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及汽車產業成績有3處,在任務中提及汽車產業有2處。而仔細分析則會看到,十大任務中基本上每項任務都和汽車產業相關,需要汽車產業在其中承擔重要責任、發揮關鍵作用,這些任務至少有30處。由此可見,汽車在國民經濟中作為支柱產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在產業經濟和消費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汽車產業任重而道遠。
在任務一“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保持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打造更多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制造’品牌”、“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防止產能過剩和低水平重復建設”、“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加快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等幾乎每一項工作,都與汽車行業強相關,汽車行業須勇擔責任,發揮關鍵性作用。
在任務二“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中,“加快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支持有實力的企業牽頭重大攻關任務”等都需要汽車企業具體實施和落實。
在任務三“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中,提到“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汽車行業是通過供給側改革來帶動需求的典范,中國汽車企業開發的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引領了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消費。在“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中,汽車是實施方案的重點產品。
在任務四“堅定不移深化改革”中,“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中國汽車國企、民企、外資企業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下一步汽車行業將繼續在“為各類所有制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競相發展的良好環境”、“打造更多世界一流企業”、“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在任務五“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中,“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推動外貿質升量穩,加大吸引外資力度,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等,汽車產業角色則是首當其沖,責無旁貸。
在任務六“統籌發展和安全”中,“加強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強化“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力度”、“加快構建大國儲備體系,有效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等,是汽車行業重點工作。
在任務七“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強充電樁、冷鏈物流、寄遞配送設施建設”等都需要汽車行業大力配合實施。
在任務八“推動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中,推動解決“停車難”,直指汽車使用環境,直接影響汽車消費。
在任務九“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中,“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推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城鄉建設發展綠色轉型”、“加快形成綠色低碳供應鏈”、“扎實開展碳達峰十大行動”、“提升碳排放統計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發展新型儲能,促進綠電使用和國際互認”等,正是汽車產業在綠色轉型中不斷努力的方向。
在任務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努力促進低收入群體增收”等方面均直接影響汽車消費。
綜合來看,中國汽車行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行業的領頭羊,十大經濟任務的全面承擔者、參與者,在實現“雙循環”新格局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