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摘 要 受早期種植品種、后期經營管理影響,廣西大容山自然保護區內存在相當一部分的八角低產林。此部分八角低產林分枝部位高、枝條細軟、材質松脆,人工采摘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因此對八角樹進行矮化嫁接勢在必行?;趶V西大容山自然保護區八角種植現狀,提出八角樹矮化嫁接技術。
關鍵詞 八角;矮化嫁接;低產林改造;廣西大容山自然保護區
中圖分類號:S573.9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6.017
八角是我國特有的香料植物,原產于廣西龍州、寧明等縣,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貴州、云南等?。ㄗ灾螀^、直轄市)。廣西是我國八角原產地和主產區[1]。截至2021年底,廣西八角種植面積超過4.5萬hm2,產量達到19.31萬t,八角種植面積和產量占比均超過全國總量的80%[2-3]。八角可作為香料、調料,還可用于生產香水、牙膏、香皂、化妝品等產品,且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用途廣泛,應用價值高[4]。
八角為南亞熱帶樹種,適宜生長在冬暖夏涼的山地氣候區。廣西大容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廣西大容山自然保護區)位于廣西玉林市,地跨北流、玉州、興業3縣(市、區),地處郁江平原與玉林盆地之間,屬勾漏山脈余脈,山體雄偉博大,屬于森林生態系統類型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水源涵養林和季風常綠闊葉林。廣西大容山自然保護區地處亞熱帶氣候區,春霧、夏涼、秋爽、冬干,十分適宜八角生長。
八角林作為廣西大容山自然保護區內重要的林分構成,是當地的水源和經濟兼用林,不僅能夠為生態系統釋放氧、涵養水源,而且能夠提供林產品,生態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高。然而早期廣西大容山自然保護區內的八角林造林質量參差不齊,加之后期管理不當,導致林區存在相當一部分的八角低產林。本文探討廣西大容山自然保護區八角樹矮化嫁接技術,以提升當地八角產量和品質。
1 八角矮化嫁接的必要性
1.1 發展特色產業
2021年6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規范生產經營推動八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桂政辦發〔2021〕58號)要求,通過推廣八角高產穩產種植技術,重點扶持八角新品種培育和低產林改造技術的研發。此外,2022年9月玉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的《玉林市林業草原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提到,重點建設沉香、八角、肉桂等香精香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基地,重點加快八角、肉桂等品種定向改良,推進實施八角、肉桂等特色經濟林低產林改造;到2025年,玉林市八角、肉桂、沉香、香樟、白千層等木本香精香料原料林種植面積由現有7.62萬hm2增加到7.8萬hm2以上(新增1 800 hm2),實現特色經濟林綜合產值140億元以上[5]。因此,對八角樹進行矮化嫁接,有利于推動玉林市八角產業發展。
1.2 提高八角產量和品質
截至2020年,廣西大容山自然保護區內的八角種植面積達5 553.41 hm2,占總面積(20 817.6 hm2)的26.68%,且保護區內的八角林均已實現投產,樹齡多在20年以上。2015—2020年,廣西大容山自然保護區總產值分別為23 276萬、33 127萬、32 140萬、41 256萬、63 416萬、76 723萬元。然而由于早期種植的八角林品種參差不齊,加上缺乏科學規范化的經營管理,廣西大容山自然保護區內存在相當一部分的八角低產林。
