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碩 劉陽
【摘要】國有企業作為國家重要的經濟組織,其資產管理與財務監督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本論文旨在對國有企業資產管理與財務監督質量的現狀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提高國有企業的資產效益和財務運作的透明度。
【關鍵詞】國有企業;資產管理;財務監督
【DOI編碼】10.3969/j.issn.1674-4977.2024.02.030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sset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Supervision Quality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EN Zishuo1, LIU Yang2
(1.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116025, China; 2.Zhongzhi Sheny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Co., Ltd., Shenyang 110013,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the countr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ve always been concerned about their asset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supervision issues. This paper aims to conduct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sset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supervision quality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asset efficiency and financial transparency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Key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sset management; financial supervision
國有企業作為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資產管理和財務監督方面面臨諸多挑戰。有效的資產管理和嚴格的財務監督對于國有企業的發展和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當前國有企業資產管理存在資產流失、低效利用等問題,財務監督方面也存在財務信息不透明、內部控制不完善等難題。因此,本論文旨在通過對國有企業資產管理和財務監督的現狀進行深入分析,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提高國有企業的資產效益和財務運作的透明度。
國有企業資產管理是指國家擁有或控制的企業對其資產進行規劃、配置、監督和評價的過程。國有企業的資產歸屬于國家,國家對其進行所有權的管理和控制。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以公共利益為導向,旨在實現國家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民生保障等公共目標。國有企業資產管理受到政府的廣泛干預和調控,政府通過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和指導意見等來規范和引導資產管理行為。國有企業資產管理以經營穩定性為重要目標,注重資產的長期增值和持續運營。國有企業資產管理強調社會責任,既要追求經濟效益,也要注重環境保護、員工福利和社會責任履行等方面。國有企業資產管理需要具備公開透明的特點,及時披露相關財務信息和業務運營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2.1維護國有資產安全
通過財務監督,可以確保國有企業中的資金不會被濫用、挪用或流失。監督機構可以對企業的資金流向進行審查,確保資金的合理運用和使用。財務監督可以幫助發現和防止國有企業中的違規操作,如虛假財務報表、違規資金調撥等行為。這些違規操作可能導致國有資產的減值或損失,所以及時發現并制止這些問題非常重要。財務監督可以促進國有企業資產的規范管理和有效運營。監督機構可以對企業的資產配置、投資決策、項目管理等進行審查,確保資產的合理利用和價值最大化。
2.2提高財務透明度
財務透明度可以提高投資者對國有企業的信心和信任度。當企業的財務信息對外部利益相關者透明度高時,投資者可以更準確地評估企業的經營狀況和風險,從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提高財務透明度有助于促進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健康運行。資本市場需要有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以便投資者能夠進行充分的信息分析和評估。財務透明度的提高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市場活動,提高市場的流動性和效率。財務透明度是企業信譽度和聲譽的基礎。當企業的財務信息透明度高,可以提高企業的誠信形象,增強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和聲譽。這有助于企業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客戶。
國有企業資產管理與財務監督存在多個問題。由于規模龐大和復雜的組織結構,國有企業資產流失和挪用現象普遍存在。而缺乏有效的資產管理制度和監督機制也導致資產安全性和完整性受到威脅。此外,違規操作也很常見,例如虛假財務報表和違規資金調撥等,這可能導致國有資產減值或損失,嚴重影響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健康。許多國有企業財務信息披露不透明,缺乏及時、準確、完整的財務報告,給投資者和利益相關者評估企業經營狀況和風險帶來困擾。監管機構也存在監管不到位的問題,監督力度不夠,缺乏有效的監督和指導,導致企業內部管理混亂,風險得不到及時防控。國有企業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無法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導致管理松散,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機制不健全。
4.1完善資產管理體制和機制
