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治理的重要性、效果、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鄉村治理面臨著人口流失、資源分配不均、傳統價值觀念淡化等挑戰。在此背景下,社會工作的介入顯得尤為關鍵。通過實證研究,文章發現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治理有助于增強鄉村社會的凝聚力,促進公平正義,維護社會穩定。然而,當前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治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如資源不足、專業人才匱乏等。文章針對這些挑戰提出應對措施,以期為推動鄉村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社會工作;鄉村治理;社會工作者
文章編號:1674-7437(2024)05-0119-03 中國圖書分類號:C916 文章標識碼:A
在鄉村治理中,社會工作正以其專業視角和實踐方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鄉村治理是一個復雜的議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個方面。隨著城鄉差距的逐漸縮小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鄉村治理的重要性愈發凸顯。然而,傳統鄉村治理模式存在一些問題,如治理主體單一、治理手段落后、治理效果不佳等,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鄉村社會的發展。
社會工作是一種以人為本,注重個體需求的助人活動。社會工作的介入可以為鄉村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促進鄉村社會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通過社會工作的介入,鄉村治理可能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轉變:一是治理主體更加多元化,形成政府、社會組織、村民等多方參與的治理格局;二是治理手段更加科學化、人性化,更加注重村民的需求和感受;三是治理效果更加顯著,推動鄉村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1 緒論
1.1研究背景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鄉村治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一方面,城市化的推進加速了農村人口的流失,傳統農業社會的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另一方面,農村資源分配不均、貧富差距擴大、傳統價值觀念淡化等問題日益凸顯,對鄉村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社會工作的介入逐漸受到關注。社會工作以其獨特的理念和方法有效彌補了傳統鄉村治理方式的不足,有助于促進鄉村社會的和諧發展。通過提供專業的社會服務,社會工作可以協助鄉村社區解決各種社會問題,提升村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同時,社會工作還能夠搭建溝通平臺,促進鄉村社區內部以及鄉村與城市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資源共享和互利共贏。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討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治理的重要性、方式及效果,通過分析鄉村治理的現狀與問題,明確社會工作的介入點和作用機制,為推動鄉村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1.2研究意義
1.2.1理論意義
從理論層面來看,本研究有助于豐富和完善鄉村治理的理論體系。當前,關于鄉村治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政治學、社會學等領域,而社會工作作為一種專業社會服務活動,其獨特的理念和方法可以為鄉村治理提供新的視角和思路。深入研究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治理的案例,可以進一步推動相關理論的創新和發展。
1.2.2現實意義
社會工作作為一種專業服務模式,在介入鄉村治理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社會工作可以促進城鄉資源整合,促進鄉村與城市協調發展、優勢互補、共同進步、共同富裕;可以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幫助農民增收致富;還可以提升農村治理水平,促進農村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1.3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治理的必要性
鄉村社會存在多種問題,如農民收入與支出比例不協調、村民自治制度運行難、干群沖突和群體性事件頻發等。這些問題對鄉村的穩定和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隨著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公共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然而,當前階段鄉村公共服務供給不足、服務質量差的問題仍然突出。社會工作倡導“助人自助”理念,通過協助服務對象提升能力實現服務對象的自身發展;社會工作注重社會公平和正義,運用專業方法解決問題,以期推動社會公平和正義的實現;社會工作重視人與環境、人與社會等的協調發展[1]。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治理有助于建立一種能夠有效整合各種資源,實現政府和民間社會組織共同治理鄉村社會的機制,從而推動鄉村治理的現代化發展。
