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少學 譚雨婷
摘要:江西是紅色搖籃、綠色家園和古色厚土,三色文化為少先隊工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學校少工委組織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走進綠色自然,科技創客未來;尋訪非遺文化,感悟古色魅力”等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引領少先隊員了解三色文化,保護和弘揚三色文化,潤澤精彩童年,進而更加熱愛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家鄉。
南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地,紅色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綠色婺源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鄱陽湖是世界候鳥越冬的天堂,高達64%的森林覆蓋率讓青山綠水的江西風光獨好;古色瓷都景德鎮傳承中國歷代絢爛生輝的陶瓷工藝,千年窯火熊熊不熄,陶冶東方文明的燦爛神奇……這得天獨厚的紅色、綠色、古色文化,構成了江西獨特的三色文化。
為引導少先隊員認知認同三色文化,感受三色文化獨有的魅力,增強隊員們的文化自信,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第三中心小學充分利用學校、社區以及其他社會資源,堅持以少先隊員為主體,以實踐活動為載體,組織開展“弘揚三色文化,塑造五彩人生”少先隊系列教育實踐活動,收到了較好的成效。
一、用好資源,傳承紅色基因
江西是一片紅土地,不僅孕育了千萬贛鄱人民,也孕育了獨具歷史底蘊的贛鄱紅色文化。讀懂紅色文化,才能感知江西精神和江西力量。
1.紅色故事宣講,賡續紅色血脈。各中隊推選出紅領巾講解員作為紅色故事的宣講員。宣講員們從“五史”和全國“雙百”人物、革命英雄等先進事例中選取素材,并結合分宜本土紅色資源,錄制成視頻面向全校隊員進行宣講,同時將優秀演講微視頻推送至“快樂三小”“分宜發布”等微信公眾號。
線上線下宣講之余,我校少先隊通過“紅領巾校園廣播”“紅領巾故事園”“紅領巾講解團”等豐富多彩的紅色廣播課程,讓隊員們在課程中增長技能,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筑牢紅色基因之本。
2.祭掃革命烈士,弘揚英烈精神。學校緊密結合節日,在清明節組織隊員們前往仰天崗烈士陵園開展祭掃活動,面對英雄烈士墓,帶領隊員們重溫人隊誓詞,少先隊員代表向烈士獻詞,表達對烈士沉痛的哀悼和深切的思念。隊員們還在陵園內清除雜草、清理垃圾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做新時代的好隊員。
3.感悟英雄風采,點燃紅色夢想。學校請抗美援朝老兵、紅色文學作家、紅色文化工作者等來到學校,向隊員們講述激烈的戰爭故事,中國的紅色歷史,分宜的紅色基因等,引領隊員們弘揚英雄精神,汲取奮進力量,讓紅色遺跡“活”起來、紅色資源“亮”起來、紅色故事“熱”起來。
二、身體力行,推進綠色行動
江西山水自然資源豐富、環境優美。毛澤東曾稱贊江西“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讀懂江西的綠色文化,才能感知綠色江西的文明密碼,才能感受贛鄱文化的當代氣質。
1.愛綠護綠我先行。公園、樹木園、亞林中心,甚至學校的綠化帶,都是隊員們最好的實踐基地。在輔導員老師的帶領下,他們來到學校園藝師傅彭爺爺的身邊取經,并幫彭爺爺一起完成校園里植物的養護工作。在聽完彭爺爺的講解后,隊員們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在少先隊輔導員的指揮和引導下,我校少先隊員分組開展愛綠護綠行動。隊員們還將愛綠護綠的范圍擴大,回到家后,紛紛拿起手中的畫筆,制作了許多精美的愛綠護綠宣傳標語,并在父母的幫助下把它們懸掛、張貼在小區里,呼吁更多的人加入愛綠護綠這一行動中來,帶領著更多的人一起爭做城市里的護綠先鋒。
2.美麗江西我來畫。隊員們從村口的牌坊開始,沿著路旁的綠化帶一直來到古樟樹的旁邊。這一路,古色古香的建筑、清澈見底的溪水、干凈清新的空氣,讓隊員們不禁拿起手中的畫筆將自己眼中的美景一一留住。大明介橋、房里古樟群、操場白泥凹、洞村棗木山……一幅幅美麗的鄉村圖景,畫出的都是美麗江西的印跡。
3.“青風”徐來我行動。我校聯合鈐東街道松湖社區、泗水路社區、天工社區,開展了“青風行動”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助力我縣創文創衛工作。在小區里,隊員們清掃小區的過道,撿拾地面上、灌木叢里的白色垃圾;提著涂料桶、拿著刷子粉刷被弄臟的墻面。在街道上,隊員們向人們發放雙創活動的宣傳單,耐心地給人們講解宣傳雙創活動,同時呼吁大家積極參與到創文創衛活動中來,為我們的城市貢獻一份力量。
三、了解非遺,品味經典古韻
江西素有“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之稱,悠久的江西歷史,名人輩出,贛鄱古文化更是璀璨如花。作為全國第三批傳統文化傳承學校,我校將體藝活動、特色課程與“非遺”文化相結合,打造詩詞、書法、戲曲三大校本課程,讓隊員走近非遺,品味古韻。
1.詩詞潤心靈。“詩詞三萬里,古色隊員說?!蔽倚3B化開展“三小詩詞大會”活動,以此激發隊員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讓古詩詞浸潤孩子們的心靈,陶冶他們的高尚情操,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隊員們在古韻悠悠中擁抱最美的詩與遠方,解鎖深藏在血脈中的古色密碼,塑造中國品性、中國靈魂。
2.翰墨傳經典。我校開設五年的書法課程,結合中華傳統節日、建隊日、國慶節、校園藝術節等.體系化開展各項活動。每天課后延時服務、每周的書法課、周末寒暑假托管……水墨丹青,翰墨飄香。尤其是春節前夕,隊員們和輔導員們一起寫春聯,寫福字送給學校周邊的居民;六一,隊員們用手中的毛筆寫下自己的童心童趣;國慶,隊員們又將自己對祖國真摯的愛意潑墨于紙上……隊員們在一次次的活動里愛上書法,愛上經典,愛上祖國的傳統文化。
3.戲曲揚國粹?!而櫻銡w》《沙家浜》《紅燈記》《智取威虎山》……少先隊員們用清脆鏗鏘的梨園雅韻和眼花繚亂的打斗技巧,為廣大師生帶來了一場傳統戲曲的視聽盛宴。我校利用已有的課程資源,采取多種形式,探索、完善“戲曲進校園,國粹共傳承”的模式和途徑,尋訪非遺戲曲傳承人物,了解戲曲的前世今生,走近戲曲中的人物,學戲曲、唱戲曲,并組織隊員將戲曲文化從學校帶至全縣,讓隊員們多次在全縣舉辦的活動上登臺唱戲,讓隊員們在活動中體會戲曲的藝術感染力,實現以美育人。
“弘揚三色文化,塑造五彩人生”少先隊主題系列實踐活動,促進著隊員的全面發展,將五育并舉落在實處。在每一次實踐里,在每一段旅途中,在每一份的感受里,隊員們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家鄉的特色文化,去保護家鄉的特色文化,去弘揚家鄉的特色文化?!叭幕?,寓教于樂、潤澤童年。家鄉的特色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每一個隊員的心中,愛黨、愛祖國、愛家鄉的樸素感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