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飛躍
周四晚上10 時15 分,學生下晚自習不久。
“高考沒多久了,我們高三不需要早上跑操,省下的時間可以更好地讀書學習,跑完后渾身是汗,易發感冒……”一個陌生電話響起,對方用極快的語速,宣泄著學校對高三跑操安排的抵觸情緒。
我靜靜地傾聽著,等這位男生一股腦兒話說完,停頓了一下:“同學,謝謝你向我袒露心聲。今天有點晚了,你早點休息。明天早讀后來我辦公室,我們一起解決怎么樣?”學生答應了。
乍暖還寒,雖是早春二月,但當天特別悶熱,窗外電閃雷鳴,似又有一場雨。此種情境,對正處于青春期的學生來說,難免會有一絲躁動。“這名學生是否喜歡運動?喜歡吃點什么?學習怎么樣?今晚睡眠如何?”我躺在床上一邊思考,一邊想象與他見面的情形。考慮到高三早讀后只有四十分鐘,要是這位同學早讀后馬上過來和我交流,怎么吃飯?
于是,第二天早起后我在家煮了兩個土雞蛋,買了一個面包,早早到辦公室。7 時10 分,學生如約而至,青澀的臉上寫滿期待,也略有緊張。我示意學生坐下,并給他泡了一杯茶說:“感謝你的信任,有問題真誠溝通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方式,值得肯定。”學生點了點頭,搓了搓手,似有滿腔話想訴說。
“你吃早飯沒?”學生搖搖頭,“那你早飯怎么解決,要同學帶了沒?”“沒有!”這時,我拿出包中的早飯盒,微笑著說:“沒關系,這是我從家中帶來的,還溫熱著,咱們邊吃邊聊。”學生驚喜地瞪著眼睛,愉快地接受了。聊天中他的語氣緩和了不少。
我認真傾聽,也坦誠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我還就困擾學校手機管理的問題問他:“假如你是校長,會如何處理?”他站在學生立場暢談著自己的想法和建議,最后愉快地走出了辦公室。他的發言很打動我,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面對電子產品,管理者一方面要與時俱進,另一方面要更多地傾聽學生的心聲。
基于這次談話,我組織召開了手機管理聽證會,邀請家長、師生共同參與討論。3 月份,還同部分學生代表暢談,同學們建議將武術加入課間操,增設晚間食堂,在宿舍安裝吹風機……頭腦風暴后的建議,更加成熟有效,正一步步在學校推進落實。
每一根枝條都有它伸展的方式,每一朵花兒都有它開放的季節,構建良好師生關系或許才有教育的真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