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丹 趙瑞麒 熊蘭 文昕杰 張文龍 何羽喬
【摘要】本文以在四川區域內開展消費品質量科普短視頻調查問卷的方式,通過數據統計分析,在了解消費者對質量科普短視頻需求的基礎上,提出了提升消費品科普視頻的路徑建議。
【關鍵詞】消費品質量科普;科普短視頻;調查問卷;統計分析
【DOI編碼】10.3969/j.issn.1674-4977.2024.02.029
【基金項目】本文受四川省科普培訓項目“消費品質量安全科普視頻制作”(2022JDKP0096)資助。
Discussion on the Strategy of Quality Improvement of Consumer Product Quality Popular Science Video
HU Dan1, ZHAO Ruiqi2, XIONG Lan1*, WEN Xinjie2, ZHANG Wenlong2, HE Yuqiao2
(1.Sichu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Supervision, Chengdu 610031, China; 2.Chengdu Institute of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Co., Ltd., Chengdu 610031,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method of carrying out the questionnaire on the quality of consumer products popular science short videos in Sichuan and through data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consumers demand for quality popular science short video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consumer product popular science videos.
Keywords: popular science on consumer product quality; science popularization short videos; survey questionnaire; statistical analysis
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消費者對消費品質量的關注度日益提升,而產品質量本身固有的科學特性和國家相應的質量法規和要求,普通消費者難以及時了解和掌握。因此,做好消費品質量科普工作日漸重要,這既是貫徹落實國家《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消費者質量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的重要手段。孫文凱[1]指出,如果沒有旺盛的消費,就不會拉動有效的需求,從而帶動供給方生產;馬文婷[2]指出,消費者信心對一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幫助消費者提升對消費品質量科學技術的認識,也是提高消費環境,提增消費信心,形成良好的質量氛圍,以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需要。為更好地利用新媒體手段推動消費品質量科普短視頻工作更好地發展,并科學確定拍攝題材和科普主題等關鍵內容,本文就此項工作開展問卷調查及結果分析,并對消費品質量科普視頻創制的策略進行探討。
1.1設計的原則和方法
王宇良[3]、張文存[4]在文獻中談到:設計問卷時應遵循的原則,此次調查目的設定為著重了解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認知和態度,以及在購買產品時所關注的質量重點。為避免降低回答者的積極性,甚至可能導致答案不準確,在問題的設計上做到簡潔明了客觀;對于封閉性問題提供了多種選項,以避免主觀偏見;在問卷結構的邏輯順序設計上,由客觀再到主觀,從封閉式到開放式,90%的問題為客觀問題;在正式發放問卷之前,進行了必要的問卷預驗證,我們使用統計軟件SPASS對問卷中的設計項目進行了信度分析,以檢查問卷的可用性和可靠性[5]。整個問卷項目的克朗巴哈α系數為0.8左右,說明設計的問卷整體上能有效地得到事先想要搜集的信息,問卷是有效可信的。本次問卷不涉及個人隱私,對于個人敏感信息,采用了對信息加密和控制訪問權限等系列保護措施。為了對結果進行評估和總結,在分析數據時,充分考慮數據的關聯性和相關性。
1.2設計的內容
本次問卷調查目的,即通過問卷掌握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消費者對消費品質量的了解程度,以及對消費品質量所關注的問題或疑惑;第二是當前消費者對消費品質量科普視頻的需求或建議。設計主要圍繞主題不同層級的問題進行設計,交叉匯集不同的信息,從受訪人員的基本信息、消費品類型以及科普呈現方式等幾個方面延伸。問卷的結構分為兩個層級,第一個層級7大項內容,包括基本信息、內容需求、對象需求、類型需求、接受時長、存在問題和其他建議。第二層級為一層的展開項共46小項內容,問卷答案設置除主觀建議外,其余都為多選。從圖1可知調查問卷結構及內容。