八角是木蘭科八角屬常綠喬木,樹高10~17 m。由于早期八角種植密度過大,加之廣西大容山自然保護區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導致八角抗病力減弱。落葉和雜草堆積在潮濕的林間環境中,加上林地通風透氣性差,導致八角林容易發生炭疽病,從而影響八角產量[6]。對八角樹進行矮化嫁接,可優化林分結構,減少八角炭疽病的發生。利用矮化嫁接技術,對八角枝條進行科學整形,促進八角枝條合理分布,為實現八角高產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提升八角林的產量和品質。
1.3 方便采摘和撫育管理
八角矮化嫁接技術是近年來逐漸發展起來的八角低產林改造技術。八角樹不僅高,分枝部位也高,自地面起1~3 m無分枝,其上主側枝密集,樹體結構緊湊,并且隨著八角樹樹齡的增大,樹體營養缺乏,生長發育受抑制,纖弱枝、過密枝增多,枝條細軟,質量松脆,人工上樹采摘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對八角樹進行矮化處理,將八角樹高控制在5 m左右,不僅方便采摘人員日后采摘,提高八角果采摘安全性,而且有利于日后管理;采用矮化嫁接技術,將八角林密度控制在750~900株·hm-2,提高林地的通風透氣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為八角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2 八角矮化嫁接技術
2.1 嫁接準備工作
八角矮化嫁接前,需要準備嫁接工具、采集接穗。
2.1.1 準備工具
八角矮化嫁接時需要的工具有鋸子、嫁接刀、塑料薄膜綁帶,其中鋸子使用普通油鋸即可,嫁接刀則使用高碳鋼嫁接刀,塑料薄膜綁帶選擇透明、柔韌、寬度為5 cm或10 cm的卷筒農用塑料薄膜即可。
2.1.2 接穗采集
2.1.2.1 接穗選擇
遵循適地適樹、因地制宜的原則選擇接穗。在選擇接穗的過程中,應結合廣西大容山自然保護區的地理、地形和氣候條件,選擇適宜當地生長的優良母樹,或從生長健壯、產量高、抗性強、適應性廣、柔枝窄冠型、芽眼飽滿、無病蟲害的壯年母樹樹冠的中上向陽部進行采集。采集的接穗要求為2年生枝條,且要求接穗為半木質化或木質化的春梢。
2.1.2.2 接穗處理
為提高八角樹嫁接成活率,采集的接穗宜隨采隨用。選擇好適宜接穗后,剪去接穗1/3的葉片。如果需要嫁接和改造的八角林地與接穗采集地有一段距離,甚至需要長途運輸,接穗應以20~40個捆成一扎,并用脫脂棉或木屑浸入干凈的水后,對接穗的剪口進行包裹,扎好并掛上標簽,標注各接穗的品種、樹號、采集地點、采集時間等。為提高接穗在長途運輸中的活性,應確保接穗剪口處保持濕潤,并用干草等進行鋪墊,以避免運輸過程中出現接穗碰傷、折斷、堆漚等情況。
2.2 嫁接方法及步驟
2.2.1 嫁接時間
八角樹屬常綠樹種,因此全年均可嫁接,但以1—3月八角芽未萌動時嫁接為好,成活率高。為進一步提高八角樹成活率,應選擇在陰天進行,且避免雨天或中午高溫時段進行嫁接。
2.2.2 砧木選擇
選擇的砧木,應處于八角樹冠部位側枝相對較多且生長濃密的部位,且要求無病蟲害、長勢良好。此外,為確保嫁接過程中工作人員的安全,應選擇符合要求、位置較低的側枝。一般情況下,應盡量符合雙株一兜或在1 m以下的要求。
2.2.3 砧木處理
2.2.3.1 斷砧
結合砧木選擇要求、種植地地形特點,選擇4~30條側枝作為砧木。用油鋸鋸斷選好的砧木,每個枝條與主干的距離為20~40 cm,要求鋸面光滑平整,以避免后續砧木出現斷裂的情況。在鋸斷側枝的過程中避免將樹皮撕破,可避免樹皮的機械損傷影響嫁接后養分和水分的運輸。鋸斷后12 h內完成嫁接,以提高接穗成活率。此外,在鋸斷側枝時,還需要截斷八角樹頂部的主干部分,以確保后續側枝能夠穩定生長。在鋸斷側枝的過程中,對部分生長不合理或多余的側枝進行截斷,以避免這部分側枝影響接穗生長,提高嫁接成功率。
2.2.3.2 切砧
為提高嫁接成功率,對截斷后的砧木切口應進行切砧處理。具體方法:使用嫁接刀削去砧木切口的斷面邊緣少許,使切口呈相對較小的斜面,并利用嫁接刀的刀尖,從砧木斷面切口邊緣樹皮處縱向直線劃一刀,要求切面平整光滑,深度以5~6 cm為宜,達砧木的木質部即可,然后從小斜面的角度用嫁接刀的刀尖切入,確保切口與樹皮的切口相接并垂直,切入深度以接與穗直徑相同為宜。切入時應控制好力度,避免切斷。
2.2.4 削穗