1.4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治理的可行性
近十年來,我國政府對社會工作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和支持。從2015年開始,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會提及社會工作的發展,可見,國家始終重視發展社會工作事業。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治理可以構建多元化的治理平臺,在政府、市場和群眾之間搭建橋梁,形成新的治理格局[2]。社會工作還可以通過培訓和教育激發村民的自我意識和發展潛能,推動他們參與決策,進而實現鄉村地區的自我管理和發展[3]。通過扎根鄉村社區、踐行群眾路線等方式,社會工作能夠充分發揮專業特色,助力鄉村振興。
1.5研究設計
1.5.1概念界定
社會工作是一種職業,是一門專業,也是一門科學。從專業角度講,社會工作是助人自助的科學,以人道主義為核心理念,強調尊重、理解、接納、關心和支持,強調服務對象的自決和選擇,最大限度地激發服務對象的潛力,促使其主動解決問題。
總的來說,社會工作是一種綜合性、專業性的社會服務,旨在幫助個人和社區解決問題,協調社會關系,實現社會和諧發展。
1.5.2研究方法
1.5.2.1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一種科學研究方法,筆者根據文章主題——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治理的研究,通過圖書館、網絡等途徑查閱有關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治理的論文、書籍等資料,從而全面、正確地了解所要研究的問題。
1.5.2.2數據收集法
數據收集法是一種通過各種手段和渠道獲取所需數據的方法,旨在為下一步的數據分析和研究提供依據。數據收集的方法包括問卷調查、實驗、觀察、訪談等。在實際操作中,經常采用混合模式收集數據,例如采用網絡和郵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數據收集。文章通過收集鄉村治理的相關信息與案例來支撐主要論點。
2 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治理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
2.1挑戰
首先,村民對社會工作的認知不夠全面。部分村民對社會工作的概念、職能和作用缺乏了解,這導致他們對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識不足。
其次,鄉村地區的社會工作資源,如人力、物力和財力等相對匱乏,這可能會影響社會工作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和效果。除此之外,鄉村治理的制度體系不夠完善,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治理可能會面臨制度上的障礙。例如,相關政策、法規不夠明確或完善,限制社會工作的介入和發展。鄉村地區的文化特色和價值觀與城市存在差異,這可能會對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治理產生一定的影響。社會工作者需要了解和適應鄉村地區的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
最后,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治理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而部分社會工作者缺乏經驗,開展工作時可能會存在一定困難。
2.2應對措施
第一,加強宣傳與教育。針對村民對社會工作認知不足的問題,應積極開展宣傳和教育活動,提升村民對社會工作的認知度。可以通過培訓班、研討會等形式,向村民介紹社會工作的理念、方法,加深村民對社會工作的理解。
第二,爭取資源與支持。針對鄉村地區資源匱乏的問題,社會工作者應積極爭取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的支持,籌措資金和資源,以提高社會工作的介入能力。可以尋求政府部門的資金支持,同時與企業和社會組織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動鄉村治理的發展。
第三,推動制度創新。社會工作者應積極參與鄉村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創新,明確社會工作在鄉村治理中的角色和職責,推動鄉村治理體系的健全和完善。政府部門可以制定相關政策和法規,明確社會工作在鄉村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為社會工作的介入提供制度保障。
第四,尊重文化差異。針對文化差異的問題,社會工作者應深入了解鄉村社會的文化習俗和價值觀,尊重當地習俗和傳統,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在與村民交流時,應尊重其文化特點和價值觀,避免沖突和誤解,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
第五,注重實踐經驗的積累。社會工作者應注重實踐經驗的積累和總結,可以通過參與鄉村治理的項目,與村民和地方政府建立合作關系,積累實踐經驗,提升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治理的效果。
綜上所述,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治理需要克服多方面的困難,通過加強宣傳與教育、爭取資源與支持、推動制度創新、尊重文化差異以及注重實踐經驗的積累等措施,可以有效強化社會工作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和效果,推動鄉村社會的和諧發展。
