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我率隊從云南支教返回家鄉(xiāng)江蘇海安縣,組織上安排我負責教育系統(tǒng)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程,并參與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和老促會工作。
這幾項工作,我都是門外漢,壓力很大,情急之中,我巧遇老促會印會長。他建議我邊學邊干,可以運用《鐵軍》雜志指導工作。他熱情地邀約我到他家中,從書房里搬出來一大摞《鐵軍》雜志。
我在印會長的家里,借回了他收藏的所有的《鐵軍》雜志。一連幾個星期,我都沉浸在《鐵軍》雜志里汲取營養(yǎng),“卷首語”“特別策劃”“專訪”“家書”“縱覽”“研究”“老兵”“走進老區(qū)”等重點欄目的文章,我都復印起來分類裝訂成冊,反復揣摩好文章。等把所有選好的文章讀完后,我頓時感到開展工作有了一些底氣,有了些許自信。
隨后,我根據《鐵軍》雜志中的史料,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編寫出一本《鐵軍故事會》,作為中小學校園讀物,列為國旗下講話教學參考,并獲得南通市新四軍歷史研究創(chuàng)新獎。
從那以后,我對《鐵軍》雜志更加情有獨鐘,并將所獲的獎金全部用來訂閱2001年以來的《鐵軍》雜志,特意捐贈給了家鄉(xiāng)的中小學校。由此,也帶動了家鄉(xiāng)連年翻倍征訂《鐵軍》雜志等紅色期刊。
這么多年以來,《鐵軍》雜志就像我工作中潤物無聲的師友,時時擺在案頭;像學習中不可多得的摯友,帶在包中;像生活中隨身陪伴的密友,放在枕邊,如影隨形。工作中遇到問題,我習慣在《鐵軍》雜志中尋找答案;編寫新四軍歷史研究宣傳教育資料,喜歡在《鐵軍》雜志中尋找素材;準備論文提綱,也少不了《鐵軍》雜志的指導和滋養(yǎng);工作中有了一些體會和心得,也總想向《鐵軍》雜志傾訴。
自從我的幾篇體會文章得到《鐵軍》雜志的王路奇社長、金鋒總編輯等領導的關心厚愛得以發(fā)表后,我更是信心倍增。《鐵軍》雜志每次改版,每次欄目細微變化,每每推出好文章,都會讓我由衷感到高興。
2013年,我在鐵軍雜志社領導的關懷、指導下,選用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特稿資料,為全縣中小學生舉辦了“緬懷開國領袖毛澤東主席”校園大講座,獲評青少年思想教育創(chuàng)新品牌獎。2015年,我們組織中小學生、大學生村官開展學用《鐵軍》雜志,紀念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征文、演講,獲評優(yōu)秀獎。
衷心祝福《鐵軍》雜志越辦越好!
(責任編輯李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