1)基本信息:考慮受訪者年齡、性別、學歷及居住區域幾個基本信息,由于不同年齡和不同教育程度的消費者可能會影響本問卷關注方向的差異性,為便于對此情況進行分析,特設計形成一個最基本的大項分類。
2)內容需求:設計消費品質量所涉及的需求,如質量標準、質量安全、質量風險、選購知識等8項需求,以需求為導向分析消費品視頻科普的切入方向。
3)對象需求: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023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計劃的公告》產品分類為依據,并結合消費者咨詢投訴或關注的熱點產品,本次問卷設計了16個類別的消費品選項。將對象需求與內容需求結合,交叉整合進行結果分析。
4)類型需求及時間:本次問卷設計了6個展示質量的表現方式和5個視頻時長的選項,這兩項設計主要了解消費者對科普視頻形式的期望,對于質量科普的接受度和關注度。
5)存在不足:這部分內容通過收集消費者對當前短視頻存在不足,便于改進工作,幫助提升科普視頻質量,同時避免出現消費者提出不足的情況。
總體來說,本次問卷滿足問卷設計的基本原則,問卷從科普對象到科普主題再到后期科普內容制作,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支撐。
2.1基本情況
本次問卷共收集到543份結果,填寫問卷人員年齡集中在18~45歲,占比為56%;40~60歲的占比為40.3%;60歲以上的占比為3.7%,學生或上班在職人員為此次問卷調研的主要人員(共占96.3%)。碩士及以上和本科人員也集中為學生或在職人員。從圖2可知受訪人員的基本信息。
2.2內容需求分析
因是多選項,543人共給出898次選擇。從圖3可知內容需求的關注率,各選項占所有選擇的比例情況,重點分析選擇比例較高項。總體來看,選項分布較為均勻,對質量安全關注稍高,其中消費品質量安全和產品的使用安全方面分別為63.7%和53.6%的比例。其次是對產品質量的辨別,占比為52.3%。
2.3類別需求
2.4科普視頻的需求及時長
對于科普視頻的需求及時長,也即是科普視頻的表現方式,日常購買使用知識講解和質量比對測試這兩種視頻呈現方式是消費者主要喜歡的兩種表現方式,占比總和超過60%。在時長方面,和目前各類科普微視頻、短視頻要求基本一致,3分鐘內是多數消費者可以接受的時間。
2.5存在的不足分析
消費者認為當前質量科普視頻存在的最大不足是對視頻內容真假、權威性和專業性無法識別,占比65%。其次是科普視頻的發布沒有連續性,占比達50.2%,另外不貼近日常生活和太專業分別為44.3%和35%。當前質量科普視頻由于存在制作不專業、發布不系統、質量不穩定的情況,同時知識的碎片化導致已制作的質量科普視頻的作用和效果難以充分發揮。就消費者來講,由于缺少專業的知識,不可能擁有“慧眼”識別視頻宣傳內容的真偽,為正向宣傳質量知識,正向引導消費,更好地形成質量的良好氛圍,調研和數據分析基礎上,對于消費品質量科普視頻制作給出如下建議:
1)充分發揮質量技術機構在檢測、標準、計量、認證認可等方面的優勢和專業性,鼓勵機構積極參與科普視頻的制作,并從不同角度詮釋質量,形成常態、規范、專業的質量科普隊伍,增強質量科普視頻的權威性、公信力。
2)充分利用科普基地,以推動科普視頻策劃和科普講解人才的培養,并出臺質量科普的指導性文件,采用在科普基地示范應用的模式并進一步推廣。
3)消費品質量科普視頻內容及表現形式上,重點關注消費者在日常購買和使用消費品中必備的質量知識,鼓勵采用形式多樣,貼近百姓生活的方式,主要通過質量對比檢測,購買或使用知識講解以直觀呈現質量和質量體驗,圍繞消費品質量安全、質量識別兩方面,對家用電器、電子產品、兒童用品、家用燃氣用具、裝飾裝修材料、食品相關產品等類別的產品進行連續性的科普視頻制作。
4)鼓勵質量專業機構利用自媒體平臺建立相對固定視頻號,也可建立專門的科普平臺,從而確保質量科普視頻發布的持續性和質量穩定性,通過平臺與消費者保持良好的互動,逐漸培養起固定的受眾,進而孵化出質量科普的品牌,使其成為百姓期待、關注和信任的生活消費幫手。
好的消費環境,可激發消費者的消費意愿,形成消費者敢于消費、樂于消費的良性循環,同時消費者日益提升的質量意識和消費知識也是有力地促進和推動質量升級的重要因素。質量科普視頻的制作和推廣是讓質量走近消費者,聯結消費者和消費的橋梁,是促進消費升級的有效手段。期待更多的質量專業機構和從業者關注質量、宣傳質量,助力消費品質量科普視頻從數量到質量的提升,為切實落實國家“雙循環”的重要政策作好配套和技術支撐,推動更多優質的科普平臺融入尋常百姓生活。
【參考文獻】
[1]孫文凱.對消費者滿意指數編制的思考和建議[J].中國市場監管研究,2017(9):54-57.
[2]馬文婷,蔣先玲.“雙循環”背景下消費者信心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基于VAR模型的分析[J].經濟與管理,2022,36(1):10-18.
[3]王宇良,戚敏.科普調查問卷及其設計技巧的探析[J].科普研究,2010,5(1):37-42.
[4]張文存.淺談問卷設計技術[J].產業創新研究,2020(10):179-180.
[5]解楠,靳昂.大檢驗時代我國產品質量安全科普發展思路研究[J].華東科技,2021(7):64-67.
【作者簡介】
胡丹,女,1974年出生,正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產(商)品質量檢測及標準化。
通信作者:熊蘭,女,1966年出生,正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產(商)品質量檢測及標準化。郵箱:xl2004@163.com。
(編輯:劉一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