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來的博物學(四)
“奧秘世界”欄目本期邀請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范雄偉團隊成員、自然文學寫作者——肖輝躍,帶領大家走近“不一樣的啄木鳥”,開啟對啄木鳥的全新認識。
鳥類豐富多彩的外表構成了自然界最美的畫卷。在地球兩端的極寒之地,在聳入云霄的高原峭壁,在無邊無際的大海,在森濤陣陣的原始森林,在人流密集的城市公園,在美麗的鄉村田野,甚至在荒無人煙的沙漠,它們都無處不在。每一種鳥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
啄木鳥履行著“森林醫生”的天職,是勇于奉獻的“赤腳醫生”。目前,啄木鳥目在我國有3科19屬43種,擬啄木鳥科是啄木鳥目中的“花花公子”,目前擁有9名成員:藍喉擬啄木鳥、金喉擬啄木鳥、黃紋擬啄木鳥、黑眉擬啄木鳥、赤胸擬啄木鳥、藍耳擬啄木鳥、綠擬啄木鳥和大擬啄木鳥,還有一種遠在臺灣的臺灣擬啄木鳥。
“喙”不僅是擬啄木鳥科與啄木鳥科的區別所在,也是決定它們生存方式的關鍵。如果說擬啄木鳥科圓錐形的喙是“小電錘”,那啄木鳥科的喙就是“小電鉆”。“小電錘”是敲果實、摞種子和鮮花的好工具,但想抓到蟲子,甚至想從樹皮底下掏蟲子,“小電鉆”更占優勢。
擬啄木鳥科類都身披碧綠的外衣,它們彩色的大花臉就像被打翻的調色盤,每一種顏色所占的區域、比例,都決定著它們不同的“身份”。當你身處熱帶雨林或茂密的森林,在某根樹枝上又或是在某朵盛開的鮮花、某棵成熟的果樹旁,看到一個拳頭大小、以綠色為基調的、仿佛一朵跳動的“鮮花”,那八成就是擬啄木鳥了。
臉和喉像天空和海水一般藍,這是藍喉擬啄木鳥的特征,而金喉擬啄木鳥如同它的名字一樣——喉部如成熟的檸檬一般金黃。當它們動情地賣弄著那并不動聽的歌喉時,請不要替它惋惜——大自然很公平,讓你擁有美麗容顏的同時,不一定還會給你動聽的歌聲。
啄木鳥科的鳥類大多是沉默寡言的,但它們的外形多姿多彩,羽毛鮮亮而富有光澤。大斑啄木鳥和白翅啄木鳥的臉上總畫著一把大大的“黑叉”,黃頸啄木鳥和白背啄木鳥的臉上總畫著一道大大的“黑鉤”。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自己扮演成一位“評委”,它們貌似對大黃冠啄木鳥和黃冠啄木鳥的工作最滿意,除了給它們披上一件黃燦燦的金袍外,還額外獎勵給它們一頂金光閃閃的“皇冠”。
啄木鳥科的美還體現在“敬業”之中,它們干起活來總是很專注。灰頭綠啄木鳥最嚴肅,它總是板著臉,側耳貼于樹干上,但極少敲擊樹干,因為一旦敲擊起來仿佛搖身一變成為一名“大法官”,揚起手中的法槌重重一擊。棕腹啄木鳥是所有啄木鳥中的顏值擔當,它個頭高大,身披一件黑白相間的“外套”,內搭一件棕色“襯衣”。如果角度好,你還可以看到它性感的“紅內褲”。
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的黑啄木鳥較為罕見。或許大多數人會認為,全身烏黑的鳥比如八哥、烏鴉、烏鶇等,基本不具有觀賞價值,但這也要看“黑袍”披在誰身上。我曾在北疆的樺樹林里見過一只正在忙碌的黑啄木鳥,它身材挺拔,黑色的“大袍”在花白的樺樹皮的映襯下自帶威嚴,頭頂的“小紅帽”為它平添了幾分英氣。它抓起蟲子來也毫不嘴軟,只見它在一棵患病的樺樹上“敲打”了近一個小時,硬是把那條蟲子“揪”了出來,真是“敬業”至極。
除個頭高大的啄木鳥外,也有體長不到10厘米的小啄木鳥,白眉棕啄木鳥、斑姬啄木鳥就是其中的代表。當它們在樹干上上躥下跳時,你可能會誤以為那是一只飛舞的蝴蝶。雖然個頭小巧,但它們對待工作可一點也不馬虎。
早年,我在鄉下栽種了幾棵紅棗樹,蟲害使其葉片落盡、枝條枯萎,眼看就要無藥可救了。就在這時,一只斑姬啄木鳥“醫生”來到了果園,它隔三差五就為紅棗樹“診脈”“按摩”。一段時間后,幾棵紅棗樹竟奇跡般活了過來,這只小小的斑姬啄木鳥的確功不可沒。
不像啄木鳥的啄木鳥要數蟻?和黃腰響蜜?最特別。“披著樹皮外衣的真啄木鳥”蟻?并不會像其他啄木鳥一樣敲樹干抓蟲子,地上的灌木叢才是它的“主戰場”,螞蟻才是它的最愛。蟻?的舌頭仿佛一根長長的“魚線”,前端還有一個布滿黏液的“魚鉤”,它們將舌頭伸入樹洞或螞蟻窩中,以螞蟻或螞蟻蛋為食。每當有人靠近,它的頭往兩側來回扭動,加上身披的那件樹皮紋路的外衣,乍一看就像一條扭動的蛇。
黃腰響蜜?是啄木鳥目大家庭里響蜜?科的一員“小將”。這名“小將”嗜食蜂蜜和蜂蠟,當它嬌小的身軀站在蜂巢上大嚼特嚼時,腰上的金色讓它看起來與蜜蜂并無差別。此外,黃腰響蜜?還是一個極好的“向導”。在云南高黎貢山的大山里,我就曾在它的指引下,在巖壁上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野蜂窩。
這樣一個愛吃甜食,又能充當向導的家伙,看上去就像是“不務正業”,怎會將它與“赤腳醫生”啄木鳥聯系到一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