制定詳細的資產管理規章制度,明確資產的存量和增量管理要求,規范資產的采購、使用、處置等環節。同時,建立資產臺賬和分類管理制度,確保資產的安全和有效使用。加強對國有企業資產的監督和審計,建立定期、不定期的資產盤點和審計機制,對資產流失和挪用行為進行監測和查處。同時,通過加強內部審計、外部監管等手段,提高資產管理的透明度和效果。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明確各部門和崗位的職責和權限,加強對資產流動和使用的跟蹤和監控。同時,建立風險評估和管理機制,及時識別和應對資產管理中的各類風險。加強員工培訓和教育,提高員工的資產管理意識和責任心。培養員工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他們對資產管理的敏感度和能力。借助信息技術,建立全面、準確、及時的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對資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過信息化手段,提高資產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降低管理成本。
4.2加強財務信息的披露和透明度
建立國有企業的信息披露制度,明確財務信息的披露要求和流程。制定詳細的披露內容和披露頻率,確保財務信息的及時、準確和全面披露。加強財務報告編制的準確性和可信度,確保財務報告符合相關法規和會計準則的要求。加強內部控制和審計,確保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除了財務報告,還應披露與資產管理和財務監督相關的信息,如資產配置、資金流動、債務情況等。通過披露這些信息,加強對企業資產管理和財務監督情況的監督和評估。確保財務信息的廣泛傳播和公開透明。除了定期發布財務報告外,還可以通過企業網站、媒體發布、行業報告等渠道進行信息披露。同時,要加強與投資者和利益相關者的溝通,及時回應他們的關切和需求。
4.3加強內部控制,防止財務風險的發生
制定詳細的內部控制規章制度,明確各部門和崗位的職責和權限。確保資金流程、采購、財務報告等環節的規范操作,防止財務風險的滋生。設立專門的內部控制部門或委員會,負責制定和執行內部控制策略,監督各部門的內部控制工作。該部門應具備專業的財務和風險管理知識,能夠評估和改進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確保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及時披露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風險。建立財務報告審核和審計機制,接受獨立審計機構的審計,提高財務報告的可信度。建立風險管理制度,識別和評估財務風險,制定相應的預防和應對措施。加強對關鍵風險領域的監控,例如資金流動、投資決策、合同履約等,及時發現和應對潛在的風險問題。
4.4加強國有企業監督機制建設
建立健全國有企業監督的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明確監督的職責和權限。制定相關規定,規范監督機構的組織結構、職責和運作方式。確保監督機構的獨立性和專業性,避免干擾和利益沖突。加強監督機構的人員培訓和專業能力提升,提高監督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加強對國有企業的日常監督,包括財務監督、經營監督、合規監督等方面。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監督檢查機制,對國有企業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進行全面監測和評估。對國有企業的重大決策進行監督,包括投資決策、合同簽訂、重大經營決策等。確保決策過程的合法性和合規性,防止不當行為和違規操作的發生。加強對國有企業資產管理和財務狀況的監督,確保資產的安全和有效管理,防止財務風險的發生。建立資產管理和財務報告審核機制,對國有企業的資產使用情況和財務報告進行審查和評估。建立健全國有企業監督舉報和投訴機制,鼓勵員工和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監督工作。及時處理和調查舉報和投訴,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
4.5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
制定并實施國有企業人才培養規劃,包括培養計劃、培訓課程、崗位輪換等。培養具備資產管理和財務監督知識和技能的專業人才,提高其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組織內部培訓和交流活動,通過內部導師制度、知識分享平臺等方式,提升員工的資產管理和財務監督能力。鼓勵員工參與培訓課程、學習活動和專業認證,提高其專業水平。通過引進外部專業人才,補充和提升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和財務監督人才隊伍,可以通過招聘、合作、委托等方式引進具有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的人才來提高企業的管理能力。建立激勵機制,通過薪酬、晉升、獎勵等方式激勵和留住具有資產管理和財務監督能力的人才。制定并實施科學合理的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4.6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和流程
建立專門的財務管理部門,負責制定和執行財務管理制度和流程。該部門應具備專業的財務知識和技能,能夠有效管理和控制企業的財務活動。制定詳細的財務管理制度,明確各項財務活動的規范操作和流程,包括財務報告的編制和審核、資金管理、成本控制、采購管理等方面的規定。確保財務活動的合規性和準確性。建立預算管理制度,包括年度預算的編制、執行和監控。確保資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防止財務風險的發生。定期進行預算執行情況的評估和調整。加強對財務活動的內部控制,包括資金流程、財務報告、采購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建立審批和審計制度,確保財務流程的規范和透明。加強對風險的識別和評估,及時采取措施防范財務風險。加強財務會計和報告的準確性和透明度,確保財務數據的真實和可信。
通過對國有企業資產管理和財務監督的現狀進行分析,本論文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善的對策。加強資產管理的法治建設和財務監督的效果,加強監督機制建設以及提高管理水平和專業素質,都是提高國有企業資產管理和財務監督的關鍵措施。希望本論文的研究對于國有企業的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升有所幫助,為相關研究和實踐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鄒娟.國有企業資產管理與財務監督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商訊,2023(22):57-60.
[2]廖丹.國企資產管理過程中財務監管問題研究[J].市場瞭望,2023(19):84-86.
[3]龔文婷.國有企業資產管理問題及措施探討[J].質量與市場,2023(16):148-150.
[4]鄭梓權.國有企業財務監督現狀與提升對策[J].納稅,2023,17(7):34-36.
[5]袁祥勇,柴靜.國有企業財務監管問題及制度創新研究[J].惠州學院學報,2022,42(4):62-66.
[6]范磊.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監管的問題與對策[J].商業觀察,2022(19):74-77.
【作者簡介】
文子碩,男,2002年出生,研究方向為會計學。
劉陽,女,1980年出生,會計師,研究方向為財務管理與監督。
(編輯:劉一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