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9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批準通過《紹興市人才發展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這是省內首部關于人才發展促進的綜合性地方法規;是紹興立足地方實際,深入貫徹落實省委“新春第一會”關于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部署要求,全力助推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深入實施的具體行動;是紹興市人大常委會堅持立法先行,充分發揮立法引領作用,為助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者大軍貢獻智慧力量的重磅實踐。
多年人才工作,為何“一朝”立法?
海需舟船方可渡,山有行路才能進,這些都取決于人的作用。奮進在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尤其要抓好人才這個“關鍵變量”,更好激活人才引領驅動這一關鍵引擎。
2023年8月,紹興市九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后,常委會法工委會同市委人才辦等相關部門(單位)對草案進行集中修改。其間,常委會領導著重闡釋了“此時此刻”為人才工作立法的動機和原因:
近年來,人才發展越來越注重優化“大環境”,構建“大生態”。隨著新時代人才工作的不斷深入,紹興探索推出了一系列促進人才發展的政策與舉措。建設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實施“名士之鄉”英才計劃,打造特色產業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設立人才編制“周轉池”,推廣應用“紹興人才碼”……這些特色做法有力推動全市人才隊伍結構不斷優化,人才數量明顯增長。
“要通過地方立法固化好的經驗模式,為紹興落實‘大人才觀’,全力打造‘人才生態’夯實法治‘主梁’。”市人大常委會有關領導說。
“大人才觀”是今年“新春第一會”反復提及的一個詞。“這一觀點強調了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體現了‘人才不問出處、人人皆可成才’的特點,要求我們要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落實人才工作。”市委人才辦一位參與條例起草的工作人員說,“我們需要一部權威的法規來進一步突破當前制度層面的瓶頸和束縛。”
放大格局天地寬。跳出紹興綜覽全省乃至全國,人才戰略布局始終牽引著區域“一體化”發展進程。從這一角度看,立法的緊迫性更為強烈,而條例中關于“加強與其他地區間平臺協作、項目合作、要素流動、生態共建,融入長三角人才一體化發展”等內容,正是對這一重要意義的直觀注解。
首部綜合性“人才法”強在哪?
條例共五章四十八條,除總則、附則外,就人才的“引進與培育”“評價與使用”“激勵與保障”三大方面作了專章的規定,其中還明確將每年的9月25日所在周,定為紹興人才周。
多位參與條例制定、修改、審議的市人大代表認為,這部聚焦促進各類人才發展的綜合性法規進一步平衡了人才工作制度的靈活性和約束性,體現了紹興不憚打破傳統思維限制,致力于讓不同類別的人才在適合自己的領域和崗位上發揮出最大潛能,努力為人才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更加全面、系統、科學的支持。
市委人才辦有關負責人對此作出專門解讀:“在市人大常委會的指導和督促下,整部法規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內容的操作可行、具體明確。”以資金保障為例,條例要求各級政府要將人才工作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明確人才專項投入一般不低于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百分之三,“這體現了法規的剛性”。
兼顧靈活性,條例規定“各級政府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具有突破性技術的頂尖人才或者團隊等,可以在引進程序和支持政策等方面一事一議”,強調了人才引進更要突出以人為本,注重實際能力、契合發展需求。
“原議案稿中,該條文并沒有明確‘一事一議’,只點明‘優先支持’,大家討論并參考其他設區市地方立法后,最終決定將‘優先支持’改為‘一事一議’,同時明確‘各級政府’為‘一事一議’的主體。”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人員進一步強調了“一事一議”在本法當中的創新價值。
一位來自科研院校的市人大代表認為,條例明確了各級政府要建立不唯論文、職稱、學歷、獎項等要素的評價體系,明確了科研人員可以按照有關規定離崗創新創業,“這些都是促進人才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如何展現紹興立法特色?
2023年,紹興在全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中提升至23位,加快建設新時代“名士之鄉”人才高地,奮力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戰略支點市域范例的路徑越走越清晰。
“立法的底氣更足了。”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負責人說,“不但要立法,還要立一部具有紹興辨識度的地方性法規。”特色立法,是紹興人大立法工作的“金名片”,在影響深遠的“古字系”立法牽引下,制定人才發展促進條例的過程,也是系統梳理和總結紹興“名士之鄉”發展歷程與紹興人才工作的一個過程。
“9月25日是紹興名士之一魯迅的出生日,也是毛澤東同志提‘鑒湖越臺名士鄉’的重要日子,這個日期是獨屬于紹興精神內涵的一部分,是構成紹興名士文化的重要元素。”市委人才辦有關人員“揭秘”了將9月25日所在周定為紹興人才周的緣由。在這樣的背景下,人才周的社會傳播力和影響力不言而喻。
除了文化屬性外,如今的紹興活力四射,正經歷著產業結構創新變革、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重要時刻,呈現出產業發展帶動人才集聚、人才集聚助力產業升級的良性循環,產業鏈與人才鏈相互融合的重要性越發凸顯。基于此,紹興創新“人才特派員”“越商精英人才培育”“卓越工程師培育計劃”等特色人才工作,旨在加快打造產才共融發展新局面,相關舉措在國內尚屬首創。而這些內容均以新的制度規范出現在條例當中。
“法規的穩定性可以確保‘紹興經驗’的擴散傳播,以供其他地市復制、借鑒。”紹興市人大常委會有關領導表示,希望借由這部具有基礎性、系統性、開創性的市域人才發展促進條例,推動新時代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讓各類人才在高質量發展大舞臺上各盡其才、大顯身手、奮發進取、競相奔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