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濤



在經濟學課本里,消費者和生產者是分開講的,這樣安排便于同學們理解。但在實際生活中,消費者和生產者無法脫離彼此而存在,二者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
當一次“甩手掌柜”
大聰明在手機上刷到了一條特別吸引懶人的家政服務廣告,那家家政公司聲稱要將房主從定期大掃除的壓力和痛苦中解脫出來,代替房主全權清理家中衛生。
這條廣告可能存在哪些安全隱患?請把你能想到的問題寫在空白處吧!
此事不靠譜兒
提供家政服務的保潔員和購買家政服務的房主之間是勞動力市場中的供給與需求關系,同時也滿足生產和消費的關系。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去咖啡店買咖啡,進店后先點單再付款,盡管我們并沒有直接參與咖啡的制作,但是我們“想喝咖啡”的需求促使生產者開始生產咖啡。這樣看,消費者已經參與到了生產者的生產過程中,雙方的利益是緊密相連的。
回到家政服務的話題上來,供給方(保潔員)提出全權負責清理客戶家中衛生時,實際上已經割裂了生產和消費的關系,有可能會造成效率損失。
你想想看,保潔員并不了解大聰明家的具體情況,并不清楚哪些地方需要仔細清理,哪些地方無需清理,更不清楚要清理到什么程度,萬一扔了大聰明不想扔的東西就麻煩了!因此,更恰當的方式是大聰明去現場告訴保潔員哪里應該清理以及清理到什么程度。這時,雙方的生產和消費關系就被建立起來了,服務效率就會提升上去。
“傻瓜旅游”的陷阱
你有過跟團出游的體驗嗎?現在很多旅行社經常打出“傻瓜旅游”的廣告語,號稱能貼心地為你準備好一切旅行所需。如果你選擇毫無保留地相信他們,不做任何準備,那么你的旅行體驗很可能大打折扣!想要旅途更加舒適,現在就來提前收拾一下行李箱,根據要求找到指定的生活用品吧!
你的旅行將持續三天,請帶上三雙長襪。
天氣預報說可能有雨,請帶上一件雨衣。
隨時和家人保持聯絡,請帶上一部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