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東源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王 遠
隨著電力系統的不斷發(fā)展,輸電線路作為電能傳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而220kV 變電站作為連接樞紐,對于電能的分配和傳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舊有的220kV 輸電線路面臨著技術更新的需求。本文將以220kV 輸電線路的技術改造實例為例,探討新技術在輸電線路設計施工中的應用,以及其對于安全性和質量的提升。
220kV 變電站主變壓器安裝是較為重要環(huán)節(jié)。主變壓器是變電站的核心設備之一,體積大,總重約300t,機體質量達250t,內部油品質量約50t,這意味著在安裝過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為了確保主變壓器的質量,需要在裝前進行檢驗,確保其符合國家標準和客戶要求。在安裝前,要對設備進行清潔,以確保其表面清潔、光滑,以免影響設備的使用壽命。此外,為了確保施工安全,需要對施工人員進行專業(yè)培訓,增強施工人員安全意識和專業(yè)技能。在安裝過程中,需要按照規(guī)范的安裝流程進行操作,確保設備安裝牢固、穩(wěn)定,以免出現安全事故[1]。
首先要充分了解電纜施工的鋪設流程。在施工前,確定電纜支架的位置,并確定管線的走向。其次要進行測量,確保電纜長度和支架間距符合要求。最后開始鋪設電纜,根據管線走向和電纜長度,使用固定工具將電纜固定在支架上。在電纜施工中,電纜支架和管線的穩(wěn)定性和固定性較為重要。需要確保支架的結構牢固,能夠承受電纜的重量和壓力。
在施工中,電纜溝的挖掘是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220kV 的電纜來說,要求挖掘深度不得小于1m,而電纜溝的寬度至少應該是電纜直徑的兩倍。此外,在挖掘電纜溝時,還需要考慮排水能力,以防止雨水或泥漿對電纜的影響。在電纜溝挖掘中,預埋件的使用也較為重要。預埋件的作用是在電纜溝中固定電纜,防止電纜在使用過程中受到損壞。
在進行二次電纜施工及布線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對施工區(qū)域進行充分的調查和評估,以便更好地了解工作的難度和復雜性。其次,需要制定詳細的施工計劃,包括分配人員、材料和工具等,確保施工進度和質量。最后,在施工過程中,要注意各種安全措施,以保障工作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在220kV 變電站建設過程中,直流控制系統是較為重要的系統,用于控制變電站中的直流電源和負載之間的電流。該系統需要使用多種儀器,如電壓表、電流表和功率表等來監(jiān)測和調節(jié)電流的流動。同時,直流控制系統還需要使用螺栓焊接和電纜槽等技術來連接各個部件。高低壓保護系統也較為關鍵,用于保護變電站和輸電線路免受過載和短路等故障的影響[2]。
對于220kV 變電站輸電線路的施工技術而言,樁位復測技術是較為重要的一環(huán)。該技術通過對樁位進行復測,可確保輸電線路的施工精度和穩(wěn)定性。具體而言,樁位復測技術需要用到建筑和地貌特征等數據,以精準定位樁位的位置。同時,還需要校正施工圖中的樁位坐標,確保其與實際的樁位位置一致。
首先要考慮基礎類型。在220kV 輸電線路中,常見的基礎類型有掏挖基礎、階梯基礎和鉆孔灌注樁基礎等。其中,掏挖基礎適用于地質條件較好的場地,而階梯基礎和鉆孔灌注樁基礎則適用于地質條件較為復雜的場地。其次,需要考慮基礎的抗剪力和承載能力。在220kV 輸電線路中,由于電力傳輸的高壓和大電流,基礎的抗剪力和承載能力至關重要。因此,在基礎施工中需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確保基礎的穩(wěn)定性和承載能力[3]。
在220kV 變電站輸電線路的施工中,桿塔的施工技術是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選擇桿塔類型,包括角鋼塔、鋼管塔和混凝土樁塔等。在進行桿塔施工時,需根據桿塔的應力模式和結構類型,確定桿塔的施工方案。對于鋼管桿,需要針對其特殊性質,采用法蘭螺釘進行固定,以確保其穩(wěn)固性。
