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8年6月至9月,在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大背景下,新四軍四支隊于安合公路桐城段多次伏擊日軍運輸車隊,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有關桐城抗戰(zhàn)中新四軍與國民黨方面聯(lián)絡溝通的10余份電文,現(xiàn)分別藏于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臺北“國史館”、安慶博物館等處,本文選輯其中3份,供諸位品鑒。
1.《錢之光轉(zhuǎn)報新四軍四支隊周部在小關伏擊殲敵、粟部擊退陶吳、祿口鎮(zhèn)之敵及敵向南京增兵情形致軍令部第一廳呈》(1938年7月1日),出處: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軍令部第一廳:
接葉軍長、項副軍長艷(29日)電開
一、我第四支隊周部卄七日晨在小關附近伏擊由舒城南開桐城之敵二百余人,當將敵全部擊潰,敵狼狽南逃,我跟蹤尾追與截擊,至下午七時許在呂亭驛附近將該敵大部消滅,繳獲甚多,正清查中。
二、略
新編第四軍駐漢辦事處
七月一日
職錢之光謹呈
2.《錢之光轉(zhuǎn)報新四軍第四支隊等部在桐城項家河、合肥董家崗及雞籠山等地作戰(zhàn)情形致蔣介石呈》(1938年9月5日),出處: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委座鈞鑒:
接葉軍長項副軍長江電
一、我第四支隊一部,東日(1日)在桐城南項家河附近伏擊敵由桐城南開汽車數(shù)輛、騎兵數(shù)十,經(jīng)我猛烈突擊,當斃敵卅余人,獲槍十余枝、子彈四箱、其他軍用品文件等甚多,并毀敵汽車一輛。同日該支隊并將附近之楊橋完全燒毀。
二、我第四支隊另一部,陷日(30日)在合肥、舒城間之董家崗附近伏擊敵汽車一輛,斃敵卅余人,獲軍用品甚多。
三、我張支隊一部,有(25日)午在雞籠山與敵激戰(zhàn),結(jié)果斃敵卄余人,我方無傷,還獲敵作戰(zhàn)命令石井旅團作戰(zhàn)命令地圖文件等及軍用品甚多。
四、我張支隊一部,寢日(26日)伏擊敵由小丹陽駛當涂車一輛,斃敵十余、傷卄余、車被擊毀,獲軍用品甚多。
新編第四軍駐漢辦事處
九月五日
職錢之光謹呈
3.《葉挺、項英電蔣中正日軍由安慶往桐城運輸車隊共八十輛汽車遭我游擊隊伏擊繳獲汽車三十余輛及其他軍用品并擊斃三十余人》(1938年9月7日),出處:臺北“國史館”。
武昌,委員長蔣鈞鑒,穡密,職部高司令虞電稱該支隊七團三營及特務隊,江日(3日)在安桐公路間棋盤嶺附近遇敵運輸汽車八十余輛,由安慶往桐城當被我三營及特務隊截擊,繳獲車三十余輛、斃敵卅余人、獲步槍卄一枝、子彈貳仟余發(fā),以及其他軍用品及文件甚多,后因敵大部騎兵配合坦克車來援搬運不及,將大部物品及全部汽車炸毀,我方亦傷卄五人、亡十人。南職葉挺、項英,魚辰(6日,7-9點)。
編后泛黃的是電文紙張,不變的是歷史事實。新四軍桐城作戰(zhàn)給國民黨方面的10余份電報,每一份電文的字里行間都充分說明,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新四軍,縱使遭遇軍餉克扣、地域封堵、敵偽頑夾擊的險惡困境,依然堅持與日軍浴血奮戰(zhàn)。如此相忍為國的新四軍,兩年后的皖南事變中竟然慘遭蔣介石殺戮。由此觀之,這些電文無疑是當年皖南事變遇難將士對國民黨頑固派的血淚控訴。
(責任編輯金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