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聞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少先隊工作的意見》要求少先隊強化政治引領,突出實踐育人特色,培育旗幟鮮明的共產主義接班人,推動新時代少先隊社會化發展。新時代,基于少先隊社會化發展要求,少先隊必須與時俱進,走出校門,走進社會。
上海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歷史文化積淀,松江新城區、廣富林遺址、G60科創走廊、大學城等毗鄰環繞,為上海外國語大學松江外國語學校少先隊提供了豐富且寶貴的社會資源,“打著隊旗去考察”社會實踐活動精彩紛呈,成為學校少先隊社會化工作的獨特路徑。
一、社會資源巧挖掘,落實少先隊考察活動準備
1.梳理區域各類資源,繪制一張“圖”
松江有“上海之根”的美稱,有廣富林遺址、方塔園、醉白池以及各類文物保護資源,這些資源以自己獨有的歷史文化底蘊向隊員們生動展現滬上古文明風采。學校背靠松江大學城,高學歷家長較多,隨著“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傳播,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不僅僅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更加關注他們身心的全面發展。在對我校現有的區域資源進行查漏補缺后,我們梳理整合了周邊的紅色資源、歷史資源和大學文化資源,繪制出學校少先隊校外考察實踐地圖。
2.整合家校社力量,形成一個“庫”
家長委員會是溝通學校與家庭的橋梁,也是支持少先隊活動的重要力量。各年級家長委員會廣泛挖掘、提供考察資源,先后聯系到了包括法院、公安、消防、圖書館、航空航天研究所等家長資源,為開展豐富多彩的“打著隊旗去考察”活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與幫助。為進一步拓展少先隊活動資源,我們還在社會上聘請各行業、各領域的先進模范擔任少先隊校外輔導員,有大學教授、有消防員、有檢察官、有警察等各行各業代表。學校動員大家擔任活動志愿輔導員,參與少先隊校外輔導員工作,初步形成“家庭+學校+社區”三位一體的輔導模式,建成一個陣容強大的人才庫。
3.依據年齡特征分類,完成一次“悟”
經過前期的整理挖掘,我們將區域內各類資源分為紅色資源、歷史資源和大學文化資源三種,結合隊員身心認知特點,考察活動也圍繞這三種類型的資源展開。每次活動前期大隊部發布考察地點,布置學習任務,設置知識小問答。活動過程中做到形式多樣化,如開展一系列挑戰活動,低年級隊員可布置如尋寶、情境問答、拍照打卡等簡單、直觀、易上手的任務;高年級隊員可進行如聽偉人故事、做小小導游等,努力完成一次體驗感悟。
二、區域資源活運用,探索少先隊考察活動實踐
1.探訪紅色資源,強化政治啟蒙
紅色資源具有優質的教育性,是少先隊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動素材。我們以上海市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主要尋訪點,探訪紅色記憶,開啟政治啟蒙。
如高年級隊員開展的“楓涇暴動指揮所”尋訪活動前,聯系參與活動的隊員家長,指導他們幫助隊員完成活動前期準備,輔導員提前現場踩點并查看大量資料,根據隊員具體情況制訂詳細的方案。活動過程中,隊員們以小隊為單位帶著問題在場館中尋找答案,在尋訪過程中增設問答環節,調動隊員的活動積極性,確保每個隊員都有參與感。活動結束后,采用問卷調查和撰寫活動筆記的方式了解隊員的學習成果。數據統計顯示,孩子們非常受益于這種“行走課堂”的研學方式。楓涇暴動指揮所是很好的政治啟蒙教材,可以幫助隊員了解國家的歷史和民族精神,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感和責任感。
2.尋訪歷史文化,樹立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造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打著隊旗去考察”活動引領隊員在假期走進廣富林遺址公園,見證“上海之根”。
隊員們打著隊旗行走在遺址公園,訪歷史建筑、觀歷史文物、品千年文化,不時駐足停留,用相機記錄精彩瞬間。隊員們感受到上海歷史的悠久,立志努力學習本領,讓這片土地的未來更加多姿多彩。除了線下實地考察,學校還利用互聯網資源,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線上“云游”活動。如七色花中隊云參觀松江博物館,在校外輔導員的帶領下參觀珍貴館藏,聆聽細致人微的講解,透過歷史的眼眸,感受到了松江府當年物質文化的富足和精神世界的廣袤。又如小白鴿中隊云參觀國家博物館之“百年巨變——雕塑作品展”,透過一尊尊雕塑,感受近百年來中國人民生活的巨變。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尋訪中,隊員不斷增強民族光榮感和自豪感樹立文化自信。
3.走進大學校園播下理想種子
少先隊員理想信念的培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大學是理想信念的孵化器,組織少先隊員進大學校園,對他們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打著隊旗去考察”的重要實踐地點就是與學校一河之隔的松江大學城。
隊員們參觀了上海外國語大學語言博物館,并舉行“換戴大號紅領巾”儀式。來自上外的學生黨團員志愿者為大家講解了展品背后的故事,從語言的起源到演變到發展,全景多面地展示了世界語言的豐富多彩。隊員們表示:要帶著中國心,走上世界路,將來要站在世界的舞臺傳遞中國聲音。在東華大學理學院物理實驗室里,隊員們跟隨講解老師的步伐,認真聆聽一項項有趣的實驗原理,科學的種子在隊員們心中漸漸萌發。在志愿者們的引導下,隊員用天文望遠鏡觀察了太陽黑子,還動手制作了有趣的水火箭,有隊員在考察日記中寫道:“在大學實驗室中,我看到了科研人員為解決國家重大需求而進行的科研項目,深刻感受到科研工作者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我要努力學習,長大后投身到祖國的科研事業中去,為解決國家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做出貢獻。”大學校園的考察不僅開拓了隊員的視野,也讓隊員更加憧憬大學校園的生活,努力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信念已在心中悄然播下。
“打著隊旗去考察”,少先隊員參與熱情高,社會適應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得到鍛煉,在社會化實踐活動中形成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我們深感文化資源的豐富多樣與深厚底蘊,同時也認識到了將這些資源融人少先隊活動中的重要性。后續我們將進一步有效利用區域資源,不斷探索活動內涵,擴大活動宣傳,引領少先隊員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