首先,需要進行細致的排查了解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包括地形、建筑物、道路等因素。在了解環(huán)境情況后,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跨越架,包括單面橫跨架、復合跨越架等,同時需要進行相關部門的審批。其次,需要考慮跨越物的影響。在跨越橋、河流等特殊環(huán)境時,需要保證中心重合,避免影響交通或者水流。在跨越建筑物等地方,需要考慮建筑物的高度,確定合適的跨越高度。在開始架線工程之前,要對接地線進行張力測試,保證接地線的安全性。在緊線作業(yè)中,必須注意桿塔保護措施,避免對桿塔造成損害[4]。
為了提高輸電線路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將使用最新的技術和設備對線路進行改造。改造后的線路將采用落地直埋方式出線,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影響和提高線路的安全性。同時,采用緊缺資源的架空出線,以提高線路的傳輸能力和提高電力的穩(wěn)定性。
針對220kV 輸電線路的技術改造進行了實例分析。將采用架空線落地的方式,同時對電纜敷設進行優(yōu)化,使線路更加穩(wěn)定可靠。為了保證高電壓輸電過程中的安全性,還將使用剛性氣體絕緣線路(GIL)進行改造。
3.2.1 導體參數
針對220kV 輸電線路的技術改造實例,導體參數是至關重要的。導體參數包括導線型號、導線截面、導線材質和導線間距等。在實際改造中,應根據線路長度、負荷電流和環(huán)境條件等因素來確定導線型號和截面,電力電纜及氣體絕緣線路(GIL)導體參數見表1。
表1 電力電纜及氣體絕緣線路(GIL)導體參數
3.2.2 敷設條件
根據相關規(guī)程及規(guī)范,電力電纜及氣體絕緣線路(GIL)導體直埋方式敷設比較見表2。其中,電力電纜及GIL 采用槽合直埋敷設方式如圖1和圖2所示。
圖1 雙回220kV 電纜并聯槽合直埋敷設示意圖
圖2 單回220kV GIL 槽合直埋敷設示意圖
表2 電力電纜及氣體絕緣線路(GIL)導體直埋方式敷設比較
3.2.3 運行維護
在電力輸送過程中,電力電纜的破壞和老化是常見問題,同時外力因素也會對電纜造成影響,為了保證電力輸送的安全和穩(wěn)定,必須對電纜進行運行維護。
針對電力電纜的破壞和老化問題,可考慮采用氣體絕緣輸電線路(GIL)進行技術改造。以施盧赫湖抽水蓄能電站為例,該電站采用的是首個420kV GIL,運行了43年,長度達到700m,無中斷運行35年以上。這充分說明了GIL 的高可靠性和免維護性。同時,GIL 還具有50年的設計壽命,可以較好地解決電力電纜老化和維修困難的問題。而且,GIL的電容也比電力電纜小,散熱也相對容易,能夠降低電線溫度,有效解決電線電壓限制和水樹和電樹問題。
3.2.4 技術比較
在220kV 輸電線路的技術改造中,需要對電纜系統和GIL 系統進行技術比較。電纜系統具有隔離性好、防雷性強等特點,而GIL 系統則具有輸電距離長、容量大等優(yōu)勢。由于其功能相互依賴,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最佳方案難以確定。
3.2.5 經濟比較
在220kV 輸電線路的技術改造方案中,采用了剛性氣體絕緣輸電線路(GIL)替代原有的電纜系統,以提高傳輸功率,同時采用自然冷卻方式降低設備投資和運營成本。經濟比較方面,GIL 的造價較高,但其傳輸功率大,可有效降低輸電系統的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
相比之下,傳統的電纜系統造價較低,但限制了傳輸功率,導致系統的運營效率低下,成本也相應增加。通過技術改造,采用GIL 方案后,可大幅提高傳輸功率,降低線路的電阻和電感,縮短線路長度等優(yōu)點,從而提高輸電系統的運行效率和穩(wěn)定性。同時,采用自然冷卻方式,避免了傳統的強制風冷或水冷方式的運營成本和維護成本[5]。
通過本次對220kV 輸電線路技術改造的實例分析,深刻認識到緊線施工技術在架空輸電線路中的廣泛應用。由于該技術能夠大大縮短線路的彎曲半徑,增加線路的通行能力和輸電能力,因此在現代電力系統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之一。然而,也發(fā)現了該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例如,緊線施工技術需要高超的技術水平和先進的施工設備,而這些設備的采購和維護成本都非常高昂。此外,該技術在一些特殊的線路結構上也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