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福建省廈門市蓮龍小學基于跨學科主題學習的時代背景及內涵,以學校育人目標為統領,結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建構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體系;通過素養導向下主題的選擇與確定,論證學習主題的可行性和價值性;依據逆向設計的思路,梳理與組織素養導向下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內容,制定跨學科主題學習的目標及評價標準,設計問題鏈和任務群,促進“教—學—評”一體化課程實施。
關鍵詞:素養導向;校本文化;跨學科主題學習
以素養為導向,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使學生在面向未來社會發展時具有必備品格、形成關鍵能力,是當前學校教育的改革任務。跨學科主題學習立足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價值。
一、跨學科主題學習的時代背景及內涵
2022年4月,教育部印發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 ( 2022年版) 》提出,“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經驗、社會生活的聯系,強化學科內知識整合,統籌設計綜合課程和跨學科主題學習”,由此開啟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新征程。學科素養是學生解決問題所需要的基礎知識、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然而,在實際學習和生活中,學生面對的問題是復雜的,需要其統整多門學科的知識、技能和方法才能得以解決。跨學科主題學習基于學生興趣,以學生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確立具有探究價值的主題,強調多門學科的相互融合,以綜合實踐活動為載體,以解決真實問題為目的開展深度學習,充分關注對學生協作能力的培養。因此,跨學科主題學習的提出為學生素養的培育了提供新的教學思路和路徑,也是課程綜合化的重要探索。
二、素養導向下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的設計
(一)基于校本文化的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規劃
2023年6月,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加強中小學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建設與管理的意見》提出:“激發地方和學校課程建設活力,構建以國家課程為主體、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為重要拓展和有益補充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增強課程適應性,實現課程全面育人、高質量育人。”
福建省廈門市蓮龍小學(以下簡稱“蓮龍小學”)有效開展校本文化下的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蓮龍小學根據歷史文化、辦學特色,以培養“多元發展,魅力少年”為育人目標,結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的三個方面、六大素養、十八個基本要點進行學科統整。同時,學校結合體育節、科技節、藝術節、勞動節等特殊時間節點開展特色活動,深入挖掘“蓮”的精神及內涵,長程規劃,建構“蓮品”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體系(如圖1),逐步開發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群。
(二)跨學科學習主題的選擇與確定
確立主題是引領跨學科主題學習的組織中心,主題的選擇既要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又要基于學生的知識與經驗,有明確的目的性、實踐性和整合性,能促進學生對學科內容的學習和理解,為其提升素養提供機會,達到跨學科中各學科的整體之和大于部分學科的實施效果。下面以三年級“舞蓮”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為例加以說明。
1.跨學科學習主題的選擇
“舞蓮”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力求創設促進學生素養發展的學習環境,建立素養導向的學習任務,并在每個學習任務之下為學生提供更多探索與活動的機會。操作步驟如下:一是通過訪談和問卷了解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二是對主題進行篩選、歸類、重組;三是引導學生選取主題。
基于校本文化,蓮龍小學設計了問卷調查及訪談提綱,對3個班級的120份隨機問卷進行分析。從問卷結果來看,學生普遍熟知學校的拉丁舞項目,并對參與拉丁舞項目感興趣。
蓮龍小學結合師生訪談、問卷調查結果,擬定跨學科學習主題為“悟‘舞蓮’文化,做魅力少年”,并通過調查研究,引導學生領悟“蓮”文化與拉丁舞文化的內涵及其精神,以便學生合理規劃學習與生活,爭當魅力少年。三年級的學生對學校、班集體有一定的認識基礎和評價能力,這個學段也是學生品德養成和身體成長的重要階段,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學校的歷史文化及辦學特色,并挖掘其內涵及精神,有利于培養學生對學校文化的認同感,使其熱愛學校、積極融入學校,從而養成品德良好、優雅謙和、陽光自信、堅毅向上等優秀品質。
2.跨學科學習主題的可行性分析
蓮龍小學考量三年級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關照學生既有的對校園文化和拉丁舞特色課程的基本了解,結合主題學習可能關聯的知識與能力基礎進行分析,充分調研現有的師資水平、教學軟硬件設備與社區配套學習資源條件,以此來確定跨學科主題學習在三年級學生中開展的可行性。
3.跨學科學習主題的價值分析
