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30日,解放浙東象山半島后正準備南下溫州作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一軍六十一師接到上級命令,歸二十二軍指揮,從南線作戰,解放舟山群島。
六十一師前身為堅持鄂豫皖游擊戰的紅二十八軍,抗日戰爭時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后成為新四軍二師四旅,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第四師整編為二十一軍六十一師。該師能征善戰,下轄步兵一八一、一八二、一八三團,先后被授予“金剛鉆團”“鐵錘子團”“鋼鐵團”榮譽稱號。
登島作戰前,該師指戰員基本上是北方來的“旱鴨子”。當時部隊既無渡海工具,又無海上作戰經驗。在時間緊、任務重的困難面前,該師迅即召開誓師動員大會,在部隊挑選了一大批戰斗骨干,組成多支水手隊,請當地船老大為師,在象山港一帶苦練海上作戰本領,同時在地方的大力配合下動員征集渡海船只。在緊張的備戰中,部隊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全體將士解放舟山的戰斗意志空前高漲。
當時,率先從寧波鎮海一帶渡海作戰的二十二軍連戰連捷,并于1949年10月6日攻克國民黨軍重兵防守的金塘島。為配合二十二軍作戰,10月7日,六十一師奉命從南線即寧波象山半島渡海進攻。全師似利箭出鞘,逐島攻占,勢如破竹。到10月19日,連續攻克了六橫、佛渡、蝦峙、桃花、懸鵓、大小雙山等島。為迅速形成對舟山本島的弧形包圍態勢,10月24日,上級命令六十一師盡快攻克登步島。
登步島,面積約為16平方公里,南距桃花島0.54海里,東鄰朱家尖島1.1海里,距離著名漁港沈家門3.8海里,是攻克舟山本島南部最后的屏障。島上守軍為國民黨八十七軍二二一師的1個團另2個營,他們在島上構筑了大量防御工事和縱橫交錯的火力網。而此時的六十一師已連續渡海作戰10多日,既要鞏固已占島嶼,又要繼續攻島作戰,且船只損壞較多。師領導連夜召開作戰會議,完善作戰方案,其作戰部署是:由一八二和一八三團組成2個突擊梯隊攻打登步島,一八一團留守桃花等已占領島嶼。
11月3日22時,突擊部隊在集群炮火掩護下,分乘150多艘木帆船從桃花島蟶子港起渡向登步島進發。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后續部隊啟航時突遭海上逆風和退潮,木帆船無法準時駛出,結果當晚只有第一梯隊1000多人登島。在后續部隊不繼、敵眾我寡的不利情況下,登島勇士以鐵軍敢打善拼的意志連夜向國民黨守軍發起了猛烈攻擊。至拂曉前,控制了島上制高點和四分之三的地域,并俘敵600余人,迫使余敵大部退守雞冠礁村及沿海一帶。
4日9時許,國民黨二二四團等援軍部隊從沈家門乘軍艦首先抵達登步島,國民黨空軍則出動多批多架次飛機對六十一師登島部隊及停泊在海邊的船只實施猛烈攻擊,同時對我后方的桃花島進行密集轟炸。頓時,登島突擊先頭部隊陣地陷入一片火海之中。面對國民黨軍潮水般向我撲來時,背水一戰的鐵軍勇士與強敵展開了殊死血戰。堅守流水巖山陣地的一八三團一營,頑強地抗擊著瘋狂反撲的敵人。營長姜先仁帶領“敢死隊”反沖鋒時,左腿被炸斷,昏倒在陣地上,醒來后仍繼續指揮戰斗。一連指導員戴懷保同突入陣地的國民黨軍肉搏中,全身負傷13處,仍繼續拼殺。犧牲前,他使出最后的力氣喊道:“同志們,我們是鐵軍部隊,天塌下來也要頂住,人在陣地在!”堅守1號陣地的二連,在無工事可依托的情況下,利用彈坑作掩體,以密集的火力和手榴彈、炸藥包頑強地抗擊敵人。陣地前,國民黨軍丟下數百具尸體。最終,敵軍付出傷亡2個營的沉重代價,而我軍的二連勇士全部壯烈犧牲。
