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今年以來已有138家上市公司被實施ST,其中4月12日新“國九條”以來,不到兩個月期間,被實施ST的上市公司達到129家。其中,退市及ST新規著眼于提升存量上市公司整體質量,通過嚴格退市標準,加大對“僵尸空殼”和“害群之馬”出清力度,精準出清劣跡、績差的風險公司。有分析師稱,退市新規實施的積極意義在于通過提高財務指標門檻、擴大違法退市范圍等措施,促進上市公司提升經營質量和透明度,同時引導投資者關注公司基本面,減少投機炒作,優化資源配置。其目的是保護投資者的長遠利益,維護市場秩序,減少系統性風險。從長遠來看,有助于提升整個資本市場的效率和穩定性。
MSCI于5月14日宣布了其最新的季度指數評審結果,并于6月3日實施這些變更。MS?CI 中國指數新增了10 只成份股,剔除了56 只成份股,使總成份股數量降至656只(2023年底為766只)。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由于中國股市持續下行而導致個股估值收縮,這也使得近兩次季度調整被剔除的公司增多。不過,高盛在最新的報告中提及,由于中國股市在最近的復蘇中表現優于全球其他地區超過10%,“我們預計在未來的評審中,股票將更快被重新納入,特別是考慮到MSCI 自去年以來每年對可投資的股票進行四次全面評審,而不是兩次”。
5 月財新中國制造業PMI 錄得51.7,微升0.3個百分點,為2022年7月以來最高;財新中國服務業PMI提高1.5個百分點至54。兩大行業景氣度上升,帶動當月財新中國綜合PMI提高1.3 個百分點,錄得54.1,創2023 年6 月以來最高。5月中國經濟修復步伐繼續加速,景氣度創近一年來新高,不過需求擴張仍然慢于供給。究其原因仍在于社會整體預期偏弱,這是過去較長時間內外部多種不利因素疊加影響所致。長期積累的問題需在長期中尋求解決途徑,各項旨在穩經濟、促內需、增就業的政策加力增效并保持一貫性和連續性,應是施政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