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銀寶
【摘要】城郊初中生的數學基礎普遍比較薄弱,兩極分化現象嚴重。為了提高城郊初中學生的數學成績,消除兩極分化現象,文章對城郊初中學校數學分層教學展開研究。結果表明,實行分層教學班級的學生學習狀態明顯好轉,成績穩步提升,并在多次測試中成績明顯好于常規班級。
【關鍵詞】中學數學;分層教學;現狀;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4)10—0068—04
數學分層教學的探究與討論一直是一線教師研究的熱點話題,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也日漸成熟[1]。但在城郊初中如何高效開展數學分層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的研究并不多,關注度還有待提高。本研究經多地域多次考察發現城郊初中學生數學成績整體呈金字塔型,優等生占比極低,中等生占比偏低,學困生占比過大[2]。這里的“學困生”主要是指智力水平正常,因個人學習方法、學習動機、學習環境及家庭社會等方面的問題而影響其學習效率和實際學業成績的學生群體[3]。針對此問題,本研究通過分層教學法,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吃得飽”“吃得好”。
一、城郊初中學校數學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本研究實地走訪和調研了甘肅省不同地域的多所城郊初級中學,發現城郊初級中學大多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經濟條件相對較好,人口流動大,家長職業呈現多樣性。城郊初級中學學生主要是菜農、果農的孩子,留守學生、住校生比例相對較高。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條件好、成績好的學生進入城區學校就讀,優質生源流失比較嚴重,并呈逐年增加的態勢[4]。如天水市麥積區花牛中學是典型的城郊初級中學,學生中近一半左右為留守兒童,有五分之一為住校生,每年小升初時,比較優秀的學生都選擇城區條件較好的學校就讀。以上諸多因素導致城郊初中學生的數學基礎普遍較為薄弱,學習習慣較差,學習水平參差不齊,省內大多數城郊初級中學的情況大同小異。面對這種困境,城郊學校的教師在數學教學時應因人定標、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以下均以花牛中學八年級兩個班為例展開分析和探討,經統計得出造成城郊初中生學困的根本原因,見表1。
二、城郊初中學校數學分層教學設計
1.學生分層。分析八年級3、4班學生的共同特點和個性差異,排除3班每個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根據七年級第二學期期末的數學成績將全班40名學生分為A、B、C三組,實行動態分層教學,見表2。八年級4班的37名學生不分組,采用常規靜態教學管理。特別說明,3班分組只是暫時性的,在保證每組學生人數不變的基礎上,教師會結合學生平時回答問題的頻數、作業練習及測試成績進行動態調整,每隔一個月根據綜合考核結果重新分組,如圖1。這樣既激發了B、C兩組學生的積極性,也給A組學生一定的緊迫感,讓每個學生都明白努力就會進步。
2.教學分層。在備課時,按照不同組的情況分層設計教學活動,重難點不同,教學任務和目標達成也不同,并按教學設計實施課堂教學。在實際教學中,給A組和B組學生講解較深層次的知識點或較難的習題,給C組學生布置一些他們能夠完成的學習任務,如背誦概念、記憶公式或做較簡單的練習題,再由他們的“小老師”督促檢查并做對應的輔導,完成較好的學生獎勵積分。這樣,合理分配上課時間和任務,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都能有所收獲,既不讓學得好的學生因講重復簡單的知識而乏味,也不會讓學困生因聽不懂而氣餒。同時為了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展一些符合學生年齡特征且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如,小組積分競賽活動,根據總積分評出“周冠軍”“得分王”,并給予適當獎勵。也可以通過“師帶徒”“兵幫兵”“黑板擂臺賽”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能力。在講解重難點時,以B組學生的知識層次為基準,凸顯出A組學生的優越感,C組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能聽懂,使學生都能體驗到獲得知識的成就感。如表3。


3.作業分層。傳統教學中,學生抄作業現象比較嚴重,統一布置作業會讓部分不會做作業的學生和偷懶不想做的學生有機可乘,通過抄襲作業完成作業任務。因此,本研究依照學生的具體情況布置作業,對3班學生按分組布置作業,C組側重課本的基礎題,重在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B組學生以拓展練習為主;A組學生除了完成課本練習中難度較大的練習外,選擇一些拓展性題目,解決不了的問題可查資料,也可組織小組研討。通過“師帶徒”活動,B組和C組學生不會的問題向“小老師”請教。具體作業要求見表4。
4.評價分層。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促進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基本保證。教師每一句鼓勵的話,每一個激勵的眼神都會給孩子無群的力量,會影響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分層評價借助測評工具標準記錄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發展情況及特定學習領域的表現情況,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幫助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時改變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及時查漏補缺,也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更加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一種長期的學習認識和實踐。例如,對3班學生不同小組評價的方式和標準也不相同,見表5。A組學生的評價標準會高一些,嚴格要求同一道題的解題方法、解題步驟、解題時間、給分標準,通過組內互評找出學生的優缺點,督促學生及時糾正錯誤。此外,評價還要因人而異,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給出恰當的建議,這樣不但能讓B組C組的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悅感,也能讓A組學生適當體驗挫敗感,正確認識自己,找到努力的方向。
三、討論與結論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做好學生的良師益友,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對八3班學生一年左右的分層教學與管理,發現課堂氣氛明顯活躍了,抄作業的現象減少,大多數學生能主動學習,按照自己的實際水平力所能及地做一些適合自己難度的題目,數學學習的興趣也日益增加。如表6。


通過對其他地區城郊初級中學開展同樣的教學探究,也得到了和花牛中學相一致的試驗結果。可見,數學分層教學有利于教師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有利于教師對學生做針對性的輔導。分層后充分調動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會了需掌握的知識,學習成績大幅度提高。在數學課堂中通過分層教學不但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得到不同程度的收獲和更多的成長空間。通過合理分層,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同時打破以往沉悶的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數學成績,使所有學生都樂有所學、學有所得。數學分層教學的探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還有許多改進和完善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學中會繼續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分層教學策略,構建具有城郊初級中學特色的分層數學教學模式,最終使分層教學的優勢在城郊農村初中這塊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總之,在城郊初中進行數學教學的分層管理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張瑞.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數學, 2023(14):33-34.
[2]張啟錢,王小青,談靜艷.我國高校“學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基于對“學習困難”定義回歸解讀的視角[J].高等理科教育,2011(02):77-82.
[3]柴曉玲.探究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2023(31):24-26.
[4]李宜江.城鎮化背景下農村義務教育發展的壓力及其轉化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8(5):312-313.
編輯:徐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