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水腫是一種全身性疾病,通常是由于先天性淋巴管發育不良或繼發性淋巴液回流障礙,導致肢體淺層軟組織內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的。患側肢體會出現腫脹、疼痛、繼發感染、乏力和功能障礙等。嚴重水腫的患者,會出現皮膚增厚、表皮過度角化、皮下組織增生,纖維化導致肢體病變組織硬度升高,也被稱為象皮腫。患者常需終生忍受患肢外觀異常,易感乏力、反復感染、患肢功能障礙等痛苦,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若不及時治療,很可能導致患者殘疾。該病一般不會自愈,因此需要盡早診斷和治療。
目前,綜合消腫療法(complex decongestion therapy,簡稱 CDT)已被推薦為治療淋巴水腫的標準療法。國際通用的CDT包括專業化個性化皮膚護理、徒手淋巴引流、壓力治療包括空氣壓力波治療和彈力繃帶加壓包扎、功能鍛練。具體措施包括:
(1) 皮膚護理:嚴格衛生防護,做好皮膚清潔和完整性護理。使用中性天然肥皂清洗,并擦干;保持皮膚皺褶干凈、干燥;保護皮膚,避免切傷、擦傷、蚊蟲叮咬 (尤其敏感皮膚);使用潤膚劑,避免含香精產品;高溫時使用植物護膚品;觀察患者皮膚有無角化、真菌感染、淋巴液漏、潰瘍、淋巴管炎等皮膚并發癥。
(2) 手法淋巴引流:主要借助手法撫摸,遵循淋巴系統解剖結構及生理作用來實現,需沿著特定方向在皮膚上移動。主要為了激活淋巴系統,促使軟組織間隙滯留的淋巴液流動,促進淋巴管與淋巴結的重吸收,加速淋巴液回流。根據患者水腫部位及嚴重程度不同,可采取的手法也多種多樣,包括定圈法、泵送法、鏟型法、旋轉法等方法。定圈法可作用于身體各個部位,包括淋巴結群和軀干,具體操作時,將手放在水腫部位并施壓,皮膚備皮向皮下組織打個半圈之后放開;泵送法多應用于四肢和軀干側面,該方法需用虎口形成按壓帶,貼合皮膚用手向下壓形成一個平面,將淋巴液泵送向回流方向;鏟型法主要應用于四肢,通常需要用虎口與患者皮膚接觸,用手螺旋施加壓力,并逐漸增加力度,手指呈現扇形滑過皮膚;旋轉法則主要應用于軀干,在實際實施時,指尖需要接觸治療部位,用手掌下壓,手指指向引流方向,并逐步移動。
(3)壓力波治療:使用淋巴水腫治療儀進行治療。患者平臥位,患肢與心臟水平,暴露患肢及肩部,以氣囊套袖包裹整個患肢至肩部,自患肢遠端開始以適當壓力向近端循環充氣加壓。根據水腫程度,30~45 mmHg逐漸加壓。每次30分鐘,每天 1 次。治療中密切觀察患肢皮膚顏色變化,詢問患者的感覺,如有不適,暫停治療。
淋巴水腫并不是不治之癥!淋巴水腫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較大影響,且通常不會自愈,但經過正規、積極治療后,絕大部分患者可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