4日晚上21時許,六十一師師長胡煒親率后續部隊2000余人由桃花島沖破封鎖,強渡海峽跨上登步島,與正在激戰的部隊會合。胡煒了解和分析島上戰斗態勢后,發揚新四軍善于夜戰近戰的優勢,集中兵力猛攻雞冠礁村等陣地,計劃封鎖港灣國民黨軍艦,阻止其增援部隊繼續登島。但苦于敵我兵力懸殊,我登島部隊當晚僅收復了一部分陣地。
5日上午,國民黨六十七軍軍長劉廉一帶領的兩個團和軍部警衛營全部到達登步島,后續部隊還在陸續上島。此時島上國民黨軍已增加到6個多團約1.1萬余人。當日,國民黨軍還出動飛機55架次,對六十一師陣地進行狂轟濫炸。面對敵地面部隊在其督戰隊的監督下成建制集團沖鋒的態勢,胡煒師長指揮部隊在頑強抗擊敵瘋狂進攻的同時,還派小分隊神出鬼沒地襲擊敵人。據國民黨軍二二四團團長蕭宏毅后來回憶:“5日上午,共軍約1個加強排突然‘鉆襲’了我團指揮所,把通訊中心唯一一部電臺給搶去了。我也被手榴彈炸成重傷。”
5日中午,胡煒在戰地召集指揮員共同分析了嚴峻的戰場形勢,認為敵我力量懸殊太大,且師后方桃花島也已無兵可增,以登步島的現有兵力殲敵已無可能,遂果斷作出撤出戰斗的決定。胡煒當即電報二十二軍前指批準的同時,對登島部隊撤退作了周密安排:通知留守桃花島的師副政委李清泉,讓一八一團準備好船只,待天黑即到登步島接應;在俘虜中放出口風,稱天黑后解放軍有大批增援部隊登陸,總攻島上的國民黨軍隊,并故意放松對部分俘虜的看管,讓他們逃幾個人回去送“情報”。
是夜,負責佯攻的兩個營組成多個精干小分隊。每個小分隊6至8人,配輕機槍1挺,多帶炸藥包和手榴彈,由排長或老班長帶隊,悄悄摸到國民黨軍陣地上安好炸藥包后隱蔽。當桃花島上的船一起開渡,各個小分隊就發起佯攻,機槍、步槍、手榴彈、炸藥包響成一片,師團迫擊炮也同時開火。每隔半小時,各小分隊就換個地方佯攻一次,伴隨著島上到處響起的爆炸聲,團、營、連號兵一起吹沖鋒號,國民黨軍嚇得龜縮在掩體里亂放槍炮。
戰斗英雄、時任一八三團九連連長夏少卿在營長宋德豪身負重傷后,受命代理營長,率全營7個小分隊佯攻迷惑敵人。到第4次佯攻時,已聽不到師團迫擊炮的聲音。夏少卿知道,部隊已安全撤離,島上只剩下自己帶領的一個營了。全營最后一次佯攻前,他讓各小分隊把所有炸藥包用完,打得更狠更猛烈。隨著陣陣震天動地的爆炸聲,夏少卿帶領各小分隊交替掩護撤向渡口上船。
當夜部隊在撤退時,胡煒率師指揮所和掩護分隊最后一批上船。至6日凌晨,包括傷員、烈士遺體在內的全部人員和396名俘虜安全撤回桃花島。天亮后,當國民黨軍爬到野豬塘山,不見登陸部隊蹤影,看到的卻是滾滾東流的海水和他們同伴的尸體。六十一師唯一一個在戰斗中失去聯系的一八三團一連爆破手傅祥明,因腿傷行動不便掉隊。他在發現部隊已經撤退后,抱著一根竹竿跳進大海,飄到桃花島附近一個無人礁上,靠吃小蟹和野草度過10個晝夜后被救歸隊,被授予“華東三級人民英雄”稱號。
戰后,國民黨軍高層不得不承認六十一師是“共軍最剽悍的一個師”。六十一師指揮員胡煒和李清泉曾經回憶說:“登步島戰斗,我未能實現殲敵占島的預定計劃,但給敵人的打擊是沉重的。我以5個營的兵力,與在飛機、軍艦火力支援下的敵六七個團的兵力激戰兩個多晝夜,連續擊退敵20余次輪番進攻,堅守著陣地。我雖傷亡千余人,但敵付出了4000余人的傷亡代價,其中敵第二○○團、第二三四、第六六一團團長均被我擊傷,我軍還運回了數百名俘虜。在敵眾我寡、背水作戰的極其困難的情況下,順利實施了海島上的撤出戰斗,粉碎了敵人妄圖全殲我登陸部隊的美夢。登步島戰斗后,敵人很快從臺灣調兵增防舟山,說明這次戰斗給臺灣高層以相當大的震動。”
(責任編輯金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