計算機等設備即可快速完成書寫任務,傳統書法的實用性受到了極大沖擊,加之書法藝術市場的惡性競爭,不可避免地制約了書法藝術的創新發展。最后,書法藝術屬于傳統藝術形式,創新難度較大。在保留傳統書法藝術韻味和特色的前提下融入現代元素,需要書法藝術家具有深厚的書法藝術底蘊和創新能力,但有些書法家在追求創新時喪失了傳統,導致最終的書法藝術失去了傳統文化的韻味,因此如何尋找到傳承與創新的平衡點,是目前書法藝術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向。
二、群眾文化建設中融入書法藝術的重要作用分析
書法藝術在群眾文化建設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在發展中能夠汲取其他群眾藝術形式精華,進一步完善書法藝術。同時,書法藝術也會為其他群眾藝術帶來影響,有機整合下能夠展現出多元的藝術魅力,推動群眾文化高水平建設。
(一)有助于帶給群眾豐富的審美體驗
書法藝術具有獨特的審美特性,并非所有的書法作品都能夠被人們接受和欣賞。實際上,書法藝術相較于音樂、繪畫等藝術形式而言,審美門檻更高,一個沒有接受過音樂教育的孩童可以跟著音樂節奏搖晃身體,普通大眾看到優美的畫作也會感到欣喜和快樂,獲得美的享受。但是對于沒有接受過系統訓練的人,在欣賞一幅書法作品時,往往難以直觀地說出作品的藝術價值所在,自然也沒有什么深層次的審美體驗。具體來看,書法藝術主要通過其獨特的線條、結構及章法來呈現,每一幅書法作品都是書法家內心情感的流露。在欣賞書法作品時,欣賞者能夠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韻律、節奏和氣勢,在獲得視覺享受的同時,也可以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并且,書法藝術具有極強的創造性和個性化,不同的書法家有著不同的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賦予了書法作品獨特的審美價值。將書法藝術有機融入群眾文化建設范疇,能夠為群眾提供多元審美選擇,更好地滿足不同群體的審美需求。
(二)有助于提高群眾的文學修養
書法藝術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融合滲透,對于提高群眾的文學修養有著重要意義。首先,書法藝術主要是通過文字書寫、構圖等方式,展現出文字獨有的美感與內涵。在群眾文化建設中引導群眾積極學習和欣賞書法藝術,不僅可以讓群眾直觀感受到文字的美感,還可以帶領群眾深層次挖掘文字潛藏的意境、情感及哲理,使其獲得深層次的理解與感悟,對于提高群眾文學鑒賞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書法藝術和文學作品之間是緊密相連的,書法家除具有扎實、深厚的書法功底外,還具備較高的文學素養。群眾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不自覺地會接觸到大量的書法作品,獲得良性熏陶,潛移默化中培養文學素養。最后,書法藝術傳承歷史悠久,群眾在學習和欣賞書法藝術時,會接觸到大量歷史文化知識和文學作品,有助于拓寬文學視野,更好地欣賞文學作品,進一步提高文學修養。
(三)有助于緩解群眾的精神壓力
當代社會的生活、工作節奏不斷加快,群眾面臨著生活、工作及學習等多個方面的精神壓力,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群眾文化活動,學習和欣賞書法藝術,在緩解群眾精神壓力方面有著重要作用。書法創作需要創作者秉承沉靜、專注的心態,全身心投入書法活動,短暫忘卻外界壓力和干擾,在揮毫潑墨中來宣泄內心情感,具有舒緩情緒、放松身心的效果。書法藝術也需要足夠的耐心,一筆一畫都應該細致入微、精心構思處理。群眾練習書法藝術,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耐心等品質,在調整心態、緩解精神壓力方面有著積極作用。同時,書法創作能夠讓群眾更好地認識自我,學會通過書法活動來抒發情感,改善不良心理情緒。另外,書法藝術不僅是培養個人修養的方式,也是一種社交方式,群眾參加書法藝術活動,有助于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認識更多有相同興趣的朋友,相互分享參與書法活動的心得和感悟,建立積極的社交關系,緩解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進一步增強個人社會歸屬感。
(四)有助于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書法藝術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群眾文化建設中融入書法藝術,引導群眾積極學習和欣賞書法藝術作品,有助于深層次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與獨特魅力,加深傳統文化認知與認可,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同時,書法藝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民族特色鮮明,在群眾文化建設中融入書法藝術,有助于讓群眾深入感受中華文化魅力和特色所在,潛移默化培養群眾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認同感,并進一步強化群眾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引導群眾學習書法藝術,感受其中所蘊含的中華傳統價值觀,有利于讓群眾在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時,積極主動去弘揚優秀傳統價值觀,對于和諧社會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書法藝術盡管在傳統文化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但并非是固守不變的,而是要緊跟社會發展持續創新。群眾文化建設中有機融入書法藝術,能夠激勵群眾在傳承傳統文化基礎上主動探索和創新,便于促進傳統文化和現代元素深度融合,最終實現傳統文化創新發展的目標。
