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詹妮弗·德爾加多 鄧笛/編譯
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是什么賦予了你存在的意義?
當你回答了這兩個問題之后,請想一想:最近幾個月,在你認為如此重要的事情上,你總共花了多少時間?你可能會發現,在生活中花費時間最多的事情并不是心底里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你也可能會發現,你被困在一團理不清的責任和義務的亂麻之中,你每天做的是你應該做的,而不是你想要做的或渴望做的。你還可能會發現,你經常心里想的是一件事,但嘴上說的是另一件事。你的思想和行動之間缺乏一致性,所思所想與所作所為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說,你是一個內心充滿矛盾和沖突的人,你也因此容易產生不滿、沮喪和遺憾等消極情緒。
這是非常糟糕的。
在工作的時候,你會因為沒有花足夠的時間陪伴家人而感到內疚;在陪伴家人的時候,你又會因為不能投身于工作而感到擔憂。你的思想永遠在別處。當你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你的生命或許已經所剩無幾了。
要想避免這種糟糕的生活狀態,你必須培養自己的情感完整性。
什么是情感完整性呢?
情感完整性是指人們具有的判斷,并忠于自己真實的感受、想法和欲望的能力。一個具有情感完整性的人,能夠排除外在的各種影響,對自己完全誠實,有勇氣承認自己的情緒和實現自己的夢想。
不幸的是,情感完整性的好處被人們嚴重低估了。很多人不但不把它視為優點,反而覺得它是一個需要克服的缺點。例如,當朋友詢問你最近怎么樣時,你會回答“很好”,哪怕你的內心早已經支離破碎。
如果你不敢追求夢想,甚至不敢正視前進中的障礙,你的情感完整性就可能出現了問題。如果你陷入某種不舒服的人際關系中,僅僅是因為沒有勇氣擺脫這種關系,你的情感完整性也可能出現了問題。
什么樣的人才算具有情感完整性呢?
其一,他們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欲望和夢想都很誠實。
其二,他們不會為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感到羞恥,也不會因為自己情緒不好而責怪他人,因為他們能夠對自己的情緒負責任。
其三,他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情緒變化,并分析出原因,作出必要的調整。
其四,他們能夠接受令人不安或痛苦的事實,承認自己的陰暗性、局限性和脆弱性。
其五,他們關注自己的情感需求,并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設法滿足這些情感需求。
其六,他們能夠認識到對他們真正重要和有意義的事情,并將生活的主要精力用于這些事情上。
試驗表明,在一個壓抑的環境里,人的情感完整性要比在一個開放和包容的環境里差一些。因此,培養情感完整性的第一步就是要使自己免受社會觀點的影響,不要用“壞”或“好”來歸類情緒和感覺。
哲學家羅伯特·所羅門認為,生活是色彩斑斕的,每一種色彩都是有價值的。如果你把某一類色彩定義為羞恥,你會傾向于不讓別人知道你真實的感受,甚至連自己都不敢面對,這會讓你在情感上變得不誠實。
我們需要學會接受我們的感受和欲望,不給它們貼上“好”或“壞”的標簽,這種開放的態度是情感誠實的基礎。當然,這樣做可能是痛苦的,因為會觸及你不愿示人的內心的陰影,而你愿意示人的,是那些符合社會標準的、讓他人能夠接受的事情。可是,如果這些事情并不能滿足你心底的愿望和抱負,即使做成了這些事情,你也不會因此感到真正的幸福。
你可以從小事開始。例如,當親密的人問你怎么樣時,你真誠地回答自己的感受。誠然,情感上的誠實有時候會顯示你的脆弱,但不要忘記它其實有助于建立更牢固的情感紐帶。
培養情感完整性,意味著要重新思考你的日常工作,為那些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事情騰出空間,從而獲得真正的滿足感,因為它們符合你的夢想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