2.3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治理的具體路徑
2.3.1需求評估與問題診斷
首先,社會工作者需要對鄉村社區進行全面的需求評估和問題診斷。這包括了解鄉村社區的基本情況、村民的實際需求和鄉村治理中的問題,并據此分析這些問題的成因和影響。通過這一過程,社會工作者可以確定介入的重點和方向。
2.3.2資源整合與鏈接
社會工作者需要整合和鏈接鄉村社區內外的各種資源,為鄉村社區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解決社區面臨的問題。
2.3.3引入社會工作實務的通用過程模式
引入社會工作實務的通用過程模式為優化鄉村治理提供了操作方案。從“價值建構、價值激活、價值發揮、價值增值”的角度出發,構建“理念嵌入、資源整合、系統治理、成效維護”的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治理的實踐路徑,目標是在重視原有社會結構潛能的基礎上,發揮鄉村資源要素的整合優勢和本土化優勢,激發內生型社會組織的活力和凝聚力,引導村民形成共同體意識和群體目標[4]。
2.3.4社區參與和能力提升
社會工作者要鼓勵和支持村民積極參與社區事務,提升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服務能力,通過組織培訓、開展活動等方式,幫助村民提升參與社區治理的意識和能力。社會工作基于其專業服務宗旨、專業價值、專業能力和資源稟賦,促進多元主體參與農村社區建設。例如,Y社會工作事務所在Z村扮演活動組織者和協調者的角色,舉辦“答村民問”的活動,事先收集村民關注的問題和需求,再舉行正式會議請村“兩委”集中回答村民代表提出的問題,探索基層協商新形式,有效引導村民組織化表達[5]。
2.3.5政策倡導與制度創新
社會工作者可以發揮政策倡導的作用,推動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從而為鄉村治理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同時,社會工作者還可以探索和創新鄉村治理的模式,為其他地區的鄉村治理提供借鑒和參考。
3 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治理的實踐
太湖縣劉畈鄉劉畈村是一個典型的鄉村社區,正面臨著鄉村治理的各種挑戰。為了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劉畈村引入專業社會工作者介入鄉村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
首先,劉畈村成立了首家村級社會工作服務室,引入專業社會工作者駐村。這些社會工作者依托專業知識和技能,協助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在組織建設、精準幫扶、鄉風文明、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工作。其次,社會工作者通過組織各類培訓、講座和活動,提高了村民的社會參與意識和能力。例如,通過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幫助農民提高種植和養殖技能;組織文化娛樂活動,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最后,社會工作者還積極協調各方資源,為鄉村社區提供了實質性的支持。例如,爭取政府部門的資金支持,使鄉村基礎設施得到健全和完善;與企業和社會組織建立合作關系,讓他們為鄉村社區提供教育、醫療等方面的資源。
社會工作的介入使劉畈村的鄉村治理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社區內的矛盾糾紛得到了有效化解,村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綜上所述,太湖縣劉畈鄉劉畈村的社會工作介入為人們展示了社會工作在鄉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和潛力。引入專業社會工作可以有效提升鄉村治理水平,促進鄉村社會的和諧與發展。
4 結束語
本研究深入探討了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治理的重要性、面臨的挑戰以及應對措施。通過實地調研和文獻分析,并結合真實案例,筆者發現社會工作在鄉村治理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促進鄉村社會的和諧穩定和發展。另外,文章認為,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治理是一個長期且復雜的過程,需要政府、社會工作者、村民等多方共同努力。未來,社會應繼續加強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培養,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推動社會工作在鄉村治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促進鄉村治理工作的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鈺,佴彩霞.鄉村文化產業振興與鄉村治理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2(10):30-31.
[2]張紅麗,梁格格,劉敏敏.鄉村振興背景下社會工作參與鄉村治理路徑研究[J].國際公關,2023(24):116-118.
[3]閆書華.鄉村振興戰略視角下鄉村社會治理創新研究[J].行政論壇,2022,28(01):52-57.
[4]彭小兵,王若含.“失聲”與價值回歸:鄉村治理困境及社會工作介入路徑[J].社會工作與管理,2023,23(06):5-13.
[5]陳濤,胡沙,楊欣然.農村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在鄉村治理中的協同作用——基于Y農村社工事務所在Z村的經驗分析[J].學習與實踐,2020(01):10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