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輝
在實際工作中,“領導”和“指導”是行政管理中使用比較多的兩種重要方式。科學行使領導和指導職能,需要弄清其準確內涵。一般來說,領導的含義比較容易理解,而對指導的含義、方式、途徑等則需要從理論和實踐上深入研究探討,以有利于理順暢通各種行政關系,有利于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科學民主決策、精準高效施策,有效促進行政組織更好地履行職責,推動黨和國家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要弄清指導的準確內涵。《辭海》中說“指導”是“指示教導”和“指點引導”。《說文解字》中說“導,引也”,本義是引導,帶領。在行政管理中,指導代表了上下級機關或組織之間的一種縱向關系,和領導與被領導的命令與服從關系不同,指導是上級對下級業務上的建議、協調、咨詢等職責。如從黨委部門來說,上級宣傳部門可就相關工作對下級宣傳部門行使指導;從政府部門來說,上級農業部門可就相關業務工作對下級農業部門行使指導;從政協組織來說,《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規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對地方委員會的關系和地方委員會對下級地方委員會的關系是指導關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加強同地方委員會的聯系,溝通情況,交流經驗,指導工作,研究地方委員會帶共同性的問題。”
二、要認清指導的重要地位。指導雖然不帶有強制性,但卻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政策性、建議性,同時也帶有一定的剛性、韌性和約束性,上級開展指導是職責,下級接受指導是義務,不但不能弱化,反而需要加強。特別是面對當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面對我國多樣差異的國情,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上級采取不同方式就全面工作或某項工作加強有力指導,可以使下級明確主攻方向和工作重點,推動各地各部門結合本地本系統實際更有效地開展工作,確保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在各級得到深化和落實。
三、要把握指導的正確方向。領導與指導的內涵不同,但都要堅持黨的領導,把準政治方向,最終目的都是更好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推動本地本系統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存在指導關系的機關或組織雖然不存在隸屬關系,但一般其性質定位、職能作用是相同的,政治上的共同性、目標上的一致性決定了上級必須加強對下級的思想政治引領,通過召開會議、印發文件、輔導培訓、組織活動等方式,共同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持續增強忠誠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各項工作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四、要因地制宜進行指導。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我國地域廣大,各地情況千差萬別,各個機關、組織之間或多或少都存在差異性,越往基層越具體,實踐中遇到的困惑也越多,下級迫切需要上級加強指導,為其指方向、指重點、教方法、教路徑。上級在實際工作中,針對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應分析問題癥結,把握工作規律,通過會議、文件、培訓等方式加強指導,提出普適性、制度性的意見建議。針對個別存在的個性問題,應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通過領導包聯、蹲點調研、對口聯系等方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幫助下級更有針對性地加強改進工作。
五、要形成指導工作合力。指導不能“剃頭挑子一頭熱”,應堅持目標同向,形成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合力。上級應發揮資源多、信息多等優勢,積極搭建平臺,通過工作交流會、座談會以及資源共享、信息互通等方式,加強上下級縱向指導和同級橫向聯系。下級應主動向上對接、問計問策,積極爭取指導和支持,結合實際貫徹落實上級提出的指導意見,及時反饋落實情況。當前,應更為經常地以共同關注的問題為牽引,推動上下聯動、左右協同,放大綜合效應、發揮整體效能,形成團結奮進、生動活潑的工作局面。
六、要講究指導方式方法。指導既要防止過之,也要防止不及,掌握科學方式方法是關鍵。實踐中,有時還存在指導方式的靶向性、精準性不夠的問題,也存在指導內容的覆蓋面不全、指導力度的適用性不準等不足,需下功夫研究解決。事實上,就方式方法而言,與領導的命令性、強制性相比,指導最大的特點是協商性、示范性,即通過商量的辦法、建議的方式、示范的引領開展指導,這種靠說得對、做得好的方式更能充分發揚民主、聚同化異、增進團結,帶動引導下級做好相關工作。就具體載體而言,指導和領導基本是相同的,可以通過召開會議、印發文件提出指導意見,也可以在調查研究、咨詢溝通中提出指導意見。如《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規定,“黨委、政府的部門在各自職權范圍內可以向下級黨委、政府的相關部門行文”,同時明確,“其他機關和單位的公文處理工作,可以參照本條例執行。”一定意義上說,行政關系決定行文關系,行文關系反映行政關系,指導關系中大量的是靠行文實施對下級工作的指導,這在中外歷代統治措施中都是經常使用的。
總而言之,加強指導是行政管理中推動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應在加強領導的同時,重指導、勤指導、善指導,使各地各系統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以局部的高質量發展為全局增光添彩,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時代華章。
(作者單位:河北省政協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