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三體》的魅力,就在于其瑰麗的想象、嚴謹的邏輯、對存在的深刻反思。
美國網飛公司翻拍的電視劇《三體》新近上線,覆蓋全球超190個國家和地區。根據媒體報道,網飛版《三體》第一季一共8集,平均每集預算高達2000萬美元,成為網飛有史以來單集投資最昂貴的項目之一。該劇播出后引起熱議。在豆瓣上,目前評分僅6.7分,遠低于騰訊版《三體》的8.7分。在國外,網飛版《三體》專業影評人評分的爛番茄指數是7.6分,普通觀眾評分的爆米花指數則低至6.9分,可以說,劇集沒有讓大部分人滿意。
究其原因,首先是網飛版《三體》內容刪減過多,人物改編較大,對熱衷劉慈欣《三體》小說的原著粉不友好。有海外網友表示,“我看過原著,但我不喜歡這個改編,它沒有體現原著里面包含的中國特有的思想內涵和人文主義。”該劇由《權力的游戲》制作人班底領銜創作,劇集制作人D·B·威斯曾回應過改編問題:“如果我們把情節保留在中國,把角色保留為中國人的話,那我們制作的就是一部以中國為背景的英語電視劇。我們認為,共同努力解決劇中問題的這群人看上去像是來自全世界,對故事的本質非常重要。”
騰訊版《三體》第一季就長達30集,已然刪去較多內容,而網飛版第一季僅8集。如果說對畫面效果、人物塑造有爭議,那么情節推進方面,很多海外網友表示網飛版《三體》的刪改恰恰讓節奏更加緊張、吸引眼球。一名自稱是《三體》鐵桿粉絲的網友表示,一口氣就看完了這部劇,很享受,而一些此前沒有看過小說的觀眾表示,網飛版的《三體》讓他們對原著產生了興趣。有人表示,自己雖然沒有讀過小說《三體》,但仍然能夠享受網飛版《三體》劇,看完之后更加傾向于翻閱小說。
劉慈欣原著呈現的三體宇宙甚為宏大,作為一部具有全球視野的科幻作品,《三體》的重要意義之一在于寄托于全人類團結共同克服逆境的故事中,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這種主題超越了文化、地域和語言的界限,讓全球觀眾都能產生共鳴。在科幻故事中表達這樣的精神內核,不僅展示了中國文化的深邃與博大,也增強了人們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和理解。
有爭議是好事情,問題也總會有。類似《三體》這樣的中國好作品多了,不斷走出去,問題就會越來越少。對此,我們有足夠的耐心。
(綜合《文匯報》《新京報》等 衛中 唐山、毛渝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