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未老先衰,有的人則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這是因為“衰老”在不同人身上有著不同的體現。為了更好地描述衰老過程中人體的變化,生物學家們提出了“生物學年齡”的概念。
比起時序年齡,生物學年齡常常能更好地預測疾病風險。2024年3月1日發表于《自然·心血管研究》的一篇研究通過KDM-BA模型計算了英國生物樣本庫中341159名成年人的生物年齡,并發現隨著生物年齡的增加,他們從單個心血管代謝疾病發展到多種疾病的風險以及死亡的風險都有所增加。研究還發現,與基于時序年齡的傳統風險評估系統相比,基于生物年齡的預測更加準確。
不同于年齡與時間的對應,生物學年齡能夠提早、延緩,甚至逆轉。2024年3月22日發表于《細胞·代謝》的一篇關于懷孕與衰老關系的研究使用了一種基于DNA甲基化程度的“表觀遺傳時鐘”來反映生物學年齡。根據這項研究,懷孕期間孕婦的生物學年齡顯著增加。而從懷孕后期到產后約3個月的時間內,生物學年齡則出現了“逆轉”現象。
我們有可能“返老還童”嗎?關于“返老還童”,目前還沒有科學證據表明可以完全逆轉生物年齡,但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醫學進步可能會使人體更健康、更年輕。
鑒于生物年齡與健康、疾病風險密切相關,主動測量自己的生物年齡可能有助于個體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并采取相應的預防和干預措施。
(據澎湃新聞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