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蔓
基金賺錢而基民虧錢,是基金投資一直消解不了的“ 魔咒”。《中國證券報》、景順長城、交銀施羅德、興證全球等幾家基金公司聯合發布的《2022 年公募權益類基金投資者盈利洞察報告》曾顯示,在近3 及5 年的上漲區間,基金凈值的平均增長要比基民平均年化收益率多出近4%。(見圖)

數據來源:2022 年公募權益類基金投資者盈利洞察報告
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 原因除了市場波動,也有投資者自身的很多“ 減分操作”。
造成投資者虧錢的自身原因主要有三點:
一是心理預期過高。市場中很多人對于股市的期待近乎暴富,更有甚者,甚至可能以“ 賭博”的心態進入市場的。而這樣的心態,很難獲得長久的收益。
二是盲目追漲殺跌。2007 年上半年,股市的瘋狂上漲,眾人趨之若鶩,結果損失慘重。再看2020 年和2021 年,由于市場行情的持續,又有很多投資者被市場吸引,追漲進來。而進入到2023 年年底、2024 年年初,很多投資者又因為各種原因,經受不住持續的調整,最后被動出清,再次演繹了追漲殺跌。
三是承受不了波動和回撤。市場不可能一帆風順,高位追漲進來,更要做好心理準備,承受市場的大幅波動和回撤。但人的心理是很微妙的,在持續的上漲中,人們總是容易更樂觀的看待機會,忽略潛在的風險;而在持續的下跌中,人們又總是容易聚焦風險點,忽略潛在機會。而且,隨著盤整的時間延長,投資者持續面臨凈值回撤的心理壓力,即便是知道市場可能會逐步好轉,但依然會做出比較錯誤的決策,在底部區域殺跌出局。
想要投資更加穩健,把握正確的投資大方向必不可少。
一是投資增量市場,規避減量市場。據分析人士觀點,在大消費領域,有4 大增量市場可以去研究和挖掘:
(1)新消費行業( 新需求),比如預制菜、醫美、寵物食品、國貨化妝品、盲盒產品等等,這些子行業都保持了雙位數的成長性,可以簡單理解為新消費就是20 年以前的傳統消費品,有很好的增長潛力;
(2)平價消費品(低價+品質+設計感),以優衣庫、迪卡龍、無印良品、宜家為代表的新時代平價消費品,重構了整個產業鏈,以相對較低的價格提供有設計感和品質感的產品,依靠口碑傳播來獲得大眾對產品的認可。國內目前也有幾家提供平價消費品的企業做的很不錯,也契合了時代發展的背景,發展前景看好;
(3)高端消費品(社交貨幣屬性),具備社交貨幣屬性的商品屬于人類的永續性需求,底層邏輯是人們追求社會地位和階層認知的渴望永不磨滅,屬于持久性和永續性的需求,這也是奢侈品市場持續增長的動力;
(4)OTC 藥品+保健品(消費品屬性),屬于典型的消費屬性,人口結構的變化對OTC 產品的發展錦上添花,具備明顯的增量市場的特征。
人口老齡化賽道也屬于明顯的增量市場:
(1)醫療保健品,以中藥保健品和膳食補充劑為代表,醫療保健品市場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是人口老齡化最確定的增量市場;
(2)老人護理服務,參考日本市場,這一塊市場也是值得深入挖掘的;
(3)老人體驗消費,從某種程度而言,退休老人屬于有錢有閑階層,老人體驗式消費成為一個明顯的增量市場,比如老人旅游、老年大學等。
制造業也有增量市場,但由于制造業天然的周期屬性,投資難度相對較大,可以保持跟蹤研究態勢:
(1)新能源車產業鏈+ 光伏產業鏈;(2)創新藥產業鏈;(3)半導體產業鏈。
在一個減量市場里投資無異于與逆水行舟,陷阱遠遠大于機會,比如地產產業鏈、集采產業鏈、兒童產業鏈。在減量市場投資要慎之又慎,投資可以錯過,但不可以做錯。
二是守住能力圈。如果堅守能力圈原則,做到知己知彼,“ 誤判”的概率會大幅降低,如何去判斷自己的能力圈? 可以參考以下5 個標準:
(1)行業內有認識的從業人員,可以第一時間獲得公司信息或者驗證信息;
(2)通過商業第一性原理邏輯推演;
(3)投資壟斷性企業,變量很少,確定性很高;
(4)本地人與外地人的區別;
(5)你能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以極高的概率預測正確的事情。
三是明確投資目標。對于傳統領域的消費板塊和央國企高分紅板塊,作為防守型投資標的來看待,“ 守息”作為投資核心,獲取當下的分紅為目的,同時希望標的能夠有個位數的成長性,即獲取4-6%的穩定分紅收益率+ 個位數的業績成長性,最終希望獲取理論上10-15% 的投資收益水平。這類股票原則上是不怕跌的,跌的越多分紅率越高,敢于“ 逢低買入”,最大的風險點在于未來的業績陷入衰退,所以思考的核心點就在于未來3-5 年公司的利潤是否會陷入衰退? 把這個問題研究明白,風險點基本上就可以規避掉了。
對于成長性相對比較確定的優質成長股,“ 攢股”作為主要目的,核心訴求是為了獲取企業未來的高分紅,估值便宜并不是最核心的訴求,只要估值合理偏低就可以了,沒必要去追求絕對的“ 估值便宜”。這類股票的最大風險就是“ 錯判”,將偽成長股判斷為優質成長股。
如何去規避這種風險?設立保護閘機制尤為重要:
(1)第一道保護閘:不熟不碰,在能力圈內找飯吃;
(2)第二道保護閘:需要安全邊際(容錯空間)的保護;
(3)第三道保護閘:設置單一股票(行業)倉位控制上線(以成本價計算倉位)。投資的本職工作在于做好本手(守息+攢股),等待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