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夜市場景是油畫創作的一個重要題材,藝術家通過描繪這類場景,展現了地域文化與人們生活的豐富多彩。在油畫作品中,地域審美的體現不僅表現在對特定地域環境的獨特感受、審美意識、生活感受以及對題材和藝術流派的取向等方面,還體現在畫家們獨特的創作風格和表現手法等方面。這些作品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充滿魅力的地域文化畫卷,讓我們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賞不同地域的美麗風光和風俗人情。
關鍵詞:夜市場景;百態生活;油畫創作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西研究生教育創新資助項目“南寧老街夜市飲食文化在油畫創作中的研究與表現”(廣藝政發〔2023〕45號、XJYC2023034)研究成果。
夜市作為城市生活的獨特名片,是一種重要的文化符號,展現了市民文化的精髓,同時也彰顯了得天獨厚的地域文化資源。在中國油畫的發展過程中,油畫的題材和技法不斷更新和完善,但對夜市這個題材的繪畫實踐和研究相對較少。以夜市場景中的“百態生活”為油畫創作主題,既能聚焦時代主題,又能宣傳某一地域老街夜市文化,同時還能探索油畫語言的更多可能性。
一、夜市場景中的地域特色
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地方特色,來自不同地區的油畫成為展現地方特色的載體。荷蘭畫家彼得·勃魯蓋爾的《農民的婚禮》反映了16世紀尼德蘭地區的農村生活,描繪了舉辦婚禮喜筵時的熱鬧場面。他的畫作中的人物和場景都深深植根于當地的社會和文化之中。他的畫作不僅揭示了當時農民的生活狀況,同時也反映了該地區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地域文化特征。法國畫家亨利·德·圖盧茲·勞特累克的作品常常描繪周圍地區的夜間風情,以描繪藝術家和舞者狂野奔放的生活而聞名。例如,以“紅磨坊”為主題的一系列畫作,畫面中的人物身著華麗服裝,他們的動作和表情都充滿了生活氣息,讓人仿佛能夠感受到那種熱烈而奔放的氛圍。他對巴黎蒙馬特地區夜生活的生動描繪,充滿了濃厚的地域特色。
油畫藝術起源于西方國家,傳入中國后不斷發展,受中國傳統文化和畫家努力探索的影響,中國當代油畫體系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并具有顯著的地域特色。近年來,中國油畫作品的地域特色愈發明顯,在中國傳統繪畫的基礎上,融入了本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神氣質,使得畫家們的作品獨具地方特色。中國地域廣闊,各地區地理環境、民族多樣性、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差異影響著畫家的藝術創作風格,許多油畫家的創作風格和主題自覺或不自覺地帶有其成長生活的印記。例如,畫家曹新林的《集上午餐》《一方水土》《艷陽天》等作品,通過深沉的色調、粗獷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個憨厚純樸的北方農民形象。他數十年扎根中原,以手中畫筆禮贊中原的厚土蒼生,創作了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作品。畫家趙培智的作品中常常出現新疆的風土人情,這些元素不僅使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也賦予了他的作品深厚的人文底蘊。《來自高原的祈福——“5·19”國家記憶》《開河節上的塔吉克男人》等作品中體現地域文化的元素包括新疆塔吉克族人民的生活場景和人物形象,以及新疆地域文化中的色彩美學、審美趣味、藝術風格等。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趙培智作品的獨特魅力。
總的來說,油畫的地域特色不僅體現在畫面的主題和風格上,還更深層次地體現在畫家對于地域文化的理解和表達上。這種理解和表達既包括對地域自然環境的描繪,也包括對地域歷史文化的挖掘和傳承。地域文化環境的差異孕育出了獨特的夜市風情,表現夜市場景中“百態生活”的油畫作品成為地域文化的展示載體。
二、夜市場景中的“百態生活”
