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攀峰
妙文品評
殊途同歸,大千人生
◎朱桂鋒
朱光潛曾說:“人生并不一定就是一條平平坦坦的直路,難免有些曲折和崎嶇。”人生如一條河流,或源于雪山,或源于一汪泉水,但歸途都是海洋。期間斗折蛇行,或遇巖石,或遇高山,雖蜿蜒前行,卻流經更多的地方,潤澤更廣闊的土地。構成人生壯麗篇章的除了最終的去向,也有這一路的過程、經歷。(開頭由朱光潛的名言引出人生的曲折,再運用比喻提出論點,簡潔精當、富有文采。)
人生,當如河流般堅毅前行。史鐵生曾在《病隙碎筆》中寫道:“且視他人之凝目如盞盞鬼火,大膽去走你的夜路。”風華正茂之年雙腿殘廢,而立之年喪母,體弱多病,這樣支離破碎的人生卻還是讓他流淌出了別樣壯闊的波瀾。身雖殘志卻堅,他與病魔無畏戰斗的精神就像暖春的朝陽融化頂峰的積雪,向死而生,成為許多人學習的榜樣。(分論點一:人生當如河流般堅毅前行。本段扣住“堅毅”論證,文段層次清晰,先點明論點,再引用史鐵生的名言及例子證明,最后再分析總結。論據準確恰當,論證嚴密。)
人生,當如河流般有容乃大。“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蘇軾年少名冠文壇,卻命運多舛。從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貶謫多地,他從不以謫臣自哀,而是用闊達的胸襟接納一切,留下諸多詩篇。“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他雖不曾高官厚祿,但洞明世事,開朗樂觀,練達人情,豐富自身。(分論點二:人生當如河流般有容乃大。先引用名言詮釋分論點內涵,再列舉蘇軾的例子論證寬容的魅力。句式整齊,節奏明快,富有音韻美。)
人生,當如河流般潤澤四方。河流曲折蜿蜒,為的是流經更多土地,潤澤更廣闊的土地。對于我們而言,在不斷探索向前的過程中,對內目標專一,對外默默奉獻,在曲折成長的同時給他人帶來福祉,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且看,無數清北學子回鄉務農,放棄高薪工作投身于鄉村建設,反哺自己的家鄉土地;且看,多少干部投身于鄉村振興,不惜付出人力、財力甚至生命,服務更多人民。此二者,均在艱辛中默默付出,助力于鄉村振興,似河流般慰藉百姓,如河流般反哺社會。(分論點三:人生當如河流般潤澤四方。開頭明確觀點,并以清北學子、基層干部為例論證觀點,文段脈絡清晰。與前兩節構成并列結構,從堅毅、寬容、奉獻三個角度詮釋河流曲折向前的內涵。)
人生恰似大浪奔涌,撞上堤壩和暗礁之時,總會激起壯闊的浪潮。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要勇于面對困難,堅毅前行,懷揣赤子之心;要有容乃大,學會包容一切,豐實自我;要潤澤四方,有自己所肩負的使命或熱愛的東西,奉獻、關懷他人。(本段總結上文,構成總分總結構,使作文結構渾然一體。)
生逢盛世宜早立,身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理應和光同塵,與時舒卷,戢鱗潛翼,思屬風云。同時我們亦要深諳人生的曲折,于山重水復、峰回路轉中嘗遍百味,讓生命在曲折前行中綻放光彩。(本段對當下青年提出倡議,實現作文材料的隱喻話語體系的最終明確,實現高中作文題目的立德樹人的價值追求。)
【江蘇南師大蘇州實驗學校高一(4)班】
技法提純
這篇作文值得借鑒之處有:
1.立意準確。本文緊扣材料,對“河流曲折向前”的內涵從三方面進行了解讀和分析;對河流“為了抵達大海”和“為了流經更多的土地”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了闡釋,強調目標與過程都很重要。作者深刻領悟材料的意蘊,并遷移到人生態度的論述上,思路清晰,段落銜接自然,論據較豐富,有時代特色。
2.結構嚴謹。本文開頭提出中心論點,表明“構成人生壯麗篇章的除了最終的去向,也有這一路的過程、經歷”。圍繞中心論點,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分別從“人生,當如河流般堅毅前行”“人生,當如河流般有容乃大”“人生,當如河流般潤澤四方”三個方面展開論述,第五段總結全文,第六段發出倡議。全文結構清晰、層次鮮明,以“總—分—總”的形式展開,分論點和中心論點之間邏輯性強。
3.表達生動。本文以“河流曲折”隱喻“人生起伏”,不僅在觀點的提出上契合河流堅毅前行、有容乃大、潤澤四方的特點,而且在論證中時時用形象的語句呈現河流的特點,使材料中極具概括性的河流形象變得具體可感,再從具體的形象中抽象出深刻的道理,既形象生動,又合乎邏輯。語言上,表達生動,說理精當,例證豐厚,引證合理,這些使得作文讀起來頗有感染力,也有較強的說服力。
4.內容充實。內容充實體現在三個分論點對中心論點的分解非常具體,三個主體段內部有闡述、有例證、有分析、有總結,論證與觀點的聯系非常緊密,如論證第一個分論點“人生,當如河流般堅毅前行”,由例證到結論,時時突出“堅毅”,充分體現了論證的嚴密性。
課后練兵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傳統的中西繪畫區別很多,但最根本的區別是西畫以“目視”,而中國畫以“神遇”。“目視”即用眼睛去看,“神遇”是用心神去領會、思考。比如,西方人認為玫瑰花很美,花紅而大,葉綠而肥,這靠的是“目視”;中國文人認為梅花冬天開放,有冒風雪抗嚴寒的精神,具有君子的人格力量,這靠的是“神遇”。
生活如詩如畫,既可以“目視”,也可以“神遇”。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導引
這是一道典型的二元關系思辨作文題,著重考查同學們的思辨能力。關系型思辨作文是不太容易跑題的,但要想把這篇作文寫得深刻而意蘊豐富,寫出思辨性色彩,是有難度的。
材料先指出“傳統的中西繪畫區別很多”,然后以“但是”引導轉折,點明中西繪畫本質的區別是“目視”和“神遇”,由此引出本次作文需要論證的核心話題,并闡釋“目視”與“神遇”的內涵。材料最后舉例分析“目視”與“神遇”的區別,加深我們對該概念組的理解。
寫作時,首先要根據材料,準確提煉“二元”要素。“目視”“神遇”指的是什么?材料中說靠“目視”發現了玫瑰花的外在美,靠“神遇”發現了梅花“君子的人格力量”,“目視即用眼睛去看,神遇是用心神去領會、思考”,可見“目視”和“神遇”是認知的兩個階段。
其次要把握要素之間的關系。“目視”和“神遇”不是絕對對立的,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神遇”當以“目視”為基,沒有“目視”,“神遇”只能是空中樓閣,有了“神遇”的加持,會更好地促進“目視”的精準選擇。生活中既需要“目視”也需要“神遇”。在行文過程中,一定要緊扣關鍵概念“目視”和“神遇”去論述,如果只寫“目視”或只寫“神遇”都是偏題作文。
參考立意:以“目視”之卉,綻“神遇”之華;借“目視”之垂天羽,佇“神遇”之飛云楫;攜“目視”以遨游,抱“神遇”而長終;“目視”煥新審美視角,“神遇”更見生活真義,等等。
【文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