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共中央中原局的機關報《七七日報》成立,它由1939年7月7日鄂豫邊區黨委創辦的《七七報》和1940年2月創辦的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后改為新四軍第五師)機關報《挺進報》合并而來。
從歷史沿革來看,《七七報》和《七七日報》一脈相承,是基于鄂豫邊區革命形勢的變化對根據地的文化宣傳機關所作的調整,是鄂豫邊歷史最長、力量最強、影響最大的報紙。這份報紙后來被李先念譽為“我們的政治大炮”,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939年7月7日,鄂中區黨委決定創辦《七七報》,同年11月,鄂中、鄂豫邊、鄂豫皖等區黨委撤銷,成立統一的鄂豫邊區黨委,《七七報》成為邊區黨委的機關報。從1939年7月7日創刊到1946年6月24日中原突圍前夕停刊,其間《七七報》改編為《七七日報》,前后出刊共有7年時間。
1946年元月10日,國共停戰命令下達。中原局決定將《七七報》改為《七七日報》,第一三兩個印刷廠和印鈔廠、部隊的制圖所也都集中合并,擔負起《七七日報》的出版任務。
1946年元月14日,《七七日報》第1期(總第374期)出版,每天出一期,從未脫期,為四開兩版白報紙兩面印刷,報頭在一般頂端居中,整個版面具有大報的氣派。直至中原突圍前夕6月24日???,總計162天,共出版了162期。這段時間不長,但卻是報社組織最健全、陣容最強大、影響最深遠的階段。

當時,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宣化店處于國民黨反動派軍隊的重重包圍之中,籠罩著蔣介石正陰謀發動內戰的烏云?!镀咂呷請蟆孵r明地宣傳我黨我軍的和平誠意,有力地揭露了蔣介石發動反人民內戰的陰謀,國內和國際上都密切關注。
1946年4月11日,《七七日報》在發表“中原軍區不顧反動派的阻撓,仍堅持執行整軍復員方案”消息的同時,刊發了《誰在忠實執行整軍方案,誰在破壞整軍方案》的社論。6月12日,該報在發表揭露國民黨“對執行組調處陽奉陰違,蔣軍又犯路西及(黃)陂安(陸)南”消息時,刊發《決不容好戰分子燃起中原戰火》的社論,指出“中原軍民現在是到了應該更充分地加強自己的力量與準備隨時自衛的時候了”。當時處于國民黨統治區武漢的進步報紙,也用消息和言論的武器進行巧妙的輿論戰。蔣介石在美國的幫助下悍然向中原解放區進攻,發動了全面內戰,中原部隊被迫突圍。
1946年6月24日,《七七日報》第535期發表了“??瘑⑹隆?,就地銷毀了報紙、文件和印刷機。26日,報社全體人員隨主力部隊投入悲壯的突圍戰斗,投入到偉大的人民解放戰爭之中。
《七七日報》當年不僅在全國而且在國際上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在報社擔任過編輯和記者的有馬劍平、李凌、甄勁虎、易史、李游、雷迅、祝季偉、高曬、趙季等幾十人,所有的報社成員都是黨的新聞戰士,整個報社是黨委機關的組成部分,他們在戰火紛飛、孤懸敵后的條件下,堅持出報,以黨和人民利益為最高準繩,報道當地軍民最關心的重大事情,為我黨的輿論宣傳作出了重大貢獻。
(責任編輯李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