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芬 劉富婷
5月31日第一節課,湘潭市雨湖區風車坪學校299班的學生坐得筆直、滿眼期待。語文教師崔岸緩慢走上講臺,突然舉起左手,用手指模仿一只開屏的孔雀翩翩起舞,孩子們見狀爭先舉手模仿。她又舉起右手,模仿一條爬行的小蛇向孔雀靠近,兩方對陣,蛇倉皇而逃……整套動作行云流水。
“我們今天的作文題目就是——手影戲,發揮你的想象,誰先來試一試?”話音剛落,臺下高舉的小手如雨后春筍。一堂普通的作文課,變成了一場有趣的手影表演。
“崔老師有特異功能,她的作文課有‘魔力,讓文字自動爬上我們的作文本。”孩子們說。其實,有著30 年教齡的崔岸,也曾為如何教好學生寫作文發愁。
有一次,她聽見學生小陳談論,一周中最難過的就是周四。問及原因,得到的回答是“因為那天有兩節作文課”。這給了崔岸一記警鐘,她跟小陳約定一定幫助他打敗作文這個“攔路虎”。
起初,她帶著小陳摘抄好詞好句,讀名篇范文,但效果并不明顯。每次作文課,小陳依然撓頭抓耳,遲遲無法動筆。
于是,崔岸利用一個周末,帶小陳一同逛農貿市場。他們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耳畔叫賣聲、還價聲此起彼伏。
崔岸啟發小陳仔細觀察來往的人群,聽買菜的爺爺奶奶與攤主交談。在一個魚攤前,她買了條草魚,讓小陳記錄老板剖魚的動作。回去后,她先和小陳把剖魚的動作用思維導圖分解,再讓小陳下筆寫自己的見聞。
因為有了真切的觀察,小陳寫得特別快:老板把草魚重重地摔在地上,只聽啪的一聲,魚一下子就暈過去。趁這個時候,再用刀背刮去鱗片,用刀尖劃開魚背。老板刀法快,又有力道,“刷啦”一下,就到了尾根子……
有了這次體驗,小陳逐漸找到了寫作的訣竅,作文越寫越好,還多次在報紙上發表。
崔岸也打通了作文教學的“任督二脈”。寫《游公園》,她就當導游,帶學生去公園實地走一走;寫《放風箏》,她先帶孩子體驗放風箏;寫《植物朋友》,她和孩子們一起養植物……春天的草地、夏天的星空、秋天的楓葉、冬天的雪花都成了學生寫作的素材。她的課堂,口頭作文、連詞成句、接龍成文、體驗作文、隨堂作文隨時發生……
“在崔老師的作文課上,我仿佛置身于一個充滿趣味的世界,每一次學習都是一次快樂的探索。”孩子們揚起笑臉甜甜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