通過對人物、活動、環境的精心塑造,藝術家可以有效地傳達出他們想要表達的情感和主題,從而使觀眾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作品的內在含義。在19世紀的巴黎,咖啡館成為各階層交流的場所,咖啡館、酒吧等日常場景激發了許多畫家的創作靈感。例如,馬奈的《咖啡廳演奏會的一角》通過獨特的視角和手法,展現了咖啡館中不同階層的人們,營造出熱鬧喧囂的氛圍。畫面中的人物交疊,視線各異,中間的工人抽著煙斗,右側的男人望著舞臺,女服務員手持啤酒看向右方,給觀者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雷諾阿的《安東尼媽媽的小酒館》則描繪了青年畫家們在酒館里的暢談場景,真實展現了他們的青春激情和夢想。忻東旺是中國的寫實畫家,他的作品中反映了許多“百態生活”的元素,他的作品主題廣泛,包括農民工、城市生活、農村生活等,他畫筆下的人物和事物都充滿了生活氣息和真實感。例如,他的作品《早點》,真實捕捉了早點攤上各色人物的狀態,生動地描繪了早晨人們在忙碌中的一份寧靜,畫面生動且富有生活氣息,讓觀者感受到生活的溫度,體驗到平凡中的美好。這幅作品充分體現了忻東旺對日常生活中細膩情感的把握及對人物形象的深刻理解。
夜市匯聚了人間百態,是城市生活中一道璀璨的風景線。在這里,各類人群忙碌于各自的日常生活,共同繪制出一幅色彩斑斕、生機盎然的生活畫卷。在油畫中描繪夜市場景,畫家們通常會對人物、活動和環境等因素進行深入的刻畫。首先,夜市中人物形象的多樣性,賦予了油畫別樣的韻味。無論是攤販、顧客,還是街頭藝人、游客,他們的形象各異,有的忙碌不已,有的悠然自得。畫家通過對夜市場景中人物表情、動作、神態的細膩觀察,將他們的形象生動地展現在畫布之上。此外,夜市活動豐富多彩,如購物、品嘗美食、欣賞街頭藝人表演等,這些活動不僅為畫家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也使畫面洋溢著活力,充滿生活氣息。同時,環境因素在油畫創作中也具有重要意義。熱鬧的街頭、熙熙攘攘的市場、霓虹燈閃爍的街道等環境,既增強了畫面的視覺效果,又通過環境的變化營造出不同的氛圍。
三、油畫創作中夜市場景的氛圍技法表現
通過對夜市題材有關的優秀作品的學習,結合個人理解和情感體驗,筆者在碩士研究生階段選擇了以廣西南寧夜市人物場景為主題進行油畫創作。南寧夜市的市民生活氣息、獨特的飲食文化和生活文化為筆者提供了無盡的創作靈感和素材。在創作過程中,筆者注重運用光影、形象、環境色調等元素營造南寧夜市場景的氛圍。以下將結合自己的創作進行具體分析:
(一)光影的歸納
光影是營造畫面氛圍的重要因素。在油畫創作中,對畫面元素的整合和控制對于營造特定的氛圍有著關鍵的作用。畫家可以通過歸納法,對畫面中的色彩、線條、形狀等元素進行有序的組織和安排,并對畫面中的光影、質感等細節進行精確的刻畫,以此來營造特定的氛圍。
在《夜市故事系列九》(圖1)的創作過程中,筆者高度重視光影的運用和歸納。為了更好地凸顯人物和環境,采用了方形構圖將人物集中于畫面中心,光線著重照射在幾位主角身上。通過主觀地運用重色塊,強化了周邊環境的描繪,創造出明暗對比和陰影效果,進而提升畫面的層次感和立體感。同時,突出攤販與顧客的形象,利用畫面上、下兩部分的重色塊概括出主人公們所在的大面積亮光色塊,背景中人群密集且有序,生動地展現了夜市熱鬧擁擠的氛圍。
作品《夜市故事系列十》(圖2)通過運用柔和的光源,成功營造出輕松、寧靜的氛圍。作者將光線聚焦于一個或幾個關鍵元素上,并通過調整光線的方向、色彩及強度,進一步強化畫面中人物與場景之間的氛圍。受右上角光影的影響,整個畫面呈現出一種秩序感。左側主體人物的暖橙色上衣與背景的暖黃色燈光相互交融,引導觀者的視線集中于人物的面部表情和手的動態。畫面前部的三個主要人物刻畫得比較深入,畫面中央部位則表現得相對概括。對于背景里的人物,采用簡潔的形象塑造,使其融入畫面背后的空間。在這種光影與空間的相互作用下,觀者能夠切實感受到夜市所特有的氛圍。
(二)形象與背景的選擇
畫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與背景的選擇也是營造氛圍的關鍵。它們的選擇和配合需要考慮到畫面的主題、情感表達、色彩搭配等多方面的因素,從而達到最佳的視覺和情感傳達效果。油畫作品中的形象和背景選擇對于氛圍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形象通常是作品的主角,它的形狀、大小、位置等都會影響觀眾對畫面的感受和理解。背景則是形象存在的環境,它的色彩、紋理、空間關系等會影響作品的整體氛圍和情感表達。一個精心選擇的背景可以強化作品的主題,營造特定的氛圍。