將經過處理的穗條剪為18~20 cm長的穗條段,可適當保留部分葉柄。剪去葉片后,利用嫁接刀在穗條的下端部分距離端口5~6 cm處往下方平削一刀,并在穗條的正背面,距離下端口5 cm左右的位置往下再平削一刀,最后再削掉皮部,并在距離下端口2~3 cm處往下方再次平削一刀。在平削時要求削口應逐漸加深,且傾斜角度應控制在10°以內,切面要求光滑平整,以確保穗條與砧木切口之間能夠更好地貼合,確保穗條的成活率。
2.2.5 砧穗接合和固定
2.2.5.1 砧穗接合
在砧木與接穗接合的過程中,在確保接穗平削面朝內、斜削面朝外的情況下,將經過處理的接穗條插入砧木的嫁接切口處。在確保砧木與接穗切面充分貼合的情況下,接穗平削面上端露出0.2~0.3 cm,將砧木切入后翹起的砧木樹皮正對接穗的斜削面并用手摁緊,避免松動錯位。
2.2.5.2 接口綁膜固定
砧木與接穗切面接合后,應用塑料薄膜綁帶將切口斷砧接合處進行封包固定。塑料薄膜綁帶應從下往上單層纏繞包裹,包裹至接穗頂端后擰成束條狀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包裹砧木與接穗時,要避開芽點纏繞接穗,最后返回砧木綁緊固定即可。
2.3 嫁接后管理
嫁接完成后需要定期對八角樹進行管護,以提高嫁接成功率。1)挑膜:為提高接穗萌芽率,在嫁接后,需要定期觀察接穗的萌芽情況,對于不能自行穿破塑料薄膜的,可適當采用人工挑膜的方式來確保其順利萌芽。2)撕膜:嫁接后2~3個月,待嫁接傷口完全愈合后,為促進萌芽抽梢展葉,可適當采取撕膜處理。3)摘心促萌:為促進分枝生長,在接穗生長至30 cm時,可對不發側枝僅徒長的枝條進行摘心處理。4)除萌:為提高接穗成活率,對于砧木萌發的萌條應及時進行除萌,以減少養分和水分的消耗,促進接穗生長。5)施肥:為確保土壤肥力充足,促進接穗快速生長,可采取必要的施肥措施,如在5—6月施用八角專用肥0.5 kg·株-1。
3 結語
應用八角矮化嫁接技術是實現八角低產林改造、提升八角林產量和品質的重要方式。在嫁接前,應選用適宜當地種植、品種優良、1~2年生母樹上生長健壯的枝條作為接穗,并處理好接穗條;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確保嫁接工作有序開展;嫁接后應采取定期管護措施,提高八角樹矮化嫁接后的成活率,實現廣西大容山自然保護區八角低產林的改造和優化。
參考文獻:
[1] 羅盛碧,黃土桂,何炳貞.西部山區發展八角大有可為[J].林業實用技術,2002(1):38-39.
[2] 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2021年廣西農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EB/OL].(2022-02-09)[2023-07-09].http://tjj.gxzf.gov.cn/tjsj/jdfx/qq/t11314741.shtml.
[3]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規范生產經營推動八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EB/OL].(2021-07-05)[2023-07-09].http://www.gxzf.gov.cn/zfwj/zzqrmzfbgtwj_34828/2021ngzbwj_34845/t9392687.shtml.
[4] 彭程,胡長利.八角茴香的加工及開發利用[J].農業工程技術(農產品加工),2007(6):39-43.
[5] 玉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玉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玉林市林業草原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EB/OL].(2022-09-27)[2023-07-09].http://www.yulin.gov.cn/zwgk/ghjh/zhongchangqiguihua/t16645510.shtml.
[6] 林達進.八角炭疽病的綜合防治[J].農家之友(理論版),2008(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