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膀胱炎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感染性疾病,發病率在我國日益增長,特別是對于女性來說更為普遍。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膀胱炎是我國婦科門診的常見病之一。那么,膀胱炎對女性有哪些危害?又該如何預防?
膀胱炎會導致尿頻,患者可能需要經常去小便,即使尿量并不多。尿急是膀胱炎的另一個典型癥狀,患者感覺到急需排尿,難以控制,有時甚至會出現尿失禁的情況。除了尿頻和尿急,膀胱炎還會引起尿痛。患者排尿時可能會感到灼熱或刺痛。有時,膀胱炎還會導致肉眼可見的血尿。
細菌進入膀胱引起感染時,會附著在膀胱壁上并釋放毒素,刺激膀胱黏膜,導致炎癥和組織損傷。反復發作的膀胱炎可能會導致膀胱黏膜纖維化,即組織變硬和增厚。膀胱黏膜纖維化會導致膀胱容量減小,即膀胱無法容納正常尿液量。使患者常常感到尿意難忍,甚至夜間頻繁起床排尿,影響睡眠質量。此外,膀胱黏膜損傷還可能導致尿道梗阻。當膀胱黏膜變硬和增厚后,尿液的流動可能受到阻礙,導致尿液排出困難。這種尿道梗阻可以引起尿液在膀胱內滯留,進一步增加感染的風險。
膀胱炎引起的炎癥和痙攣可能導致膀胱排空不完全,即尿液無法完全排出。尿液殘留在膀胱中,為細菌生長提供生存環境,從而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尿液殘留在膀胱內,有可能發生反流,即尿液逆流到輸尿管和腎盂。這個過程中,細菌也可能被帶到輸尿管和腎盂,導致尿路感染,進一步擴展成腎盂腎炎。腎盂腎炎會引起腎臟組織的炎癥和損傷,若不及時治療,腎盂腎炎可能導致腎功能損害。
由于女性尿道的解剖結構相對較短且接近肛門,容易導致細菌感染和尿路感染的發生,而反復發作的尿路感染和慢性膀胱炎被認為與膀胱癌的發展密切相關。慢性膀胱炎使得膀胱黏膜不斷受到慢性炎癥的刺激,這種持續的炎癥狀態可能為膀胱細胞發生突變提供了機會,增加了膀胱癌的患病概率。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保持外陰的清潔干燥,每日洗澡,并避免過度清潔、使用強堿性或刺激性的洗液或肥皂。洗澡后將外陰肛門區域由前向后擦拭,避免將腸道細菌帶入尿道口。
喝足水" 每天飲水量適當增加,稀釋尿液,可有效沖刷尿路,減少細菌停留。建議每天飲水量在1500~2000毫升,具體根據個人情況和醫生建議進行調整。
及時排尿" 避免尿液滯留,養成定時排尿的良好習慣,不要憋尿。憋尿可導致尿液在膀胱中停留時間過長,為細菌繁殖提供機會。每次排尿后,應盡量用溫水清洗外陰,以保持尿道口清潔。
保持良好的性生活衛生" 盡量避免不潔性行為或過度頻繁的性生活,及時清洗外陰,注意衛生習慣,可減少感染機會。
注意內褲的材質" 選擇透氣性好的內褲材質,避免穿著緊身、合成纖維材料的內褲。棉質內褲有助于保持局部干爽。
溫暖的坐墊和避免長時間坐著" 冷涼的坐墊會導致膀胱區域血液循環不良,易感染細菌。在寒冷的季節建議使用溫暖的坐墊,避免久坐。
編輯|廖旖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