在繁華的夜市里,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呈現在我們面前。《夜市故事》(圖3)是筆者創作的第一張以廣西南寧夜市場景為主題的畫作。這幅畫作中,各種生動的人物和場景展現出廣西夜市的熱鬧與風情。首先,畫面的中心是品嘗美食的青年人。他們圍坐在夜宵攤點,盡情享受著美食帶來的愉悅,通過這些青年人的形象反映了現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他們在忙碌的工作和學習之余,來到夜市品嘗美食,尋找生活的樂趣。其次,畫面的另一部分是收拾桌子的服務人員。他們辛勤地在攤位前后忙碌,用勤勞的雙手為顧客營造一個舒適的用餐環境。這些服務人員是夜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的默默付出讓整個夜市更加充滿活力。再次,畫面的背景里是做飯的師傅。他們身著廚師服,全神貫注地烹飪美食。在他們的熟練操作下,一道道美味佳肴被制作出來,滿足了顧客的味蕾。這些做飯的師傅用心傳承著廣西美食文化,為夜市增色添彩。最后,畫面的背景是以老友粉為代表的本土飲食。這些招牌展現了廣西飲食文化的豐富多樣,老友粉作為一道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不僅令食客們回味無窮,還成為這幅畫作的一大亮點。
總的來說,油畫作品中的形象和背景選擇對于氛圍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藝術家需要根據自己的創作意圖和觀眾的期待,精心選擇和處理形象與背景,以達到最佳的藝術效果。
(三)色調的選擇
色彩在塑造形象、表達主題、增強氛圍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色調就像是色彩的升華,油畫的整體視覺效果和情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色調。明亮、色彩鮮艷的主體色彩面積要小,暗而純度較小的背景色彩面積要大,小范圍的主體色彩往往具有比大面積的背景色彩更強的視覺效果。整幅作品的氛圍由整體色調決定,因此主體和背景的顏色要產生協調一致的視覺效果。將整體色調分為暖色調和冷色調,暖色調畫面可以使人感到溫暖、熱烈,冷色調畫面可使人冷靜、寧靜,以多樣的色彩來統一畫面可呈現出熱鬧、活躍的氣氛。
當觀眾觀看一幅畫時,他們不可避免地會對畫面的顏色產生不同的感受。高亮度的顏色往往給人一種透明和放松的感覺,視覺效果相對較輕;而亮度低的顏色往往會有厚重感和穩定性,給人一種沉重的視覺效果。《尋味桂林》(圖4)是筆者在《夜市故事》之后創作的又一幅夜市題材的畫作,因是初期探索,筆者貫徹第一幅的構圖,在色調上做出微妙改動,相較于第一張的明快跳躍,這幅作品運用相對簡單、亮度較低的暖黃色統一畫面,呈現出舒適寧靜的氛圍。由此可見,不同顏色亮度的差異給觀者以不同的視覺心理上的輕重之感,也可以幫助藝術家更好地表達繪畫創作中的情感氛圍。
綜上所述,光影、形象、環境和色調等元素在油畫中的運用,不僅可以增強畫面的立體感和深度感,而且可以有效地營造出各種各樣的氛圍,使得畫面更富有生動性和感染力。
四、結語
夜市題材繪畫在藝術繪畫史上相對較少,這或許是因為夜晚的繁華與喧囂,以及其中所蘊含的豐富的人文氣息,讓畫家們在創作時面臨著更大的挑戰。然而,正是這種挑戰,使得對其創作的研究具有極高的價值。本文所討論的夜市場景中的“百態生活”及其在油畫創作中的應用審美價值,僅僅是筆者從地域角度、夜市場景中的“百態生活”以及在創作過程中的實踐與體驗所悟得的一些心得體會,更多的創作奧秘還需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M].滕守堯,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2]貢布里希.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15.
[3]雷華德.印象派繪畫史[M].平野,殷鑒,甲豐,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4]麥克弗森.油畫的光與色[M].趙春園,張曉怡,譯.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
[5]黃春曉.民俗視角下的南寧中山路夜市文化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學院,2013.
作者簡介:
杜鈺,廣西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