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農村部近日發布《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2024年修訂)》(以下簡稱產能調控方案),將全國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目標從4100萬頭調整為3900萬頭。業內人士認為,生豬產能進一步減少,豬價有望止跌回升。
3月4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2月下旬,生豬價格再度下降2.1%。產能何時回歸合理區間?豬價何時止跌回升?
生豬生產如何調控
自2000年以來,我國生豬產業已經歷5次完整周期,第五輪豬周期被稱為史上最長豬周期。從歷次生豬價格波動及產能調控實踐來看,穩定生豬價格的關鍵在于穩定生豬生產。
新發布的產能調控方案指出,將全國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目標從4100萬頭調整為3900萬頭,將能繁母豬存欄量正常波動(綠色區域)下限從正常保有量的95%調整至92%。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我國能繁母豬存欄在2022年4月達到4177萬頭,2024年1月,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達4067萬頭,已經低于此前的4100萬頭這一目標。
產能調控方案指出,隨著生豬生產效率持續提升,豬肉消費趨于穩定,調控方案所設定的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和波動范圍及產能調減等措施已不能很好適應新形勢下的生豬穩產保供工作,需要進一步修訂完善。
有農業領域專家此前表示,在豬價下行周期尤其需要穩定生產的政策。因為在豬價下行時期,由于虧損、資金的斷裂,養殖戶在生產管理中缺乏相應的資金投入,這種局面導致一系列連鎖反應,如恐慌性的清欄,或者是由于對重大疾病的防控松懈導致產能加速下降等,而這些反應又帶來新一輪的產能大幅下降、豬價上漲。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表示,每次的生豬生產恢復均有經驗可循,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能夠明顯縮短生產大幅波動的持續時間。
何時回歸理性區間
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截至2024年1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4067萬頭,環比下滑1.8%,已連續7個月回落。按照全國能繁母豬3900萬頭的正常保有量計算,當前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超過160萬頭。
大宗商品分析機構卓創資訊分析師李晶認為,在假設生豬產能持續下滑的主基調下,2-8月能繁母豬存欄量或累計減少184萬頭左右。2024年8月,能繁母豬存欄量或減少至3883萬頭,與正常保有量比較接近。屆時,生豬產能調減將接近尾聲。
根據卓創資訊數據,2024年1月,養殖端自繁自養一頭生豬仍虧損超過百元。據其對未來豬價和成本的預測,養殖端有望在2024年6-8月實現頭均盈利超百元。
據了解,能繁母豬存欄量是反映生豬產能的最核心指標。2021年9月農業農村部印發的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建立了以能繁母豬存欄量為核心調控指標的生豬生產逆周期調控機制。2024年1月,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強調“優化生豬產能調控機制”的基調。
全國能繁母豬保有量達到3900萬頭后還調減嗎?根據產能調控方案,之后,相關部門將根據豬肉消費和生豬生產效率等變化情況,動態調整能繁母豬的正常保有量。
有豬企相關負責人坦言:“下調能繁母豬保有量意味著行業供需過剩的局面還未扭轉,產能調減還在繼續。全國能繁母豬的數量需要保持在合理區間內,數量過少會引發預警。從目前全國的生豬產能供需情況來看,短期內豬價不會有太大變化。”
多方對豬價持樂觀態度
產能調控方案發布后,資本市場對養豬業較為關注。在A股市場上,3月5日開盤,巨星農牧、益生股份、溫氏股份的股價紛紛上漲。
3月5日,光大證券發布研報稱,從短期來看,能繁母豬存欄量落入綠色區間,行業有望保障正常利潤,不必過分擔憂當前生豬產能依然處于大幅過剩狀態。對比各輪周期行業去產能的幅度和對應的豬價漲幅,預計本輪豬價景氣周期上漲幅度有望超過2009-2011年及2021-2022年,同時在景氣持續度上也有望達到2014-2016年的水平。
“產能調節方案里建立了新的產能調節機制。”有長期調研生豬市場的農業分析師表示,新的機制調節產能的方式更直接,國家有關部門有望直接指導大型養殖企業調減產能,各省份有關部門也有望引導督促生豬產能調控基地,更多的養殖散戶可能會加入這個基地,根據政策要求、市場規律來安排生產節奏。
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認為,2024年下半年,豬肉價格回升到養殖成本線的可能性很大。溫氏股份也回應稱,當前行業生豬存欄依然處于高位,但是公司總體對豬價保持審慎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