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銳琦
右寫作文
每天照射大地的陽光,你可否知道它的溫度?每天不經意路過的街道,你可否看出它的整潔?每天匆忙走過的小巷,你可否感悟它的美?每天放學,我都會經過這條小巷,它給我的印象一直是雜亂、凄涼、冷清——路兩旁總是堆放著垃圾,巷子里的住戶大多早出晚歸,白天很少能看到人;多數時間,陽光照不進來,路上的石板都長了青苔。所以,我每次經過時都會加快腳步。
那天下午放學早,我又穿過這條小巷。太陽慢慢落山,橙黃色的夕陽灑在路上,仿佛給小巷穿上了一件絲絨外套,讓它多了一絲暖溫。我突然覺得,這條小巷也很美,人雖然少,但也平添一份寧靜;遠離“塵世的喧鬧”,小花、小草長在路邊也不怕被踩壞,反而顯出一派生機。我忽然覺得,在這里漫步,猶如走進陶淵明的“世外桃源”,能感受到“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仙境之美;又如拜訪劉禹錫的“陋室”,感受“惟吾德馨”的質樸之美;恍惚間,又好像跨越太平洋,來到梭羅的《瓦爾登湖》,感受遠離物質束縛、回歸自然的哲思之美……能讓人暫時忘卻所有煩惱。
夕陽漸斜,路燈亮起,小巷在光影中顯得更加溫馨。我聽到大人用鑰匙開門的聲音,家家戶戶的燈光亮起,小巷漸漸熱鬧起來,鍋碗相碰的聲音隨處可聞,孩子們的嬉鬧聲此起彼伏。人多了,便多了溫情,小巷散發出人間煙火的氣息。
燈光下,只見人們走出來,拎著生活垃圾,紛紛走向小巷西邊的垃圾站。老人和小孩們打掃、沖洗著地面,大家不分你我,共同維護小巷的整潔。原來,我平時只是看到了它雜亂的樣子,卻沒有在晚間看到它的變化。是勤勞的人們,是團結的人們,給小巷增添了一抹亮色。
每天匆忙走過的小巷,重新認識你之后,我竟有了意料之外的發現:你多了些幽靜,那是“草色入簾青,苔痕上階綠”的自然美;你多了些溫情,那是鄉里鄰居一日三餐的煙火味;你多了些整潔,那是大家同心共創文明鄉村的愿景。
【廣東梅州市興寧市刁坊學校】
點評
小作者選取每天必經的小巷為寫作素材,通過獨特的視角重新審視小巷,竟有意外的發現。當小巷不再是一條路,而是一篇跳躍著生活音符的樂章,小作者用樸素的語言譜出了這個樂章的旋律:幽靜、溫和、整潔;通過用心的感悟,體現出了小巷充滿溫情的一面;又通過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筆觸,“看見”了小巷與往日的不同,在立意上以小見大,體現了“文明鄉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