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嘉欣
右寫作文
每當櫻花飄落,清風拂過臉龐,你是否會想起那年春天的顏色?
櫻花,浪漫、美好的代名詞,在櫻花樹下相遇,是許多人對浪漫邂逅的美好幻想。可櫻花并不像人們所認為的那樣柔美、脆弱,它是堅強的,有著不屈的傲骨。
櫻花樹的枝干稱不上美麗,它不像松樹那般筆挺,也不像榕樹那樣屈曲盤虬,它看上去十分粗獷。它的根深藏于地底,蒼勁有力;它的枝葉向四方天空舒展、生長,柔軟而堅韌,奮力吸入每一分氧氣,接納每一縷陽光,這一切努力只為了那短暫的綻放。也許它知道,只有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長,才能開出艷麗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櫻花總是成團成簇地開放,滿樹地連成一片,仿佛層層暈開的水粉顏料,如同彩霞織成的云緞。
兒時記憶中的櫻花并不是這般花團錦簇,而是稀稀拉拉地開放,一副可憐兮兮的慘樣,瘦弱的枝干一經風雨就飄飄搖搖,好像一觸即斷,那粗糙的表皮就像一雙飽經風霜的手,在演繹著歲月的故事,令人不免產生同情。
長大后,我再次回到離別已久的故鄉,來到當年的櫻花樹下,令人驚愕的是那棵矮小孱弱的櫻花樹已經長成了一棵大樹,粗壯的枝干、繁茂的枝葉、密集的花朵,它成為了這里一道靚麗的風景。而當初在樹下嬉笑打鬧的孩子,也長大了。
櫻花飄下,落在肩上,落在手心,也落在我的心田。我輕輕拾起一朵櫻花,把它夾在書里。如今,花瓣雖然已經干枯了,但每當我看到它,嘴角便會揚起淡淡的微笑,它讓我擁有了堅守本心的勇氣,以及繼續前行的動力。
【湖南長沙長郡雙語谷山實驗中學】
點評
本文小作者通過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和對比的寫作手法,將曾經“稀稀拉拉地開放”“一副可憐兮兮的慘樣”“瘦弱的枝干一經風雨就飄飄搖搖,好像一觸即斷”和現在“長成了一棵大樹,粗壯的枝干、繁茂的枝葉、密集的花朵,它成為了這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的櫻花樹進行對比,表現它經歷了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長的過程,并最終長成了枝繁葉茂、花團錦簇的模樣,突出了櫻花樹堅強不屈的特征。小作者觀察細致、思想深刻、文筆流暢,結尾的感悟引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