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這座電機館就是一個獨立自治的微電網實體,已經運行10多年了。我們在樓頂布置著風能發電裝置,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就可以有效滿足這座6000平方米大樓的日常用電需求,可以并網運行,也可以孤島運行。”5月22日,太原理工大學電氣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韓肖清向《科學導報》記者介紹道。
在業內普遍關注集中式光伏發電時,韓肖清很早就投入分布式光伏發電及微電網運行的研究,她主持完成了國家級項目“分布式電源微電網運行與優化控制合作研究”,并在太原理工大學建立了全國第一個150kw交直流混合微電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4次蒞臨山西考察調研,賦予山西轉型發展、能源革命等重大使命任務。韓肖清團隊迅速響應山西省轉型發展與能源革命“排頭兵”重大戰略,將新能源作為主攻方向,多次起草山西省新能源發展戰略建議和科技指南報告,持續開展能源供給消費技術的科研攻關。
“當新能源發電所占比例小時,不穩定的電能注入大電網影響不大,就像湖里扔進一塊石頭,蕩起的漣漪很快能平復。但是,隨著新能源發電所占份額越來越大,會對電網造成很大的沖擊。”韓肖清說。
電易發,不易存。多則溢,少則虧。如何精準匹配、保證平穩、提高整體效能,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韓肖清極其團隊利用10余年時間進行數字模擬,實現了新能源電力并網數字化和智能化,采用高精度集成技術,不僅功率更大、體積更小,而且實現了發電系統變換更快,能更準確地進行電源負荷系統的有效匹配。
“在韓肖清的帶領下,風光儲微網運行技術與工程應用的研究,攻克了微電網設備層的多重控制,系統層的能量協同優化,以及電能質量提升等關鍵技術難題,還形成了能量的管理云平臺等系列實用化成果。”山西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金浩高度評價韓肖清在新能源發電領域作出的貢獻。
“雖然我國目前新能源的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居全球首位,但還有很多關鍵技術和難題需要攻克和解決。國家需要一批面向新能源的人才,山西需要能源革命的實踐者。太原理工大學理所當然要承擔起為國為民培育優質電力人才的責任,積極培育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我們努力的腳步不能停歇。”面對榮譽和肯定,韓肖清的目光已經望向了更廣闊的遠方。
工作中的高度負責、教學中的默默奉獻、科研中的嚴謹認真,韓肖清不僅用一言一行影響著一代代學子們,也收獲著滿滿的榮譽。她曾先后榮獲山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山西省高等學校“1331”領軍人才工程優秀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三晉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勞動模范等榮譽。今年,韓肖清還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三尺講臺,韓肖清一站就是39年。她對講臺懷有極強的敬畏之心,每個學期的教案都要用心來寫,充分考慮學情,并加入理論研究的最前沿知識和工程實踐中最鮮活的案例。在日常學習實踐中,韓肖清經常強調,要與實際相結合,鼓勵大家在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將所學融會貫通。她鼓勵學生們勇敢嘗試、大膽實踐、拓寬眼界,引導同學們觀察生活,于生活細微之處發現問題并動腦思考。學生們在韓肖清的指導下,相繼在“西門子杯”大學生智能制造挑戰賽、大學生電工教學建模競賽及“杰瑞杯”研究生能源裝備創新設計大賽等頂級學科賽事上摘金奪銀。
“具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研究生來說是最寶貴的,韓老師會充分尊重我們的想法,并幫助我們制定最適合的研究方向,還特別注重研究方法的引導。”在韓肖清帶出來的研究生同學回憶中,最感激的就是韓老師給予自己的獨當一面的能力,受益終身。韓肖清的一言一行像一盞明燈點亮著學子們求學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