三、群眾文化建設中融入書法藝術的策略
(一)加強書法藝術培訓
為了推動書法藝術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發展,加強書法教育和培訓是很有必要的。各級文化機構應強化職能,整合優勢資源,為廣大群眾提供專業書法培訓服務。例如,設立書法藝術培訓班,聘請書法家來授課,幫助廣大群眾了解書法藝術的發展歷史、分類、技巧等內容,滿足不同群眾的學習需求。為了保證書法藝術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應用效果,應注重高素質的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培養高素質的書法藝術愛好者、書法家和書法教師等,確保隊伍人員具備深厚的書法造詣,更好地指導群眾學習和欣賞書法藝術。同時,書法藝術培訓應注重理論聯系實踐,除講授書法藝術相關理論知識和書法技巧以外,也可以組織參觀書法展覽、參加書法創作等活動,豐富群眾的實踐經驗,讓群眾切身感受書法的魅力所在,保持對書法藝術的高度熱愛,進而推動書法藝術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持久發展。
(二)建設書法活動平臺
為了確保群眾書法活動高質量開展,首先可在基層文化館主導下建設多功能書法活動中心,為群眾提供一個集中場所,促進書法愛好者之間相互交流、展示及學習書法作品,為書法活動開展提供可靠、完善的硬件支持。其次,定期舉辦相關活動。組織展覽和比賽活動,能夠有效吸引群眾關注,將更多優秀的書法作品展現在群眾面前,激發群眾的參與熱情,提高書法藝術知名度和影響力;邀請書法家和學者組織講座活動,分享書法創作經驗和心得,為群眾提供更多了解書法藝術的機會;開設工作坊,在專業人員指導下讓群眾親自感受書法創作,以此來增強群眾對書法藝術活動的參與興趣。再次,順應數字化時代發展趨勢,借助網絡和社交媒體等渠道,讓書法藝術以便捷的方式推廣到基層。例如,借助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在線直播書法創作過程,或是發布書法教學視頻,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宣傳推廣書法藝術,吸引更多年輕群體參與到書法活動中。最后,積極與其他文化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書法藝術同其他文化形式有著密切聯系,可以嘗試同圖書館、博物館及文化中心等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整合各自優勢資源,合作組織書法相關活動,在豐富群眾書法活動內容的同時,進一步擴大書法藝術的影響力,提高知名度。為了實現書法活動持續優化改進,應建立完善、合理的反饋機制,定期收集書法活動參與者的意見和看法,通過對這些反饋內容進行分析處理,精準掌握群眾書法基礎和學習需求,針對性調整書法活動內容、形式,為書法活動質量提升保駕護航。
(三)鼓勵書法創作創新
鼓勵書法創作創新,是推動書法藝術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發展的有效措施。對此,可以設立專門的書法創作基金來鼓勵書法家創作,這些資金可以用于購買創作材料、組織個人展覽等活動。充足的資金支持能夠有效緩解書法家創作的經濟壓力,使其更加專注、沉浸于書法創作中。同時,為了培養更多書法藝術愛好者,推動書法藝術創新發展,可以在組織書法活動過程中,借助為群眾提供優質創作材料、邀請資深書法家提供指導等方式來持續提高群眾的書法藝術創作和創新水平,這對于書法藝術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并且,應注重書法創作創新成果推廣宣傳,可以組織書法展覽、出版作品集,或是在不同媒體平臺上進行宣傳。該方式有助于讓更多群眾了解書法家作品創作過程,提高書法藝術的社會影響力,潛移默化中吸引更多群眾投身其中。另外,鼓勵書法藝術和其他藝術領域的設計師、藝術家等合作,探索書法藝術和其他藝術的融合創新點,豐富書法藝術內涵,為書法藝術創作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
四、結語
當前,我國群眾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積極融入書法藝術,有助于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內涵,增強群眾文化活動吸引力。群眾參與書法活動,不僅可以激發其對書法藝術的學習興趣,還可以獲得良好的審美體驗,提升文化素養,推動書法藝術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文化館)
作者簡介:胡志軍(1974—),男,甘肅白銀人,本科,館員,研究方向為群文書法。
責任編輯 ? 王小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