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其
我家有個“綠豆”,這個綠豆不能吃,因為它是一只牡丹鸚鵡。
一天,爺爺偶然發(fā)現(xiàn)我家窗外站著一只鸚鵡,它正在啄窗玻璃,還不時地往家里瞧。爺爺試著打開窗,它慢慢走進窗內,左看右瞧,一展翅膀,飛到爺爺?shù)募绨蛏稀?/p>
小鸚鵡身體翠綠,頭部杏黃,頭頂蓋著一塊棕色“頭紗”。這些顏色很有層次感。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綠豆”。
我每天都會抽時間和綠豆玩。有一次,剛放學回到家,我就飛奔過去和綠豆玩。奶奶看到,馬上對我說:“樂樂,先去做作業(yè),寫完作業(yè)了再玩。”我樂呵呵地對奶奶說:“奶奶,我的作業(yè)在學校已經全部寫完了,一會兒復習一下就好了。”你們瞧,為了和綠豆多玩一會兒,我做作業(yè)的效率都提升了。
只要你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綠豆經常做一些迷惑行為,比如總向后甩頭。還比如它吃水果時,會先咬一小口,再用自己喙的內側蹭蹭舌頭。我要多讀書,多了解鸚鵡的習性,這樣就能更好地陪伴綠豆了。
編輯小評
習作開門見山,點明綠豆的身份;接著介紹了與綠豆的相識;然后介紹了綠豆的外貌。整篇習作層次分明,結構清晰。小作者因為要陪綠豆玩,于是提高了做作業(yè)的效率;為了更全面了解綠豆的習性,決定多讀書,習作主題升華。
【作者系上海市長寧實驗小學三·1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