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向斌
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趨勢加速,行政事業單位的招聘學歷層次也隨之提升。在新時代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要進一步明確對青年干部的需求,通過與高等教育搭建橋梁,提升繼續教育的成效,豐富實戰技能,讓人才更快地完成從理論型向實用型的轉變,從而使行政事業單位煥發新的活力,快速融入新時代社會經濟建設中。
一、行政事業單位對青年干部培養的需求
從近幾年的招聘環境看,各地尤其大中型城市的事業單位,除了對應往屆生和專業需求更加明確外,在學歷層次需求方面也大多提升到了全日制本科以上。我國經濟尚處在高速發展期,行政事業單位作為滿足社會衛生、教育、科學、服務、監督等需求的組織,對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同時兼具創新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以及領導能力的綜合素質人才極其渴望。2019年3月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養選拔優秀青年干部是一件大事,關乎黨的命運、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計。當前,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已經充分意識到人才對發展的重要性,采取了多種形式針對新入職青年干部開展提升行政能力、強化工作責任以及加強長遠規劃等方面的繼續教育培訓,但仍存在培訓不夠專業、內容不夠深入的情況,迫切需要架起與高等教育之間的橋梁,讓入職后的繼續教育更具科學性和時效性。
二、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現狀
據教育部官方數據統計,截止到2023年6月,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共有2820所,其中本科院校1275所,二者較去年均有所增加。鑒于適齡人口的增長以及高中毛入學率的持續上升,我國高考的報名人數連續5年突破千萬,至2023年的1291萬創下歷史新高,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趨勢加速。我國高等教育體系偏重理論考核,本科生的教學培養方案通常4年左右才會進行大范圍修訂,而實際的修訂情況又受到師資硬件的影響并不能做過多的改變,從而在人力資源輸出方面,容易與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脫節。
三、行政事業單位要明確自身需求,系統規劃青年干部的繼續教育培養環節
用人單位需要產生價值,必然更重視人才的實用性,需要盡可能縮小新聘用人員與職業需求的差距。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需要源源不斷地培養新鮮力量,選拔德才兼備、忠誠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勢在必行。另外,雖然高校在學生培養環節上未能與新時代市場需求完全接軌,但高等學校仍舊是高層次人才的聚集地,無論在思政領域、經濟管理領域還是專業技術領域,都是社會發展強有力的助力。如果能夠在繼續教育領域向高等學校獲取有力支持,在青年干部成長的道路上將極具戰略意義。
(一)行政事業單位要明確對青年干部繼續教育培養的要求
行政事業單位作為職能組織,首先要明確自己對青年干部必備技能的期許。畢竟行政事業單位的干部,除了業務技能還要兼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管理技能。因此,針對業務工作,要準確把握國家和行業政策,做好實戰技能培訓;針對基本的行政工作,要提升個人行政素養和管理水平;針對思想政治建設,要通過強化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等,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壓實政治責任,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利用高校思政教育優勢,加強思政領域的高水平繼續教育
作為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始終把青年干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青年干部頭腦。而高校對學生的思政教育貫穿大學的4年,行政事業單位如果與高校合作開展思政繼續教育,邀請高校思政課教師在單位定期面向青年干部開設不同方向的前沿專題培訓和黨史教育,在避免重復學習的同時,可以加強學習的深度和廣度,輕松實現將思政學習貫穿青年干部學習和工作的全程,高效地推動青年干部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的提升,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三)行政事業單位作為管理部門,在管理學領域與高校的理論研究可以形成互補,進一步深化青年干部的繼續教育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和科研機構,在管理學領域針對國內外先進的管理框架有著深入的研究,但是在實際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職能上,由于體制機制的不同,并不能直接套用,需要根據行政事業單位自身特點反復論證和調整。而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青年干部來說,不是每一個人都是管理學領域出身,很多青年干部都是成為業務精英后,再向管理干部逐漸過渡。因此,在青年干部的繼續教育培養上,可以將行政管理能力的提升納入到常態培訓中,通過引入高校管理學研究領域的部分先進理論,結合實際工作開展定制化課程,培養好干部的同時,推進更加科學高效又符合我國政治體制的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框架的搭建。
(四)行政事業單位要通過繼續教育幫助青年干部適應高質量發展需要
在長達十余年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過程中,學生最缺乏的就是實戰經歷。理論轉化為實踐需要機會和過程,面對復雜的業態新形勢,任何工作都不能僅靠埋頭苦干。在專業素養的提升方面,行政事業單位要意識到干部在高等教育期間鍛煉的不足,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將業務能力培訓和綜合素質培訓擺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幫助青年干部從一名高校優質畢業生向懂業務善管理的綜合性人才過渡。
在做好思想淬煉、政治歷練以及基本的業務培訓之后,一個青年干部的基礎理論教育可能就到達了與實踐結合的瓶頸位置。后期,對于青年干部夯實思想根基、提升業務能力、增強遵紀守法意識和依法行政意識,高標準履行職能職責等,最好的方式其實是通過壓實任務勤實踐去增長經驗和見識。
尤其是矛盾多、困難大、任務重的基層一線等重點崗位的專項任務,能夠快速積累經驗,很好地培養引導青年干部增強斗爭本領、涵養實干精神。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將其作為對青年干部培養教育的一種方式,選派青年干部到重點工程、信訪等基層一線崗位鍛煉,讓他們真正撲下身子履職盡責,在破解發展難題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從而培養出一支忠誠干凈擔當、業務本領過硬、充滿生機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青年干部隊伍,確保黨的事業后繼有人。行政事業單位在管理和業務上想要有所突破,必須在可控范圍內,敢于給青年干部壓擔子、交任務,讓其在實踐中不斷錘煉,在真抓實干中切實增長才干。對于成長起來的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突出的優秀干部,也要大膽選拔使用,不斷調動青年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四、結語
行政事業單位作為極度渴求綜合性人才的組織,需要意識到目前人才培養環節存在的不足,從而積極地通過構建科學的繼續教育體系予以補充,讓人才更快地完成從善辯到善辯且能戰的轉變。這個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在理論研究領域尋求高校的幫助,同時要根據實際工作的特點制定行之有效的技能培訓,在畢業生對行政事業單位就業期待值較高的大環境下,為社會培養出優質實干、能夠應對復雜局面、解決突出矛盾的好干部。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