蓮龍小學充分挖掘跨學科學習主題的育人價值,為目標制定和學習內容的組織梳理奠定基礎。“悟‘舞蓮’文化”,蘊含美育價值、體育價值、文化價值、道德價值、意志品質價值等;而“做魅力少年”側重實踐研究,強調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探究意識和實踐能力。蓮龍小學綜合運用道德與法治、語文、數學、體育、美術、音樂、信息技術、科學等學科知識,促進學生對“蓮”文化的認同與對拉丁舞課程的喜愛,使學生熱愛學校、熱愛運動、陽光向上、品德優良,培養其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實踐創新等核心素養。
(三)素養導向下跨學科主題學習內容的梳理及組織
1.橫向、縱向梳理課程
跨學科主題學習是以發展學生某一方面或多方面核心素養為目標,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個體經驗差異,融合相關學科的學習視野、思維方式、知識、技能以及地方性學習資源,從整體層面理解、把握、促進學生在主題性深度學習中發展核心素養。為此,教師需要橫向、縱向梳理學生本學期和上一學年學過的課程,繪制包含學段、培育目標、融合學科、課程內容、核心素養目標的“跨學科主題學習關聯課程目錄清單”,從中查找內容相近、概念重合、學習方法相似的可整合的材料作為跨學科主題學習的資源,從而更好地把握學習內容的難度,組織課程所關聯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與素養指標,確保課程有目的、連貫性地實施。
2.設計核心問題
跨學科主題學習的設計思路有很多,如福格蒂的十種整合模式,其中分立式、聯合式、巢窠式、并列式、線串式、沉浸式、網絡式、共有式、張網式、整合式是當前教師常用的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設計模式。
“舞蓮”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中,教師參照福格蒂的十種整合模式,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萬花筒”整合模式,教師在核心問題“如何成為蓮龍小學魅力少年”的引領下,設計了一系列問題鏈和與其相對應的任務群,使課程內容問題化、問題任務化,由此展開研究活動(如圖2)。
3.組織學習內容
“舞蓮”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重構學科知識在學生學習中與現實社會中的多維關系,集合影響學生學習和核心素養培育的相關要素,整合學生個性化經驗,梳理各學科中的學習內容及校本學習資源,建構系統的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
“舞蓮”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中的核心素養包含: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健康生活、實踐創新、學會學習。教師從“主題學習關聯教材目錄清單”中整合統編版三年級語文第一單元的《大青樹下的學校》《花的學校》,以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我們的學校》等內容,這些內容與主題密切相關,與素養目標基本一致,教師可以進行融合設計。
蓮龍小學根據目錄清單擬定了“悟‘舞蓮’文化,做魅力少年”主題學習內容安排表。教師根據學生興趣差異,每項學習內容難易程度不一,指導學生根據學習興趣、能力水平自主選擇學習內容。
(四)跨學科主題學習目標的制定
“舞蓮”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的目標設計,以素養為導向,基于學科融合的視野,結合校本特色體育節主題,側重強化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健康生活、實踐創新、學會學習等核心素養。學校對育人目標進行校本化的解讀,依據“知—行—為”的框架,從三個方面架構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結果,確立了課程總目標(見表1)。
三、跨學科主題學習下推進“教—學—評”一致性
推進“教—學—評”一致性是評價設計的重要原則,也是推進素養培育的重要保障。蓮龍小學將評價設計前置,根據預設的目標擬定評估依據、設計學習活動。教師依循逆向設計的思路,對學習目標采用多元評價的方式,把評價視野從終結性評價轉換為即時性評價,并設計了“悟‘舞蓮’文化,做魅力少年(體育節)”主題學習表現評價表、主題學習行為評價表、主題學習檔案袋評價表。蓮龍小學通過過程評價,引導學生反思在主題學習中的表現,評價每一名學生作為一個小組成員的作用;評價內容更多關注主題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實踐能力、組織參與程度及團結協作精神,重視對學生素養目標的綜合評價。學校采用多主體評價的方式,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自我的不斷對話,凸顯發展性學習評價的功能,促進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反思與調整。
在確定跨學科學習主題、組織學習內容、制定學習目標和評價量表中,設計和組織主題學習活動是整個主題學習的中心任務,也是落實課程理念的關鍵。為保障課程有效開展,教師需要提前思考:在主題學習前需要準備哪些資源?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用到多媒體設備,就要提前聯系機房進行調試;室外活動項目要提前規劃好場地;教師要設計好用于項目活動的計劃書、活動任務單、個人材料記錄、小組討論記錄、小組結題報告記錄等。
蓮龍小學基于校本文化構建跨學科主題學習“舞蓮”課程,創設真實情境,融入校本資源,整合不同學科的內容、技能與素養,實現多學科知識的融合與運用,形成認同學校文化、熱愛學校的情感態度,擴展學科視野,實現核心素養的培育。
參考文獻:
[1]張華.論核心素養的內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
[2]朱寧波,靳蔭雷.素養本位的跨學科主題學習:意義闡釋與實施路徑[J].教育科學,2023(4).
(責任編輯:趙春艷)
作者簡介:沈雅芳,福建省廈門市蓮龍小學高級教師。
課題項目:本文系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第一屆名校園長工作室立項課題“素養導向的小學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開發與實施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GZSZX2023X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