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金琢
最近,黃驊市政協的一位朋友送給我一套由他們編輯出版的《黃驊風貌系列叢書》,該書共分《城跡》《阜熙》《雅風》《翰墨》《鄉愁》5個分冊,介紹的是黃驊古今風土人情,充滿了鄉土文化氣息。
我老家在海興縣,與黃驊地域相連,同屬于沿渤海地區,而且歷史上黃驊和海興都同屬于一個大鹽山縣,有著相同的風土人情。加之有些親戚在黃驊市境內,工作后與黃驊交往比較多,所以這套叢書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勾起了我許多回憶,令我愛不釋手。
中國的鄉土文化豐富多彩,許多地方的鄉土文化呈現著各自的特色,而黃驊,就是鄉土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黃驊的歷史文脈悠長,地域變遷頻繁,人文底蘊厚重,民俗傳統獨特,民間藝術豐富,非遺延綿賡續,這些造就了黃驊獨特的鄉土文化,撫育了當地鄉民。但是,隨著現代生活的發展,有些鄉土文化在人們心中漸漸淡化。
古老的鄉土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如何留住鄉風鄉韻鄉愁,把仍處于活態的鄉土文化傳承下去,煥發出新時代的魅力和風采,是當前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黃驊市政協秉承“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理念,聚集英才,廣泛征集,施展匠心,精心編纂,編輯出版了這套《黃驊風貌系列叢書》,填補了黃驊市在這方面研究的歷史空白,留給了后人一筆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可贊可譽,可喜可賀!
這部叢書,涵蓋了黃驊鄉土文化的方方面面,可謂一部黃驊鄉土文化的百科全書。同時又猶如一座黃驊鄉土文化的博物館,讀這套叢書的時候,你就像暢游其中,移步換景,步步驚喜。在這里,你會看到黃驊悠久的歷史,領略這里豐富的文化古跡;會了解到此地獨特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會品味到黃驊的詩風雅趣,感受到詩人的智慧和才華;會聞到翰墨的芳香,欣賞到書法家的藝術風韻;可以知道那些流年的物事、有趣的方言和非遺的傳承。呈現在你面前的是一個立體的黃驊,是一個鄉土文化豐富多彩的黃驊,是一個充滿智慧的黃驊,是一個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黃驊,是一個活力奔放的黃驊。
令我最感興趣的還是《鄉愁》一冊,讓我想起了我許多孩時的記憶,如捕魚、挑菜、吃大醬、用碌碡軋場,都是我孩時的經歷。像“板生”“打破水”“扎古”“營生”等只有黃驊、海興一帶人們才能聽懂的方言,有時還從我的嘴里冒出來。因為是傳統,所以印刻在腦海里。其中提到的麒麟舞、棍舞、漁鼓等傳統文藝,也都是多次見過的。尤其是說到的吊爐燒餅,百吃不厭,至今在燒餅類里還是我的首選,不時讓老家人帶點來解饞。
鄉土文化是漫長歲月的積淀,是無數人苦心孤詣的傳承,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留住了鄉風鄉韻鄉愁就留住了傳統文化的根。我們要敬畏鄉土文化,留住鄉風鄉韻鄉愁,讓其融入到現代生活中,展現出更加生動活潑、多姿多彩的傳承發展圖景。黃驊市政協在這方面作出了努力,希望有更多更好的傳承鄉土文化的作品問世。
(作者為滄州市政協原副主席)