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哎喲喂,芭比Q了(完蛋了),人在掩體后面,快點打他啊。”我從睡夢中驚醒,原來是孩子玩游戲到緊張時刻,情不自禁發出的聲音。那聲音急切、高亢,任你有再好的睡眠,也會被吵醒。
我很發愁,孩子怎么就變成了這副樣子?順利考上大學的孩子,一步入大學校園,就如一匹脫韁野馬,徹底放飛自我。璞玉蒙上了塵埃,要他少玩游戲,早點睡覺,他說:“玩游戲都約在晚上,白天玩得少。”我說:“太晚睡對身體不好。”他回一句:“只要作息規律就行。我每天凌晨一兩點鐘睡覺,上午九十點鐘起床,這個作息很規律。”我無語,哪有把歪理說得這么理直氣壯的?
沉迷游戲的后果就是孩子學習掛科。
大學第一個學期結束,兒子回家過寒假。母子很久沒見面,東拉西扯了一大堆。“天氣怎么樣,還適應嗎?吃飯吃得慣嗎?老師上課還聽得懂吧?同學之間相處怎么樣?”聊到最后,我問:“期末考得怎么樣?”他若無其事地說:“成績還沒有出來。”我信了,叮囑他:“成績出來了發給我。”
這一等就等到了第二學期開學,他要去學校了。找我拿生活費時,我問起期末考試情況,他才不情愿地說:“有一門考試沒通過。”緊接著他似發誓般,對我許諾:“這學期我一定好好學習,爭取在期末考試的時候全部通過。”我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你以后在社會上是要憑自己的專業知識吃飯的,一定要把專業知識學好。玩物喪志啊,一味沉浸在游戲世界只會誤入歧途。”
我滿懷期待地目送他踏上北去的列車。只是可惜,他沒有聽進我的話,要不然怎么會在第二學期又掛科了,而且比第一學期還多了一門。
我陷入教育失敗的窘境,每天想著如何教育我的孩子,用何種方式觸動他的心靈,讓他變得聽長輩話、努力上進。
我決定與他來一次正式的溝通交流,在我深思熟慮之后,確定談話主題為:如何成為一個自律的人。
一個晴好的日子里,我與他在餐廳吃飯。陽光從窗戶透進來,滿室光華。我已經在吃午餐,他呢?吃的是早餐。
我說:“有人曾做過一個實驗,在一群羊面前設置一個柵欄,領頭的羊縱身一躍跳過柵欄,后面的羊也跟著跳過去。接下來的一幕就有趣了,工作人員將柵欄移走,后面的羊走到這里時,仍像前面的羊一樣跳了一下,就好像柵欄還存在。這就是‘羊群效應’。人們都有一種從眾心理,跟風、隨大流,別人干什么,自己也干什么。所以,媽媽能理解你的行為。你身邊是一群玩游戲的同學,你也就跟他們一樣玩游戲,從而沉迷游戲。”
本來狼吞虎咽的他,放緩了吃飯的速度,一口飯菜在嘴里咀嚼了很久,似在思考。我看到他有所觸動,遂將話鋒一轉:“不過,從今天起,媽媽希望你多接近自律的人,多與自律的人一起活動,和他們成為好朋友。當自律的朋友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會自然而然地帶動你,比如熱愛學習這件事。”說到此處,我臉上露出了向往的微笑。
我問:“你班上有不愛玩游戲但是愛學習、努力上進的學生嗎?”他說:“有的,蠻多。”我繼續說:“新學期入學后,你可以試著與班上自律的學生接近嗎?比如和他們交個朋友,觀察他們如何聽課、如何回答問題、如何寫作業等。”他聳聳肩,不情愿地說:“一定要這樣嗎?”“試試嘛,檢驗一下那個‘羊群效應’。”我勸道。
“媽媽希望你確立奮斗目標,可以設立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目標要反復思量,要具有可行性。你覺得你的近期目標是什么?”他脫口而出:“考試要順利通過,不能掛科。”
也難怪他能立即領會。為考試掛科的事,我明里暗里不知和他說了多少次。
“至于遠期目標,媽媽覺得你應該確定為,在大學畢業時拿到雙證——畢業證和學位證。”他想了想,說:“我盡量吧。”
“媽媽希望你增強自己的執行力。想做成某件事,就從現在開始,不是明天,不是下個月,而是此刻。比如,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你的數學和金融學沒通過,那么現在就可以把書看起來。你可以制作一張作息時間表,縮短玩游戲的時間,增加學習時間。”
他有些不滿,提高了聲音:“暑假里就不能讓我好好玩玩嗎?”我笑了笑,說:“假期本來是可以好好玩的,前提是上學期的各科考試要通過。說這么多,媽媽就是想幫助你改正缺點,做一個自律的人。孩子,希望你不要讓媽媽失望。”他點頭默許。
在我的嚴格監督下,兒子給我看了他的作息時間表,上面赫然有:數學10:00-12:00,金融學15:00-17:00。余下的假期,母子之間能同步作息,生活和諧不少,我稍感欣慰。
在我的殷殷期盼中,迎來了金秋九月,兒子開始了大學第二學年的學習。開學后,他給我發來學期課表。我給他留言:“課堂是大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真上課有利于學生理解課程材料,強化知識點。”他回復一條“OK”表情。
因第一學年疏于學習,基礎沒有打好,兒子在學習過程中常常遇到困難。但他沒有放棄,請教班上的同學。一些熱心的同學耐心地為他答疑解惑,讓他感動不已。不知不覺間,他與幾個好學的同學交流多了起來,成為好朋友。他還積極融入班級、學院的社團。因為普通話說得好,被班上選派參加了幾個學院的活動,擔任主持人。學期結束時他參加期末考試,各門學科都順利通過了。兒子這才意識到不玩游戲,生活也一樣有趣味。
大二下學期,兒子表態會繼續認真學習,同時打算報名參加全國會計專業技術初級資格考試。我自然是無條件支持他。時光飛逝,一個學期就臨近尾聲。六月底我給他打電話時,他正在積極備戰期末考試,沒與我閑聊。后來結果出來,他的成績竟然有所進步,獲得了學校的三等獎學金。
大三學年,他成績有了很大進步,每一期都能拿學校一等獎學金。而且,他靠近了一大批自律的人,與他們結伴在圖書館刻苦學習外,也一起登山、跑步、打籃球等。學習之余,兒子與班上的女學習委員相處得很好,兩人后來發展成男女朋友關系。
大四畢業季,兒子的手里多了幾本證書:初級會計師證、銀行從業資格證、普通話證、英語六級證等。最令我開心的是,他不僅順利拿到了大學畢業證和學士學位證,還被一家單位錄用,并被單位送讀碩士研究生。
自律的人,一路走來,繁花盛開。璞玉一經雕琢,便可打造成無瑕美玉。
編輯|郭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